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经济纵览 » 移动支付新春混战开局:大佬火拼圈地 小米悄然入局

移动支付新春混战开局:大佬火拼圈地 小米悄然入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4 09:29  浏览次数:20
  2014年春节期间,支付宝手机支付超1亿笔,有超过800万的用户参与了微信抢红包活动。此外,以平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也火线加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拉卡拉以及小米等等也在积极布局。春节期间,移动支付习惯持续快速普及,而全行业竞争的火药味亦越发浓厚。
  大佬火拼“圈地” 小米悄然“入局”
  春节以来,微信与支付宝酣战移动支付。来自财付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除夕到初八,有超过800万的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平均每人抢了4—5个红包。抢红包活动最高峰是除夕夜,最高峰期间的1分钟有2 .5万个红包被领取。由于微信发红包、取现都必须绑定银行卡,微信支付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大量用户。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来往”中也坦言,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确实厉害,幸好春节很快过去,后面的日子还很长”。
  另一方面,支付宝钱包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期间支付宝手机支付超1亿笔 , 手 机 支 付 占 所 有 支 付 宝 支 付 的 比 例 高 达52%。春节7天内,5000多万支付宝用户足不出户,用手机就完成了购物、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购买余额宝等从生活到理财方方面面的行为。支付宝还披露,截止到2013年年底,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近3亿,而其中超过1亿用户将主要支付场景转向支付宝钱包,这些用户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了超过27 .8亿笔业务。超过9000亿元的支付总金额也使得支付宝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继支付宝与银泰战略合作之后,本周腾讯也宣布与王府井百货合作推出微信购物。平安证券认为,王府井和腾讯此次公告的合作框架由于加入了微信支付这一核心元素,从而实现了从营销(入口)到支付(出口)的消费闭环搭建。
  在移动互联流量红利抢夺最为关键的2-3年内,腾讯、阿里等巨头将不惜血本发展用户数量,抢夺市场份额。这一过程对线下支付场景来说意味着庞大流量导入和极致成本控制。在打车场景中快的&阿里V S滴滴&腾讯的精彩一幕,也很有可能在线下购物场景中出现。移动支付场景之争在2014年开年便火药味十足。
  根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4亿,同比增速707 .0%,而2014年这一市场规模还将增长141.1%,移动支付浪潮已汹涌到来。除了上述两家的“死磕”,面对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小米的雷军也坐不住了。据北京市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小米科技于2013年12月26日注册成立了“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经营包括电子支付技术的开发及服务等业务,正式杀入移动支付市场。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小米商场及M IU I的日趋壮大,小米或通过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将原本掌握在支付宝、财付通、银行手中的支付“蛋糕”收回。不过按照相关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需要按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但小米支付是否已经获颁此证,目前尚未确定。
  6分半钟看一次手机 移动支付渗透率攀升
  大佬们的喧嚣背后,移动支付的用户群体也正在逐渐壮大。“我手机里这个支付宝钱包怎么用?用这个支付淘宝订单可以便宜5元呐。”年逾50岁的王阿姨打来电话要求远程教学手机支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而近期在德国召开的一场数码科技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换言之,除了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查看一次手机。
  带着不安与质疑,新的支付习惯也正在形成。来自支付宝的这样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春节7天里,有1134万人在手机上通过支付宝钱包充话费,是2013年春节的6倍;220万用户在手机上还了71亿元的信用卡账单,是2013年春节的10倍;数百万用户用支付宝钱包发放了总计2亿元的新年红包,除夕一天就超过了5500万元;春运期间,已经有3000万人次用支付宝买火车票,其中1000万人用手机付款。“在春节这样一个家庭团聚、走亲访友的日子里,人们从城市返回村镇,从电脑转向手机,能够在手机上带着用的手机支付大受欢迎,这也成为移动服务普及的高峰期。支付宝的新服务如手机支付、手机理财等都有较大的增长和扩散。此外,根据过去的数据来看,春节及之后又是一波用户增长高峰。”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表示。
  安全性仍面临挑战
  风生水起的移动支付在面对“美好”前景之余,其支付安全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近期,一些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手机安全报告表明,近些年截获的手机木马、恶意软件层出不穷,手机感染病毒和隐私泄露时有发生,许多用户对支付风险防范的意识较为淡薄,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而在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同时,不少用户有这样的疑问,第三方支付一般都要求绑定银行卡,当发生支付业务或者消费时,移动支付就不再通过银行卡的密码或者网上银行的动态密码等,而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密码发出指令,款项被直接划走。如果第三方支付企业出现道德风险,那么产生的损失补偿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管理的同时,还需建立起必要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建立起对操作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平台,把防范风险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到与支付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李爱君就指出,未来移动支付的风险防范,应当集中在技术安全和预防道德风险上。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已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对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将是第三方支付能否顺利挺进移动支付领域的关键所在。
  而记者了解到,面对移动支付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已经予以重视。据悉,目前银监会相关监管措施正在研究当中,需要多方协同,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联手防范信息科技风险。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第三方移动支付监管需要寻求便捷与安全的平衡点。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