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电子数码 » 可穿戴与大数据风行 人类将成为网络的一个终端?

可穿戴与大数据风行 人类将成为网络的一个终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1 13:22  来源:tech2ipo  浏览次数:33
  当可穿戴设备之父,MIT 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全球骐达权威大数据专家之一的 Alex Pentland 在百度 The BIG Talk 大会上提到赛博朋克的时候,让我想起了美国畅销小说家迈克尔·克莱顿的一部早期作品《终端人》。
 
  故事从一个患有暴力发作症的主人公讲起,这位主人公为了治疗自己的疾病住进洛杉矶一家医院治病。医院神经精神病研究室主任罗杰·麦克弗森博士深信,用一种在脑内植入电极的方式,当主人公暴力症发作的时候向大脑的兴奋区域输送由电脑发出的镇定脉冲。手术取得了成功,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不像众人预想的那么简单。
 
  很显然,在短时间内我们还不会出现像《终端人》里那样脑内植入终端的状况,但是很显然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和大数据的运用……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变成一个终端人
 
  换句话说,并不是我们将科技穿在了身上,而是科技将我们穿在了身上。
 
  这并不算是危言耸听的事情,因为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的结合让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个便利的移动传感器。正如 Alex Pentland 所说的那样,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理解人类的方式,任何一个菜鸟也可以通过 Google Glass 的情绪识别 App 来成为商务谈判桌上察言观色的大师。而更重要的是,可穿戴设备也让改变了机械或者说计算机理解人类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得分析,计算机可以通过相关算法精准的预测出人类的行为。
 
  不要认为这仍然是很远的未来,其实现在已经有相应得雏形已经初现。
 
  在伦敦,警方开始使用大数据和可穿戴设备的结合进行犯罪预测。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是如果某个露天场所的老年人活动频次突然下降,那么这个区域的犯罪率很有可能升高了需要增强巡逻警力。
 
 
  在路易斯维尔市,IBM 与一家药物公司合作,为哮喘病人提供拥有 GPS 功能的急性哮喘药物。这个设备可以在患者哮喘发作使用药物时记录下患者发作得地点。通过研究呼吸机数据与空气质量,交通状况,污染情况等数据的相关性,城市管理者可以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以及公众健康保护。
 
  如果仅仅以简单的文字来描述,你并不会发现这其中的问题。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其实人类和机械之间正在超过某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是当我们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主动性在机械还是在人。在过去,人类使用机械进行劳作,计算机可以辅助人类进行决策。而当可穿戴设备让计算机可以看得比人类更多,大数据让计算机比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个体智慧要高的时候,一切就都反了过来:人类帮助机器获取信息,机器做出决策,人类去执行。
 
  Kevin Kelly 在《科技元素》中曾经提到过这么一种概念,即科技本身是一种寄生于人类社会的生物,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并非是人类孕育了科技而是科技选择了人类。因为在有智生物的物竞天择中,总是智商高、先掌握科技进步的族群有更大得几率存活下来。而在无数的科幻小说中曾经出现过的计算机\机器人反抗人类的故事,则是科技这种生物在进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为其自然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避免成为终端人
 
  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让重新定义了计算机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方式,根源是因为计算机能够大量的获取那些在过去得不到的数据信息。而为了避免在科幻小说中所描述的那些可怕得事情发生,一个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就成为了不得不讨论的话题。
 
  Alex Pentland 提到了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在他看来,隐私数据安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计算机诞生之前。这个时代的数据获取都是直接的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对一的,比如:银行获取你的资料需要你到银行去填写一份表单,这份表单就是存储介质本身他会被银行影印几份然后直接存在银行得档案柜里,只要这些档案柜不被盗窃,那么没有人能拿走你的信息。
 
  计算机的出现让信息安全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你到银行填写的表单被传到了数据库里,银行会在整个信贷系统中分享你的数据。在你签下的合同里,这算是「数据合理使用」的范围,然而遗憾的是你甚至不知道什么算是合理使用。这个时候,整个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点出现问题你的数据就会被泄露。
 
  这时候,就应当进入第三阶段了。在第三阶段中,你的数据应当被授予一个可靠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可以分布式的存储你的信息,并像银行管理货币资产那样管理你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给任何一个信息需求方进行授信,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撤回和抹除信息。很显然,这不应当是现在的银行所做的事儿,甚至不应当是某个固定的机构所做的事情,应当是一种系统、标准、机制,而不是某个实体——「就像金融领域的 SWIFT」——Alex Pentland 这么解释。
 
  Alex Pentland 认为不仅是中国,即便是在美国这方面的制度和法律也都存在非常严重的缺失。虽然达沃斯峰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数据和信息是一种属于个人的财产。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在「私有数据神圣不可侵犯」的总原则下制定一系列复杂程度不亚于经济法的法律。
 
  而现实却很残酷,不仅仅在法律和制度上存在着巨大的空缺。大多数得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公司也没有意识到对方可能为自己带来的潜能。百度在昨天的 The BIG Talk 会场上展示了一段可穿戴设备的基准测试视频。其中使用 Bong、小米手环、nike+ 和 fitbit 进行了走路和跑步的计步测试,四款设备的计步数据相差甚远。看到这个视频之后,Alex Pentland 说到:
 
  「他们从初衷上就错了,没有人关心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人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水平,并知道我该做些什么。」
 
  而同时,这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可穿戴设备的先驱也向我们表示:
 
  「我现在根本不用可穿戴设备,因为他们现在的水平达不到我的要求。」
 
  在小说《终端人》的最后,接受脑内电极植入的小说主人公哈里·本森已经完全成为了脑内电极的一个奴隶,不断去实施犯罪从而体验那种被电击麻痹的快感。很显然,这对于可穿戴设备正在不断崛起的今天来说并不算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寓言故事——人类最终失去理性,成为为机器工作的高级探针。
 
  我们现在的可穿戴设备也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实现《终端人》中所描述的那样。当然,我们一方面贪婪的渴望着可穿戴设备可能为我们的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又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踏出每一步,以保证我们永远不会将自己的未来与任何一部科幻小说的糟糕局面重叠。
 
  也许,我们应该问问 Deep Thought 答案是什么。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