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创业投资 » 外资小贷求解水土不服 消费贷款借线上破局

外资小贷求解水土不服 消费贷款借线上破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5 08:3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39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127家,贷款余额844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9.89万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亿元。在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族群”,那就是占比不到1%的外资小贷公司。
  与内地小贷公司不同,外资小贷公司大多以经营信用贷款为主,抵押和担保类贷款占比非常低。以富登、美兴、亚联财为例,它们的信用贷款占比分别达到了80%、90%和100%。而在这其中,大多数公司主攻的又是个人消费金融市场。
  然而,近年来,在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尚未成熟、征信体系还未完善的大环境下,外资小贷的商业模式难免“水土不服”,人力、营销、风控成本投入巨大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在国内的发展举步维艰。
  如何突破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之困?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亚联财”)找到的“解药”是互联网金融。近日,亚联财宣布与中国规模最大的生活服务类平台58同城签署长期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展开合作。
  消费贷款之困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新加坡淡马锡、法国美兴集团、国际金融公司、香港惠理集团、香港亚洲联合财务、日本永旺集团、韩国亚富路等数十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设立小贷公司。
  以日本第三大金融机构三井住友(8.25, 0.04, 0.49%)金融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SMBC消费金融公司为例,2013年至今已在重庆、武汉、北京、深圳、天津、沈阳设立了6家普罗米斯小额贷款公司。
  据一位外资小贷公司人士介绍,目前银行的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分期也涉足住房装修、购置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教育支出、保险、医疗、旅游等领域的个人综合消费,而消费金融公司与小贷公司的消费贷款业务范围稍窄一些。
  “与银行的消费贷款业务相比,在消费金融公司与小贷公司办理的手续更为简洁,通常提供身份证、工资流水等基本信息就可以,但综合借款利率也相比银行略高一些。”该人士称。
  香港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行政总裁、亚联财董事长张炳煌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内地的小贷市场发展成熟后,消费金融在小贷行业业务总量中的占比将达到六至七成。
  “随着金融体系的日渐完善和充分竞争,多层次的市场分工落定,小贷行业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消费金融。但要达到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状态,内地的小贷市场还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被称为香港“个人信贷之父”的张炳煌如是判断。
  上述外资小贷公司人士表示,内地市场环境与国外相距甚远,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趋于保守,人们还没有发展到为了买个iPhone就找小贷公司或消费金融公司借钱。因此,这些年,着力于个人消费金融市场的外资小贷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据他介绍,在日韩、中国香港,大家对于消费贷款都非常熟悉,基本不需要做营销,再加上,征信系统比较完善,“用户在网上输入身份证号,我们就可以快速查出他的个人信息、负债情况等,基本十几秒就可以决定是否借款、借多少。”
  “但在国内,这种模式就行不通。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的布局线下,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巨大。另一方面,因为征信体系不完善,风控不能完全放在线上操作,也需要人。”上述外资小贷公司人士表示。
  而这一瓶颈更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日益加剧。
  张炳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亚联财在内地有4500多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二都是一线业务人员,其主要任务就是去“扫街”找客户。这样一来,人力和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占到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据他介绍,消费贷款虽然利息和收益较高,但单笔额度小。为了一笔几千、几万块的贷款,小贷公司付出的前期成本并不比做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业务少。
  “进入内地市场三年以来,亚联财每年的贷款余额都过百亿,每年的增速都在40%、50%左右。但由于内地的消费贷款市场刚刚起步,前端的营销人员和贷款队伍比较稀缺,而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了业务规模的拓展和公司发展的速度。”张炳煌告诉本报记者。
  借道线上破局
  如何突破消费贷款的发展之困?亚联财找到的“解药”是互联网金融。有了阿里小贷、京东(28.04, 1.00, 3.70%)金融等先例,互联网小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坚定了张炳煌的信心。
  张炳煌认为,亚联财的优势在于小额信贷的审批、风控方面有着30多年的经验,并且在国内的15个城市已布局了115个网点。“如果我们自己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成本太高,并且那也不是我们的强项。所以,亚联财选择了与现有平台‘强强联合’。”
  此前,亚联财还接触过搜房、网易、百度在内的多家内地的互联网平台,而最终“牵手”58同城,是因为双方的目标客群更为吻合、业务合作空间更大。但未来,并不排除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展开业务合作。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生活服务类平台,58同城覆盖全国380个城市,每月独立用户数超2亿。按照58同城首席战略官陈小华的说法,58同城在充当线上寻找用户的入口的同时,不仅掌握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还掌握了这些用户消费的场景。
  陈小华此前对媒体表示,目前小额贷款主要涉及车贷、房贷、个人消费贷、企业资金周转等四种贷款业务,而58同城本身就是租房、二手房、商业地产和商铺转让、同城物品转让、二手车和婚庆装修的平台。
  根据合作谅解备忘录,亚联财与58同城此次战略合作涵盖在线业务推广与销售、数据库分享及产品推广、跨地域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未来还将探索P2P、网上银行业务,包括网上贷款申请与偿付、网上信用审核、在线融资客服等。
  具体来看,58同城将向亚联财进行服务推荐或介绍;而亚联财则将有针对性地为58同城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融资产品和融资服务,同时提供用户风险控制服务。
  双方合作的第一步是亚联财对58同城40万个付费用户进行联合的信用评估,基于信用评估来为其提供贷款额。
  不过,张炳煌告诉本报记者,双方的合作并不仅限于单纯的导流和提供贷款,还会结合各自优势开发新的业务模式。例如,双方计划在58同城现有的线下商户认证系统的基础上共同开发金融认证程序,将对可能符合条件的潜在商户授予金融认证。
  张炳煌表示,与内地小贷公司普遍资金短缺的情况不同,亚联财的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包括在香港发债、香港的银行贷款,以及内地的银行授信等。
  “但结合线上之后,业务规模可能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未来也会考虑搭建P2P借贷平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他认为,基于58同城庞大的潜在用户基础,未来的业务规模可向陆金所看齐。
  试图通过结盟线上平台突破业务瓶颈的小贷公司并非只有亚联财一家。
  深圳某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稍有实力的互联网平台,一部分已经自己成立了小贷公司,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唯品会、腾讯、百度等;而另一部分也早已被抢占,例如敦煌网就与招行进行合作。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