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电子商务 » 20年来首次融资:顺丰为何妥协?

20年来首次融资:顺丰为何妥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4 09:50  浏览次数:15
  始终坚持不上市和不融资的王卫和他的顺丰速递最终妥协。’”  事实上,对于这个不缺钱、不缺网络、不缺管理、更不缺品牌的顺丰,王卫之前的态度一直是“独善其身”、不上市不融资的“两不策略”。

  始终坚持不上市和不融资的王卫和他的顺丰速递最终妥协。这家素来低调的公司近日宣布了其成立二十年来的首次股权融资:以不超过25%的股份,招来了元禾控股、招商局、中信资本及古玉资本等多个国资背景的“小伙伴”。
 
  不过王卫和顺丰太过神秘,以至于此次融资的最终金额几乎成了“猜谜游戏”。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声称获得可靠消息,顺丰此轮估值为325亿元,融资额65亿,但此说法随后被顺丰认定不靠谱;而如果按照业界流传的顺丰2012年200亿元销售额、12亿元净利润以及25倍市盈率估值来估算,则至少可获得近80亿元融资;但也有业内人士对顺丰的估值达到600亿至800亿元之多,他们认为这次融资额可能在150亿元以上。
 
  但无论多少,对顺丰而言也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因为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是,顺丰从来“不差钱”。早在2010年,顺丰的销售额已有130亿元,仅次于中国邮政,占全国18%市场份额;2012年,其年营业收入达到200多亿。据业内传说,顺丰在多个一线城市核心区有整层整层的写字楼,都是王卫真金白银买了产权的,与其它网络空壳快递公司相比,顺丰凭物业升值的收益已相当可观。
  顺丰也不缺网络。仔细看看这些数字,它们简直就是王卫在快递行业的“话语权指数”——— 截至目前,顺丰旗下拥有30架全货机;5000多个营业网点;150余个一二级中转场和1万多台营运车辆,是仅次于国家队EM S的中国最大民营快递公司。
 
  顺丰更不缺管理。看看顺丰快递员的装备,除固定的红黑工装、大背包、自行车外,几乎人手一部“巴枪”——— 这个由顺丰和一家供应商共同研制的产品外观像PD A,不仅可直接与顺丰4008呼叫中心对接,还能帮助完成快件的现场跟踪。快件在每一个人、每一个仓库、每一辆车之间发生转移的时候,都要用“巴枪”扫描快件上的条形码。这样一来,电脑里的查询系统就能够跟踪快件的所有去向。
 
  “巴枪”管理最早在2000年由外资快递公司运用,但至今除顺丰外,本土快递企业还不能实现普及,包括EM S在内。还记得2011新年前后那条关于顺丰的热门微博吗?“刚才顺丰的快递员在我司发飙了。‘我一个月工资一万五,会为了你这2000块的礼品丢这个饭碗么!’”
 
  事实上,对于这个不缺钱、不缺网络、不缺管理、更不缺品牌的顺丰,王卫之前的态度一直是“独善其身”、不上市不融资的“两不策略”。即便在2004年,顺丰年收入还仅有13亿元,而FedEx开价40亿-50亿筹划收购,仍被拒绝。还有趋之若鹜的众多PE、PC们,更是开价50万只为和王卫吃一顿饭,就连马云也曾数次约见王卫,但都被婉拒。
 
  有人说,王卫如此低调是他信佛并受过高人指点,尽管时常出没在办公室、收派件一线,但公司内部大部分员工都不晓得老板长什么样。有人说,顺丰的“不上市不融资”策略与王卫的投资理念有关,在顺丰内部,王卫培育新项目的数目大、频率快,试水后不理想就会结束,这种没有求好心切的做事方式更能应对未知的市场竞争。而外来资本或上市公司的约束,无疑将打乱王卫的策略。
 
不过,现在回头来看,最终令王卫妥协的因素应该来自外部市场的巨变。根据最新《邮政法》规定,外资未经批准不得经营国内快递,基于这一规定,顺丰一度因其港资背景而被联邦快递、U PS等外企投诉。为此,王卫不得不从香港人变成了深圳户口。同时,为避免触及邮政专营业务的嫌疑,顺丰也在内部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不接收、派送政府部门的快件。
 
  不止如此,顺丰的竞争对手和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更为复杂。此前,顺丰的对手是EM S和众多民营小伙伴,但如今,全球快递巨头如U PS、联邦快递已获得国内市场运营牌照,可以名正言顺地与EM S及顺丰正面竞争。升级装备、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无疑是顺丰当务之急。目前国内能够自建航空公司的物流企业只有两家,一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其享有国企优势;另一家就是顺丰速递,按照规划,顺丰航空2015年将拥有自有飞机25架。但事实上,购买飞机扩大规模不难,但如何获取更多的货运航线、机场的支持,凭顺丰一己之力的民营背景并非易事。
 
  另外,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国家邮政局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寄递渠道治安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寄递渠道治安管理。作为快递公司中越来越主流的力量,国安部门已将顺丰作为重点监测的合作伙伴。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规模的逐渐壮大,未来顺丰与国有资源以及国有部门的业务交叉将更加频繁,而顺丰“独善其身”的“两不”策略愈加难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否要借势整合国有资源以便向更大市场渗透,已成为顺丰无法回避的问题。不过,如今顺丰已做出了选择。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