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产业透视 » 城镇化下 粮食安全背水一战

城镇化下 粮食安全背水一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6 09:10  浏览次数:12
  与以往把宏观调控放在首位不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粮食安全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一大任务。在粮食“十连增”的背景下,这一改变也别有深意。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会议意味着城镇化布局即将快速展开,城镇化对建设用地、用粮等需求都将生变,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破解城镇化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矛盾,成为当下中国最紧迫的战略抉择。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考验加大:虽然2004年起我国粮食实现“十连增”,但过去十年间,除2008年、2009年两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到2012年底,中国粮食自给率已跌破90%,低于95%的既定目标。
 
  而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土地。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因受到各种非农需求(开发区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的制约,2012年中国耕地保有量已不足18.18亿亩,比十年前减少了约1亿亩。2011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提出到2020年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新增面积要控制在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以内。
  研究粮食安全十余年的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虽然此次城镇化建设在用地上明确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守住耕地红线。但是近年地方利用城镇化来圈地的现象并不少见,土地面临很大危机,潜在风险较大。
 
  饮食需求改变粮食种植结构:在供给紧张的基础上,城镇化建设还将进一步扩大粮食需求,从2011-2030年,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直接带动消费增长。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导致的肉禽等饲料粮需求将明显增大,有观点认为,在耕地总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饲料粮的需求增加可能会挤占主粮种植面积。
 
  我国的三大主粮是玉米、稻米和小麦。艾格农业资深分析师马文峰介绍,近年粮食种植结构一直在调整,低产量的豆类种植基本没有了,高粱等杂粮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水稻、玉米产量则大幅提升,玉米产量在不到十年内增长了50%以上,但是饲料粮比如大豆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主要依赖进口。对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也有专家指出,未来应把粮食安全重点放在主粮上,对饲料用粮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在主粮95%的供给保证下,油脂、油料、大豆进口规模将会越来越大。”洪涛说。

多个城市群加速产销一体化:粮食安全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涉及物流、交易市场、进出口等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变成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在洪涛看来,粮食安全包括粮食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空间结构平衡。“即使国内粮食生产和库存能够满足粮食需求,只要粮食流通体系特别是粮食物流体系出问题,导致主产区或仓储库点的粮食不能按时足额地运到主销区,粮食供求平衡同样会出现大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粮价的骤然上涨和政府乃至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恐慌。”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曾如是说。
 
  此次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这意味将有大量流动人口分散到这些城市群中,随着人口流动带来的粮食需求格局也将发生改变。“多个城市群建设将改变现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人口过度集中的情况,把大量流动人口分散到其他城市群中,减轻以往粮食运输过度集中的压力,实现产销区一体化。”马文峰表示,随着多点物流体系的形成,还将推动粮食主产区就近加工就地转化,带动产区经济增长。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