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IT互联网 » 互联网征信将带来行业价格战

互联网征信将带来行业价格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04 08: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13
 数据只有流通才有价值。美国的征信市场之所以能够形成目前的规模,核心推动力之一就是数据开放,所有国家机构的数据都是共享的。美国三大征信局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对于数据的管理、加工、保护、风险判断的竞争。
 
  本报记者 陈宝亮 北京报道
 
  随着个人征信业务开放与成熟,中国征信市场总体规模有望从当前的20亿元成长至千亿元级别。
 
  1月5日,央行发布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并选择八家公司作为试点,要求其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其中就包括备受关注的阿里巴巴旗下“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
 
  “阿里、腾讯拥有庞大的社交、交易等行为数据,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开辟新的征信市场。”2月3日,Experian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姚诚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阿里、腾讯是非传统征信的开局者。
 
  Experian是美国三大征信局之一,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包括企业征信在内的服务。姚诚彰表示,“整个征信行业都需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这个大趋势下,互联网企业是否比传统征信企业更有机会?未必”。
 
  打破数据闭环
 
  《21世纪》:Experian如何看待中国的征信市场?
 
  姚诚彰:Experian是全球最大的征信局之一,在中国市场提供企业征信服务、决策支撑、营销服务三种核心业务。目前,我们给国内大部分银行、征信机构搭建决策模型,世界主流的电商平台也都是采用我们的营销服务。
 
  中国2013年征信市场规模约20亿元,基本都是企业征信。但中国个人征信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千亿级。国内个人征信市场的参与者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银行在内的国家机构、民间机构、国外的征信企业。
 
  国家机构主要是指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利用统计分析模型,对个人的信用卡、存贷款等数据给出评分。金融机构根据该评分,进行贷款、信用卡业务的决策支撑,这是个人征信业务最主要的市场。这跟国际主流的方式是一样的,也是目前最可行的方式。
 
  民间机构则主要是腾讯、阿里这些互联网企业,他们与国家征信最大的区别是数据源,主要是网上的交易数据,甚至社交数据。但是,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征信局用这些数据为放贷提供决策支撑。
 
  《21世纪》:目前国内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这些互联网企业,他们有丰富的数据来源。这些数据会开辟新的机遇吗?
 
  姚诚彰:阿里的芝麻信用开启了公测。但它的业务模式,甚至数据分析模型都跟传统的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创新。350-950的评分,也基本是国际征信局的通用规则,并没有体现出他们数据源的与众不同。
 
  而且需要指出,芝麻信用的客户群是租车、订房等业务,这都属于边缘场景,不涉及主要的金融放贷业务。目前,国内金融放贷业务都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企业能够取代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目前,国内的所有征信机构,都在强调自己的数据源更加丰富。征信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更眼看于数据源。但是,数据只有流通才有价值。美国的征信市场之所以能够形成目前的规模,核心推动力之一就是数据开放,所有国家机构的数据都是共享的。美国三大征信局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对于数据的管理、加工、保护、风险判断的竞争。
 
  但国内很多征信机构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有一天,他们将不得不打破自己推崇备至的“闭环”,去推动数据共享。
 
  这应该是互联网征信的第一步。届时,他们会着重积累自己对于数据的管理、加工、保护的能力。其中的每一种能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去培养,这才是征信行业最重要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中国的征信市场才能称之为“步入正轨”。
 
  价格战与抢人
 
  《21世纪》:当前,用户的金融行为已经很大程度上被互联网改变。这种趋势下,是否会催生出一些新的征信业务?这些业务是否就是互联网企业的机会?
 
  姚诚彰:确实,当用户的金融行为从线下扩展到线上,相当于征信的范畴扩大了。目前,有两类征信业务是急需的。
 
  首先是防欺诈业务。在目前电子商务欺诈行为中,不少诈骗用户可以通过盗取、伪造的账户,在其店铺消费。其中店主遭受的损失是最大的,他们也缺少有效的手段识别这些欺诈行为。我们即将与一些电商合作,推出此类业务。
 
  其次就是线上验证。目前,国内银行开户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去网点面签。但已有不少国家的银行开始允许用户在网上完成这一过程。这种情况下,银行就需要判断,你输入的所有信息确系本人,而非伪造、或者盗用。
 
  上述两种业务属于新的市场,最先发现这种需求的,是电商,以及推出虚拟信用卡的互联网公司,这也是互联网征信的优势。随着互联网征信模型的完善,互联网征信产品可能会成为传统征信的必要补充,但过程会很漫长,互联网企业未必比银行等传统征信机构更有优势。
 
  《21世纪》: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征信行业又有哪些领域会被互联网企业冲击?
 
  姚诚彰:肯定会带来价格竞争。在国内,人民银行征信局目前为8亿多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个人每年有两次免费查询的机会,但征信机构查询是收费的;在公安系统,对个人信息的认证也是收费的。
 
  在当前模式下,这些收费项目都会计入征信服务之中,最终转化为金融产品的成本,然后转嫁给用户。但互联网企业进入之后,相信他们会大量补贴,这些信息的查询可能都会免费。
 
  至于大部分征信服务的价格,相信也会大幅降低。而且,互联网企业的服务、效率,也会刺激整个行业提升。
 
  除此之外,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高价从传统征信企业内部抢人才,这也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征信不仅仅是个商业问题
 
  《21世纪》:从美国市场来看,互联网企业在征信领域有哪些机遇?互联网企业的数据该如何发挥价值?
 
  姚诚彰:在美国,征信市场已经行之有年,是非常成熟的。所以,三大征信局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而Facebook、亚马逊、Google等互联网企业,并不涉足征信业务。Experian主要帮助他们,利用线上数据为用户提供营销服务。
 
  但无论是营销还是征信,有一个话题越来越敏感: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首先,需要国家法案来管理、约束行业。在美国,有17条法案管着我们。中国还需要加强这一点。
 
  其次,数据,必须以产品的方式提供服务,而非原始数据。数据必须经过精准的分析、整理、加工,才能成为决策的依据。但如何分析、整理、加工,需要企业建立自己的模型,这也是征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企业可以从包括自身在内的多个渠道采集到非常多的数据,但是,并非所有数据都能成为产品,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确保是正确的数据。这需要企业积累对不同数据源的管理能力。
 
  对中国而言,我们需要建设竞争有序、运行安全、功能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
 
  《21世纪》:其实,中国推动征信行业开放,也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步,在整个征信环境的建设中,中国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姚诚彰:征信并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它的背后存在着一个社会对信用本身的认知。中国征信市场的发展必然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相关辩证分不开。
 
  首先就是要建立个人信用意识,需要全社会推广,让公民对自己的诚信唤起足够的重视。企业征信也是如此,国家一直在推动企业信息公示,但企业信用的判断标准,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对于信息的保护,也需要加强。从2013年推出《征信管理条例》以来,人民银行其实已经数次完善管理细节,但需要加强的地方还有很多。
 
  此外,国内很多数据的来源、使用方式,也都有灰色地带,比如垃圾邮件横行。
 
  我们希望国内对数据来源的采购、使用更加透明化,规则更加健全。同时,在法令的设计、征信机构的管理上,我们也希望能够提供给管理部门提供一些经验,协助中国的征信环境更加健全,更快地良好发展。
 
  当然,我们认为,在更有竞争的环境之内、更好的严格的法律的环境之下,我们应该做得更好。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