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经济纵览 » 第三方支付或陷境外“套现门”

第三方支付或陷境外“套现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2 08:57  浏览次数:20
  饱受争议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内地巨额资金躲过严格的外汇管制,经过复杂的跨境运作,流入境外,其中一种渠道为通过内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境外进行套现。
  多位专家和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外汇机制不断完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预计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业务也将得到爆发式的增长。在此过程中,不排除某些机构或个人利用不当手段进行套现、洗钱等非法行为。未来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业务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相关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还是加强行业自律、坚守风险底线。
  刷卡伪造交易记录套现
  几年前,江浙等地区利用信用卡套现就非常盛行。常见的手段一般是不法分子先通过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多家公司,然后以这些公司的名义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申领POS机,并通过制造“虚假交易”达到套取信用卡资金的目的。

  如今,套现的阵地转移至澳门、香港等境外地区,这就让某些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罪名”又多了一个——跨境套现。据报道,在境外套现通常伪装成购买手表或珠宝——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来处理。一旦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交易并授权从内地银行账户汇出资金后,这些资金就会汇入涉及交易的商店在境外银行的账户。
  一直从事线下POS机相关业务的老蔡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此前几家涉嫌境内信用卡套现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遭受监管部门重罚,相关的线下POS机业务已经严格不少。“但是仍旧不排除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铤而走险,目前有线下POS业务资格的机构之间抢份额抢得很厉害。”当记者提出如何才能在澳门、香港等地办理相关的POS机时,老蔡直言,“我们是正规的机构,管理很严格,所以这边办不了。不过我知道有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办,一台要好几万元。”
  对此,曾经频繁游走于澳门和内地熟悉类似跨境非法套现活动的老郑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渠道是越来越多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刷卡伪造交易记录套现。”
  老郑直言,以博彩业为主的澳门被非法套现者盯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澳门娱乐场所等都有专门的贵宾厅、VIP包厢,里面就有可刷大额资金的POS机,单笔刷个几十万元根本不算什么,刷出来的资金一般会被抽走20%左右的佣金。”老郑笑称,20%可以算是比较合理的佣金标准,以前这个数字一度更高。
  此外,还有一种渠道就是跨境汇兑套现。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先在中国境内用人民币购买电子礼品卡,然后再在境外将礼品卡兑现成美元,这样就可以实现资金的跨境流动,不过此渠道一般可运作的资金规模较小。 
“蓝海”还是“陷阱”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大步流星”向前迈进。不少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将境外市场视作新“蓝海”。近期,京东网银在线等5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第二批跨境支付牌照,加之去年9月的首批试点企业支付宝、易宝支付等,截至目前,已有22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拥有跨境结算业务资格。随之而来的是,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正式开启;日本电商乐天、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在内地与支付宝频频握手。
  尽管目前境外业务在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占比较小,但是这并不妨碍境外业务正在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来的战略布局重点。易宝支付高级副总裁余晨表示,相较于易宝支付的其他业务,目前该公司跨境支付业务的占比还很小,“风险控制是易宝支付面临的挑战,因为涉及到境外、外卡交易,所以对风险的关注会更大”。
  不过,快钱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关国光表示,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给第三方支付行业带来了综合性业务机会。信息化技术正在推动人民币业务跨境规模:一是B2B领域,二是B2C领域,三是传统的跨境线下交易。“这三个部分都存在着巨大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线下支付主要是随着出境总体人数的增加,有大规模的交易需求。”关国光如是说。
  但是,类似上述的跨境套现等行为的出现,无疑让某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享受高额利润的同时,也经历甜蜜的“危险”,因为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平台,即便在未发生贸易的条件下也能方便地实现资金转移,而且监管部门往往难以对其资金交易性质、背景等进行监控。这让某些不法分子看到了新的“机会”。
  长期研究跨境支付结算的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中国财经青年学会秘书长熊园告诉记者,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优势明显,比如用户数量庞大、比银行更注重客户体验、能开发出更为便捷的支付流程等。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第三方跨境支付的监管尚不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创新的路上,不排除有急功近利者“走弯路”,包括洗钱、赌博、骗汇等。
  专家认为,第三方支付的境外市场“厮杀”将很快到来。而最终决定谁能真正胜出的还是能否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研发创新的支付产品,利用监管漏洞进行套利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完善交易机制流程势在必行 
  “大家都知道做这事儿是违法的,但是就是忍不住一次次冒险,除了高额的利润吸引,还有就是虽然我国是一个外汇管制的国家,但是在这方面的监管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老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感慨道。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坦言,“几乎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监管,这在国际上都是一个难题。”实际上,早在2012年,央行就出台《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察局反洗钱处的陈超指出,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第三方支付最大的特点是用户的虚拟账户可以和任意一家签约银行账户相关联,买方只需通过虚拟账户就可以转移资金。“这固然使得交易过程十分便捷,但当第三方支付参与结算业务后,也使得原本银行可以全程掌握的交易过程被割裂成两个看起来无关联、银行无法确定彼此间因果关系的交易,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方支付企业利用其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屏蔽了银行对资金流向的识别。”
  业内人士称,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用户的管理没有如金融机构一样实行严格的身份审查。为了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网上支付一般通过密钥、证书等保密工具进行认证,无法保证客户交易信息的真实性,监管部门也很难查找到交易双方的真实身份、交易记录等信息。另外,第三方支付机构还为非法资金注入金融体系提供潜在的渠道。现金的流转不需要依托银行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常常被洗钱分子所利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除了监管部门之外,包括发卡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在内的各参与方需要共同努力,完善相关交易机制和流程。此外,多数专家建议,应尽快将第三方支付企业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反洗钱义务主体,要求其完整、妥善保存事务数据,定期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同时,主管部门还应保持对第三方支付模式下业务创新的关注与研究,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