|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电子数码 » 玩苹果产品小心“吸金陷阱”

玩苹果产品小心“吸金陷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14 19:57  来源:贸易谷  作者:贸易谷络  浏览次数:97

  市民胡女士近日致电本报63523600新闻热线:“6岁的女儿很喜欢苹果iPad2上的游戏,我告诉她只能下载免费软件,不要下载付费软件。女儿很聪明,按我的话照办,可没多久,我先生还是收到了苹果公司的电子账单,折合人民币竟要3240元!经过询问,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女儿在玩一款名为《绯闻女孩》的免费游戏软件时,不小心购买了可以为游戏中虚拟角色变换各种美丽服饰的插件道具。”

  胡女士的丈夫辜先生便与苹果美国公司客服取得联系。对方表示,未成年人“误操作”导致家长账户被扣款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根据相关法律,以及考虑到父母疏于监护的事实,企业可进行“同情性”补偿。但客户也是有责任的。

  辜先生对这个处理方案并不满意。此后,他与苹果公司中国客服再次进行沟通,并根据自己对IT技术的了解,一方面承认了自己作为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行为疏于管理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在软件设计上存在的瑕疵。下载或购买付费软件时,输入银行卡账号与密码后,一段时间内无须重复输入,便可支付其他收费项目。由于在交易中缺乏有效提醒,才使未成年人上当。

  所幸,苹果公司的客服人员听取了消费者的意见,经过协商,最终免除了辜先生女儿因误操作产生的费用。

  昨天记者致电苹果公司中国大陆地区客服热线4006668800,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消费者对使用软件时产生的账务表示怀疑或不满,一般有两个解决途径:可由苹果公司代为联络,但相关经费归根结底是由软件开发商收取,苹果从中协调只起到类似“中间人”的作用;消费者如希望快速地解决问题,也可自行联络对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有关律师表示,苹果公司作为业内顶尖的国际性企业,在多年“商战”中积累的司法经验,使其对旗下所有产品的法律问题考虑得几乎 “完美”。一定程度上,苹果对此类消费纠纷的赔付存在主动让步的成分。如果消费者选择对簿公堂,“就这个具体案例而言,家长的‘胜算’并不大”。

(责任编辑:GH)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