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产业透视 » 德国宣布中止页岩气钻探

德国宣布中止页岩气钻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08 10:10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64
  向来以环保先锋形象示人的德国计划未来七年中止页岩气钻探,原因是担心页岩气的勘探技术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据华尔街日报7月7日报道,德国环境部长亨德里克斯(Barbara Hendricks)近日表示,德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不会使用页岩气压裂。
  从地下滚滚涌出的页岩气,为美国带来大量廉价能源。特别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水力压裂”新技术改变了许多产业。这样的繁荣更是让许多国家加入到页岩气开采的大军中。
  但从地下涌出的不单单是廉价能源,还带来了环境担忧。环保人士担心水力压裂技术可能会污染空气以及当地水资源。
  对页岩气开采各国态度迥异
  德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压裂技术,这使该国常规天然气田的产量达到最大化。欧洲目前天然气供应过剩,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德国的电价在今年迎来四年新低。但相比于广泛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的美国,德国天然气的开采价格要高许多。
  虽然对常规天然气开采的压裂依然是允许的,但德国政府将收紧旨在防止压裂过程中释放的液体污染地下水的规定。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2035年页岩气产量将达到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9%,构成未来美国的核心能源。美国也是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发源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水力压裂技术。
  虽然页岩气开采给美国能源版图带来了改变,但美国联邦或州一级政府层面上对水力压裂法仍然存在争议。由于各州缺乏政策上的连贯性,投资多集中在得克萨斯、北达科他、宾夕法尼亚和西弗吉尼亚等对页岩气开发持支持立场的州。另外,采用水力压裂法开发页岩气需要用到大量水资源,而如何以有利于环保的方式处理回流水也让奥巴马政府头疼。
  按技术可采资源量计,中国页岩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
  但相比美国,中国在开采上难度更大,特别是受中国地形和地势影响。首先中国地质条件复杂,中国地层比较老。再者后期构造变化大,有过断裂。而美国页岩气开采基本是在平原和丘陵。中国页岩气多在山区,以川渝黔鄂等地为主。地下的页岩的地表开发条件也不如美国。
  国土资源部曾表示,页岩气在中国“十二五”期间目标是做好“起步工作”,在“十三五”期间才会呈快速发展之势。因此,中国目前虽有页岩气储量第一的大蛋糕,但技术、成本、监管和环境上仍然有许多问题待解决。
  世界其他国家在面对页岩气这块诱人的蛋糕时,也是态度迥异。波兰和法国的页岩气储量为欧洲最大,波兰积极支持开采,而法国却严格禁止水力压裂。澳大利亚更是对非常规油气的开采制定了愈加严格的环保措施,尤其是针对于煤层气开发。澳大利亚的常规油气储量仍然较大,未来二十年内,常规油气的开发仍然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工作。
  页岩气环境风险水污染仅是其中之一
  页岩气开采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格局,这是事实之一,也因此让其他国家跃跃欲试共享这块“天然蛋糕”。然而,包括地下水污染在内的环境风险也时时笼罩在这份“天然蛋糕”的周围,让“饕餮”们并不能畅快享用。
  就中国而言,页岩气开发正步入快车道,而与页岩气开采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基本上一片空白,页岩气开发的环境风险确实令人担忧。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景明曾指出,在我国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地质破坏等诸多环境风险。
  作为目前唯一可以开启页岩气矿藏的金钥匙,水力压裂技术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争议最大的则是压裂液中添加的化学物质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等页岩气开采地就曾引起过质疑。而不公开化学物质成分的做法在能源业界已经成为通行的规则,页岩气开采商的挡箭牌就是“使用哪些化学产品是商业机密”。
  钻井工程也被质疑可能带来风险,与传统型的单口气井相比,页岩气开发所需的较多气井比较容易发生燃气泄漏。
  此外,回流的压裂液未及时处理或造成泄漏、高耗水造成的地区缺水问题、压裂过程中造成的地震风险、低价燃气诱导消费扩大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等担忧,这些无不是页岩气遍地开花的衍生品。
  当然,当所有矛头都指向钻井和水力压裂法本身时,也有不同的声音出来为它们“喊冤”。杜克大学气候变化中心主任兼该论文的首席作者罗博·杰克森(Rob Jackson)曾说:“我们发现的问题可能比人们意识到的更常见。”
  杰克森同时强调,污染可能是不当的钻井施工而非水力压裂法本身造成的。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能源,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在地层中主要以页岩颗粒吸附状态为主,裂缝中的游离状态为辅。需要采取水力压裂等技术措施增产,开采难度较大。水力压裂技术则是用掺入水、沙子和化学物质的高压混合物将岩石层压裂,从而释放出天然气。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