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切来说,这是一项把WiFi信号转化成电流的技术,是由美国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的两位学生亚历山大·卡特科(Alexander Katko)和艾伦·霍斯克(Allen Hawkes)研发的。据悉,他们研发的设备原材料非常低廉,能够把空气中传播的WiFi信号转化成电流,不过缺陷是体积有点大,如果把这种装置做得足够小以至于能装在手机里面,就能够实现WiFi充电了。
其实WiFi充电也不神秘,这两位大学生设计出来的设备,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的五单元列阵,可以将空气中无处不在的微电波中提取7V左右的电压。要知道,手机适配器提供的充电输出才只有5V,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电给笔记本充电怎么办?没问题,只需要在这个五单元列阵中再加入一个单元即可,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项发明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虽然理论上只有有线充电效率的一半,不过在WiFi信号足够强的地方,可以采集到足够的电流来给手机充电。想法很好,不过笔者担心是不是真的能够把这种装置做得那么小以至于能装进手机里面。而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空气中的WiFi信号波确定能够转化为恒定5V 1A的电流吗?希望两位同学继续研究,将来用在手机上造福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