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网络热点 » 成都91岁“捐款爷爷”4年捐18次 称能动就捐

成都91岁“捐款爷爷”4年捐18次 称能动就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7 08:26  浏览次数:31
  91岁的廖第友老人有一本成都市慈善总会颁发的《捐赠证书》,里面记载着从2010年开始老人给别人的捐赠,仅向成都市慈善总会捐款有记录的就有18次,累计2400元,而在这之前,还有更多受过帮助的人没有被收录在里面。除此之外,这位“捐款爷爷”在电视、报纸上看到需要帮助的患者,就会自己找到医院,把钱送到患者手上。6月16日下午2点,廖第友来到成都军区总医院,这次,他把100元钱捐给了患有白血病的21岁小伙龚承聪。
  腿脚利索,思维清晰,住在玉居庵东路的廖第友老人看起来很精神,除了听力不太好以外,几乎看不出他已经91岁高龄了。
 
  一次热心的帮助
 
  坐1小时公交车汗水打湿草帽
 
  ——“廖第友有一个红布袋,这是他出门捐款的‘标配’,里面装着一个水壶、一个快没电的助听器和一本成都市慈善总会颁发的捐赠证书。”
 
  6月16日下午2点,廖第友老人提着一个红布袋,来到成都军区总医院血液科看望患有白血病的小伙子龚承聪。这个红布袋是廖第友出门捐款的“标配”,里面装着一个水壶、一个快没电的助听器和一本成都市慈善总会颁发的捐赠证书。因为天气炎热,老人又是坐了近1个小时的公交车,戴着的草帽周围早已被白发中渗出的汗水打湿,廖第友只好用纸扇不停地扇着风,满是皱纹的脸上泛着红润。
 
  来到病房,廖第友见到了病床上的龚承聪。见到他正在休息,老人轻轻走进病房,和龚承聪的父亲龚大鹏聊了起来。“孩子病情怎么样?”“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廖第友一一询问着。
 
  随后,老人从盖在衣服下的黑色腰包里,掏出100元钱递给龚承聪,说:“钱不多,你要好好看病。”虽然这100元钱与高昂的医药费相比,只算是九牛一毛,但也是给了龚大鹏一家信心。“相信还是有好心人。”龚大鹏连连道谢,并在《捐赠证书》里替老人记下一笔:2014年6月16日,成都军区总医院,给白血病患者龚承聪捐款100元。
 
  这本《捐赠证书》里记载着每一次老人向慈善总会捐款的日期、捐赠用途、金额和慈善总会的盖章,一些被老人捐助过的人,也都会记在上面。
 
  一次偶然的相遇
 
  寻找烧伤小女孩“偶遇”白血病小伙
 
  ——“不想让老人的爱心白费,医院工作人员答应廖第友帮他联系其他需要帮助的患者,很快他从成都军区总医院得知,血液科有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年轻人,他就是龚承聪。”
 
  廖第友和龚承聪的相识经历了一点波折。
 
  去年12月13日,21岁的龚承聪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治医生介绍,龚承聪得的是“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这种病十分罕见,化疗效果不好,复发率高。“保守治疗只能活几个月,如果做骨髓移植手术,有风险,但也许能延续几年的生命。”主治医生王译说,“做骨髓移植手术就像赌博,但也是最后一条路。”
 
  龚承聪的父母常年在福建一鞋厂打工,现在他们已经辞去工作,回到成都照顾儿子。“他多坚强的,不让我们担心一直都没说病得这么重,后来还是她姐姐告诉我们的。”龚承聪的母亲流着泪说,儿子在父母面前一直很乐观,“谁知道我们不在的时候,他有多难受。”说完,她将脸埋在胳膊里泣不成声。目前,龚承聪已经和母亲的骨髓配型成功,但他现在的身体还不能达到手术条件。对于龚承聪来说,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大难题,一是30多万的手术费,二是手术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
 
  另一方面,廖第友也在寻找需要帮助的患者。6月11日,廖第友再次来到成都军区总医院,几天前,他从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女孩被严重烧伤,住进了这家医院。可是经过查询,小女孩已经出院了。
 
不想让老人的爱心白费,医院工作人员答应廖第友帮他联系其他需要帮助的患者。没想到,廖第友很快就从成都军区总医院得知,血液科有一个患有白血病的年轻人,他就是龚承聪。
 
  一份珍贵的坚持
 
  每次捐一两百 4年捐2400元
 
  ——“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蒋翠说,对这个老人印象深刻,‘感觉挺不容易的,那么大年纪还在一直坚持。’”
 
  实际上,这已不是廖第友第一次到医院捐款了,“老人家经常自己坐车过来捐款,见过很多次了。”成都军区总医院的工作人员说。
 
  说起给别人捐款,廖第友记不得自己是从哪一年开始做这些事情的,他说起初捐了就捐了,也没留下什么信息,有了《捐赠证书》后,才开始陆陆续续记录起来。
 
  从成都市慈善总会登记的捐款记录来看,廖第友第一次捐款是在2010年8月13日,那一天都江堰市龙池镇、虹口乡两地遭遇大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廖第友捐了100元。在成都市慈善总会的记录中,廖第友从2010年8月13日至2014年5月15日共捐款18次,每次捐款100至200元不等,总金额2400元,捐赠用途包括定向赈灾、定向捐助等。
 
  “经常看到老人家过来捐款,尤其是遇到灾难的时候,来得比较多。”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蒋翠称,对这个老人印象深刻,“感觉挺不容易的,那么大年纪还在一直坚持。”
 
  一个感人的习惯
 
  看电视抄求助信息 靠退休金捐钱
 
  ——“大部分需要帮助的患者信息,都是廖第友守着电视机,从字幕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下来的。老人家记得慢,有时候还没等写好,字幕已经不见了。”
 
  有一次,廖第友准备乘公交车去一家医院捐款,因为不熟悉路线,也不确定在哪一站下车,廖第友就向站台上的路人咨询,对方给他讲了详细路线,并将他送上公交车后,还嘱咐司机到站提醒廖第友下车。可是到了站,司机却把这件事忘了,直到车开到终点站,司机才发现廖第友老人还在车上。“我又从终点站坐回去,本来1个小时对路程,结果花了快2个小时才到。”廖第友说,每次去医院捐款,他都是一边打听一边找,有时候找不到,第二天再继续找。
 
  大部分需要帮助的患者信息,都是廖第友守着电视机,从字幕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下来的。老人家记得慢,有时候还没等写好,字幕已经不见了,“就只有自己去找,有时候找多久都找不到。”
 
  廖第友捐款的事,他的家人却并不知晓。“只是我自己想做的事,还没有跟他们说。”廖第友说曾跟小女儿提到一些,但更多时候,他都是默默地做这些事。实际上,廖第友家里算不上富裕,老两口至今仍住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屋里很暗,即使是白天也需要开着灯才能看得见,两人靠廖第友3千多元的退休工资过活,除了日常花销外,所剩无几,“有时儿女还会补贴一些。”廖第友说。
  
  前前后后总共捐了多少钱、帮助过多少人,廖第友已经记不清了,他说:“捐多了,我也没能力,每次最多也就是200元,但只要看到了,我都会捐。”
 
  现在,廖第友老人每天早上都要运动1小时,伸伸腰、动动腿,这也让廖第友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年轻,可是最近,老人的腿脚有点不舒服,左腿会不定时的疼痛,老人说:“老毛病了,没啥子事,只要还能动,我就还是要捐。”华西都市报(微博)记者周家夷摄影杨涛对话你一点他一点人多了钱就多了
 
  记者:你自己的生活也不算富裕,为什么要一直坚持捐款?
 
  廖第友:我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生活不容易。能帮到别人就帮,我捐得不多,每次也就百八十块,但是你捐一点,他捐一点,人多了,钱就多了,就够了。
 
  记者:那准备捐到什么时候?廖第友:一直捐噻,我现在身体还可以,只要我还在,就会一直做。
 
  立即评
 
  慈善没有界限
 
  91岁,靠着退休金生活,四年捐了2400元,钱或不多,但廖第友老人的坚持,未尝不是对现代社会慈善文化的一种最好诠释:慈善无关年龄、身份、捐赠多少,而是代表了一种给予和助人的心态。
 
  年逾九旬的他,或许并不懂得太多的慈善文化与理念,只是以这样一份行动,向困难者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每次最多捐200元,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其实也是慈善文化中,量力而行原则的一种体现。也正因为涓滴细流,他的慈善之路走得更为坚定,并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下来,突显出行动的价值。
 
  较之于称之为慈善者,我更愿意将老人家的慈善行为,理解为一种习惯。这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在他,是已经成为耄耋之年的自己“介入”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也让所有的旁人懂得,其实慈善并没有那么“高大上”,每个人都能为这个社会或者他人,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念兹在兹的“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廖第友老人或就是这方面的鲜活例子。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