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银行混业经营新演进 泛资管格局重塑

银行混业经营新演进 泛资管格局重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31 08:54  浏览次数:17
  从热衷于非银金融子公司的牌照布局,再到泛资管对银行的开闸,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不断加速。
  在利率市场化推进、息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选择综合化经营的方向,被认为是无可厚非的选择。从全牌照布局到交叉业务的比拼,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之路不断创新,而这其中也伴随着新的金融风险。
  银行产品跨界交叉风险、关联风险、声誉风险等被认为是目前国内银行综合化经营主要的风险点。对于这些风险的控制,银监会曾提出“三大隔离”来实施风险的隔离,不过综合化经营趋势难以改变,应对这种趋势,业界更多认为,监管应该从主体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
  泛资管格局打破
  “以前提起银行综合化经营,我们更多考虑的是银行去设立券商、基金、信托等子公司,形成金融集团的发展模式。现在银行真正的综合化经营,在于业务范围的扩大,与非银机构业务的交叉,变成了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一位大行战略部门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
  2006年银行综合化经营试点放开之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开始逐步布局非银金融机构领域,形成金融控股集团或银行控股集团的模式。近来,城商行也开始设立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布局全牌照。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信托行业的迅速崛起,银行业务也开始呈现综合化趋势,与非银机构的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这主要体现在通道业务或者表外业务。例如,2010年“银信合作”被叫停后,泛资管时代到来,证券、基金子公司等纷纷加入对银行的通道业务抢夺中。
  近期,银行理财债权类直接融资工具和资管计划的试点开启,将这种产品混业的格局改写,银行业务正在加速综合化。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银行理财资管业务的试点,实际上是一种直接融资体现,也意味着银行现在既可以做间接融资业务,也可以做直接融资业务,这种混业业态也将打破泛资管的格局。
  “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银行信贷占比是下降的,其他融资渠道的占比提升,这些渠道的融资中,委托贷款是需要通过银行来完成的,信托贷款也可能会有银行间接参与。”该人士称,“实际上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也在自身业务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央行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根据央行数据测算,同期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这两项占比有较大提升,分别为13.04%和11.35%,而这两项占比在2010年仅分别为6.24%、2.76%。
  “综合化经营更多的是银行融资功能衍生的产物,以融资服务为主体继续挖掘公司客户价值而衍生出信托、保险、租赁、基金等综合金融服务。”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近日撰文称,中国现阶段仍处于发展优先阶段,社会的融资需求仍然庞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融资能力及支付能力所构成的预期信用,仍然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有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银行在创新金融产品上与非银机构的交叉,其背后的主要因素在于我国多层级的融资体系并不完善,融资需求大并且仍以银行为主,而银行因为有诸多监管要求,催生表外业务的冲动,产生了现在业务边界模糊的情况。
  呼吁转向功能监管
  银行金融产品呈现出混业趋势,新的风险相伴而生。
  以信托为例,借助银信合作模式的突飞猛进,到今年三季度末,信托业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而2008年末该规模仅为1.22万亿元。
  据朱小黄介绍,在银信合作受到限制后,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又为银行资产出表开创新的渠道,短短一年内,券商资产管理规模增长6倍至3.42万亿元,而其中80%以上源自于银证合作。
  通道业务规模不断膨胀,其风险也在逐步暴露:信息不透明,监管难以掌握这些业务的风险程度;银行理财、信托计划等产品,在交叉过程中还出现以资金池的方式运作,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交叉金融产品爆发中,销售过程也容易出现乱象。
  对此,监管层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希望厘清银行表外融资的规模和风险,这也是今年银行理财“8号文”出台的主要原因。
  “努力解决跨领域、跨行业监管交叉、空白和重复问题,防止监管套利,减少监管成本,降低金融风险的隐蔽性和传染性。”这是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今年陆家嘴论坛上演讲时提出的。目前,试点的银行理财资管业务,被认为是以市场化的机制去加速银行“去通道化”和实现信息透明。
   “对银行混业趋势存在的风险,设立子公司的模式只要做好风险隔离,防止子公司风险传导,其风险隐忧并不大。真正有潜在风险的是,银行业务和产品范围扩大、与其他金融机构边界模糊,形成的交叉金融部分的风险需要关注。”上述大行战略部门分析人士称。
  尚福林此前还对银行综合化经营提出了机构、业务和退出“三大隔离”,综合化经营是把“双刃剑”,可能带来服务能力、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的好处,也可能带来风险传染性、复杂性、破坏性加大等问题。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能够应对银行混业经营大趋势,在监管方面应该向“功能监管”转变,现在银行涉及的业务范围比较大,例如做资产证券化产品到交易所交易,那么证监会是否需要对此进行相应的监管等,还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协调。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