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双十一”复盘评测

“双十一”复盘评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4 08:27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13
 “双十一”复盘评测
     距离每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促销已经过去10天有余。每年的这个时候,既是全国消费者们的狂欢,也是各种消费投诉的集中爆发日。从2009年开始,“双十一”已经走过第6个年头,此时,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年的“双十一”相比往年,在各种消费体验上有何种不同和进步?过去的种种问题是否获得了解决?“双十一”在未来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本报记者高江虹北京报道
     2014年“双十一”,天猫创下571亿元巨量交易额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个创纪录的物流订单量——2.78亿件。按照国家邮政局的估计,整个“双十一”期间,全行业处理邮件(快件)量将达5.86亿件,创历史新纪录。
     11月19日,国家邮政局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从总体上看,邮政行业运行平稳有序,未发生大批量邮件、快件积压、延误情况。圆通快递总裁相峰亦向记者表示,今年准备工作充分,因此今年“双十一”快递大考验有望平稳过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菜鸟网络了解到,截至11月20日,已经有2.09亿订单被签收,签收率接近80%。剩余的也都进入物流公司处理体系,在送往消费者手中的路上。 “物流给力”成了网络上人们对今年“双十一”快递的普遍评价。
     快递企业的24小时
     11月18日,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附近的街道上,路上的车流还未见匆忙,这里的圆通、韵达、全峰等快递公司门店却早已是热火朝天,快递员们正在如山的包裹中忙碌着。
     韵达快递快递员小王把大小包裹装满自己的电动三轮车之后,就开始了一整天不间歇的派送,走街串巷,爬楼入户,连午饭和晚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只能将就啃点大饼,累了就歪在车上歇一会儿。“一天送100多个都少了。”小王说,有时候他得送近300个包裹。18日这天,他直到晚上9点才歇了下来。
     终端派送的快递员们休息了,位在北京郊区的顺义区空港金马工业园达盛路上,申通快递的京津冀分拨中心却彻夜灯火通明。这个占地55亩地,拥有近万平米的大库房这些年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高速运转着,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正在连夜汇集北京分拨中心,必须及时快速将所有包裹处理分解,否则运转中心的库房就会被每天海量涌入的包裹淹没。
     记者了解到,申通快递“双十一”当天的包裹订单量高达3050万件,此后多日也都维持在每天2000万件以上,日处理量较平日激增数倍。而申通这个北京分拨中心每天的处理量也高达100万票。
     在分拨中心,记者看到数百位快递分拣员正淹没在包裹中,忙碌操作。这个大库房里有四条卸车专线,四条北京市内分拨专线,以及一条河北专线。90后小伙子冯朝阳是其中一个专线小组长,他告诉记者,这里有600多名员工每天分三班倒不间断地处理包裹,平时每人每天处理700个包裹,而这几天,每人每天经手的包裹量都超过1000个。
     这一整天的快递运转流程,正在中国各个角落上演。
     提速2014
     “双十一”进行到第六年,对快递行业的考验也日趋严峻。
     记者了解到,2009年首届电商狂欢,当年参与商家27家,成交5200万元,那年诞生的快递包裹量并未公布,不过从2010年开始,随着参与电商狂欢节的商户越来越多,成交额迅速激增,产生的订单包裹量也逐年成倍增长。2010年仅为1000万件,2011年就翻了一倍达2200余万件,到了2012年,包裹量翻了逾三倍达7800余万件。而2013年开始,“双十一”产生的包裹量便进入以亿计量的阶段,2013年为1.8亿件,2014年则至5.86亿件。
     “每年‘双十一’其实是对整个中国物流快递业的大考。”菜鸟网络CEO沈国军表示,参加“双十一”物流大会战的总共有十几家快递、物流公司,差不多集合了中国现有快递物流能力的90%以上,“双十一”的战果,是检验中国快递业重要指标。
     进入第六年大会战的快递行业,似乎开始对蜂拥而至的巨量包裹应对自如。
     11月11日0点15分,“双十一”的购物狂欢才刚刚开始,第一个包裹就已送达佛山,这单快递还是台沉重的冰箱。与此同时,第一笔海外直邮的新西兰奶粉订单,也于11日凌晨2点完成通关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样的速度,可谓刷了历年“双十一”送货速度之最。2012年“双十一”包裹曾在快递公司“爆仓”,许多快递公司仓库货物堆积如山,有些消费者甚至一个月之后才能收到快递。相比较之下,今年“双十一”购物的收货体验反馈中,网友们普遍反映“快了很多”。
     江苏的一位名叫“阿卓”的网友17日在微博上发表留言说:“双11快递基本都收完了,心有点空……”家住北京崇文区的屈小姐告诉记者,“双十一”在天猫上抢了15件商品,到17日已经收到12件了,她对快递的速度表示满意。
     家在广州的温小姐所购买的多个包裹,均于11月19日前全部送达,北京的赵女士也声称“惊喜无比”,因为自己买的近二十个包裹也于18日全都到齐,比往年快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从处理量来说,各大快递公司都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截至19日晚上12点,天猫“双十一”全天产生的物流订单中已有2.67亿件已发货,9天发货率为97.8%,高于去年同期的96.0%;快递公司已揽收的有2.50亿件,高达91.6%的揽收率也高于去年同期的84.1%;9天累计已被消费者签收订单2.09亿件,签收率达到76.7%,比去年同期提升了6.2%。
     菜鸟网络数据平台信息显示,14家主要快递企业全部能在24小时内完成50%以上的揽收服务;另外从签收数据来看,“双十一”当天到目前为止,每日签收量较日常增长50%。
     不过,仍有不少消费者失望于物流的速度。家住上海的孙女士向记者出示了一串物流信息,原来她在“双十一”购买的优衣库和巧虎的衣服,直到11月19日仍未见送货上门,令其感到愤怒的是,优衣库和巧虎的网络旗舰店的发货库房就在上海。同时,其在北京、重庆的朋友也买了优衣库的衣服,衣服早就送到了。
     两者的区别在于北京重庆的订单都是顺丰快递送的,而她的订单是由一家名为“黑猫宅急便”的快递公司来处理。后者的物流速度之慢,已经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愤慨。
     资本与大数据推手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华东分会秘书长王磊认为,今年的快递表现整体上比往年都大有进步,无论是揽件速度还是派件速度。而这场快递全行业提速的背后,有多重原因促成。
     王磊指出,国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促成了物流干线与支线的大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机会令资本开始关注这一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与并购机会,使得快递企业拥有能力成倍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资本频繁注入快递企业,仅去年快递行业就进行了10多次大的资本运作。如去年2月力鼎资本、鹏康投资、凤凰资本以2亿元入股全峰快递不超过50%的股份;当年3月,红杉基金、金石基金出资5亿元,占中通速递10%的股份;同年5月“菜鸟网络”成立,天猫、北京国俊投资公司、上海星泓投资公司以及顺丰等多家公司共同投资50亿;2013年 8月,顺丰出让不超过25%股份,吸纳元禾控股、中信资本、招商局和古玉资本四家公司成为其新股东。融资额不详,估算百亿左右。
     除了这些注入传统快递公司的资金外,还有不少资本支持电商自建物流网络,提升快递服务能力。比如京东商城打算投入100亿至200亿建成全国物流网络。
     在资本的推动下,各家快递公司都拼命提升硬件,扩容处理能力,并将网络触角从一二线城市延伸至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据菜鸟网络今年“双十一”期间数据监测,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民营快递农村地区物流的订单量都比去年有所提升,得益于其网点的覆盖面广。
     此外,各快递公司也在IT和处理能力上加大投入。如申通与圆通两家快递公司,均在“双十一”之前将日处理能力的峰值提升到2000万件。圆通速递总裁相峰认为,尽管外界对快递公司按照“双十一”处理量峰值去做准备难以理解,认为会产生过剩处理能力,但实际上中国物流的需求增长在大爆发,每年“双十一”的峰值都成为了第二年日常处理量的常态,因此提前的准备相当有必要,也算是极好的练兵机会。
     正如相峰所言,除了每年新增累积的硬件投入外,各大快递公司在“双十一”前夕的提前准备,也是此轮快递运转平稳的关键因素。
     据申通快递北京公司方面介绍,为了应对“双十一”及APEC的特殊情况,公司早就于半年前开始按照100%增值率来储备人员和设施、设备。北京分公司总部的一线分拣员就从600人增加至1000人,还做了多项应急预案。
     不过让快递提速的最大功臣,却是大数据的运用和行业信息共享。记者了解到,早在“双十一”之前,菜鸟网络就结合天猫和淘宝的买家购物车、收藏夹、商家备货等数据做出综合预测,再根据快递公司共享的数据,帮助商家和物流公司做发货量和运能准备。
     在平台数据的共享的基础上,“双十一”期间菜鸟网络还协同主流快递企业每天召开通气会,同步物流运营情况、风险点和应对措施,及时调节商家发货节奏,协调平衡各地运能运力。
     菜鸟网络2014年“双十一”项目负责人马俊杰介绍,13日上午,菜鸟网络监测到各快递公司主要网点压力整体急剧加大,尤其某一家快递公司的深圳重要网点出现拥堵,可能引发下游的压力。针对所有存在拥堵隐患的网点,菜鸟网络立即协调天猫类目小二联系上游商家协调暂缓发货,并通知该快递公司及时处理其网点的累积货物。第二天信息显示商家发货量立即回落,整体物流形势回归平稳。
     除了天猫和淘宝外,亚马逊和京东等电商均在今年广泛运用大数据,让商家提前将货物进行分仓处理,尽可能靠近消费者,以缓解后期派送的压力。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