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创业投资 » “高收益理财”盯上中老年人惕!警

“高收益理财”盯上中老年人惕!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08 08:15  来源:和讯网  浏览次数:30
     年化收益率18%!一看这理财产品,收益高得让人动心不已。如果你担心风险,还有种种花哨承诺,比如:门槛很低、保本保息、送“大礼包”,外加“现金返现”……
    买还是不买?最近,这样的抉择摆到了本市不少中老年人面前。市民傅老伯反映,每天都能从信箱里收到一两张理财产品宣传单,宣称的收益没有低过10%的,高的甚至能到24%。老伯感叹:“真的太诱人了,养老钱放银行不合算啊!”
    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基本上6%封顶,信托产品也不过8%左右。这些“理财产品”,为何张口就是18%?低门槛高收益,靠谱吗?
    天上掉下理财“馅儿饼”
    傅老伯展示了一份4页16开的海报。这是一种名为“路柯宝”的理财产品,页面上方,“收益率最高可达18%”颇为夺目。下方,这款理财产品的规则却寥寥几条:2万元起买,买足12个月,保证收益16%;不足一年,年化收益率最少也有10.5%。购买金额满21万元,再额外当场返现1%;满51万元,当场返现2%。算下来,购买一年的话,年化收益率为16%—18%。
    这究竟是一款怎样的理财产品?顺着海报上的地址,记者找到了位于零陵路上飞洲国际商务楼内销售该理财产品的“路柯财富”公司。公司租了6楼一个房间,房间内几张办公桌、一套沙发茶几、一个前台,员工也不过数人。墙上,贴满“路柯宝”理财产品的各种优势。
    一位投资顾问接待了记者。她介绍说:投资人购买“路柯宝”后,钱随后会被贷给上海、宁波的一些民营企业,投资者收益则来自于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和一般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同,“路柯宝”每月付息;还可提前 天办理取本赎回。3
    安全性如何?投资顾问笑着让记者大可放心。她称,他们放出去的贷款,不仅有“两家独立法人企业联保”作为担保,还有“原材料和成品”或“企业股权”、“法人个人资产”等作为抵押,来保证贷款的资金安全。因此,几年来,“路柯财富”从未发生过债权违约事件。即便贷款企业无法还款,“路柯财富”也会垫付本息。
    巨大风险竟“只字不提”
    现场,投资顾问向记者出具了一份《个人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协议中,乙方(即“路柯财富”)提供的是借款人推荐、风险管理等服务,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份理财产品购买协议。业内人士解释,这所谓的“理财产品”,实际上就是“P2P”信贷。“路柯财富”提供平台牵线搭桥,两个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通过这个平台出借和借款。
    那么,18%收益可能吗?记者咨询了理财专家。据介绍,民间借贷的借款成本非常高,在目前的民间借贷市场上,行情一般是“三分”到“四分”利,即借款的年利息高达30%到40%。因此,P2P信贷平台出让其中的18%给出借人,并非高得不可想象。但能否拿到这18%的收益,完全取决于借钱企业是否及时还款付息;而其中的关键,就是P2P平台对于风险的管控,如对借款人的审核、对借款人款项使用项目的审核、借款是否有正规担保企业担保、是否有固定资产抵押等等。
    理财专家认为,从字面描述看,“路柯财富”使用的“企业联保”担保、“股权抵押”等方式,“听起来有些玄”,产品体系不透明。
    专家称,P2P信贷,收益听起来很美,但事实上因缺少监管,风险巨大。环环相扣的链条中,任意一环发生崩塌,投资者利益申诉将会异常艰难,甚至血本无归。而且,这个投资模式“前科不断”。据粗略统计,目前“跑路”的P2P机构已有150余家,平均每个月六七家。8月18日,北京“隆尊资产”跑路,卷走投资者35亿元以上。
    为何P2P信贷盯着中老年人卖?
    采访中,一位投资顾问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受众群体,是50岁以上的人。在记者收集的多份广告中,更不乏对中老年人明目张胆的引诱。“路柯宝”的产品广告上,“凭此广告可免费领取老人专用放大镜指甲剪1个”被放在了仅次于收益介绍的位置;在另一张名为某某金的理财产品上,大段介绍强调:该产品由于每月结息,尤其适合老人“养老”。此外,赠送“食用油”、“大礼包”,“来就送丰厚礼品”、“报销来回车费”这些保健品推销者们早已用烂了的做法,无一不是迎合了老人们的口味。
    P2P信贷产品适合老年人吗?理财专家称:对于绝大多数生活依赖退休工资、手里仅有有限养老积蓄的老年人来说,P2P信贷产品风险太高了。“老人轻信美好的收益,往往结局就是不可承受之痛”。P2P信贷平台实际上是看中了老年人的“盲目性”—缺少对产品的认知,看不到潜在的风险,但却热衷于高收益。此外,老人们普遍耳根子软,容易掏钱。“对老年人避而不谈风险,等于就是欺骗”。
    监管措施应覆盖P2P信贷平台
    据业内人士透露,P2P信贷的监管措施即将出台。规范行业乱象固然重要,但更值得有关部门关注的是,如何保护老年人免受高风险金融产品的伤害?
    前些年,经常有老年人投诉,银行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老年人遭遇“存单变保单”或者“存款买了基金”等等。随后,相关的监管措施出台。如今,银行在代售理财产品时,往往程序繁琐,需要反复签字甚至录音录像,目的就是为了严格审查老年人是否为“合格投资人”,让老年人知晓必要的风险。但遗憾的是,这一监管措施仅限于此,并未成为金融行业的一条准则。
    在国外,针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有着诸多好做法:
    比如在美国,消费者保护局下设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以保护老年人免受不公正对待和欺骗。在日本,法律规定,风险高的金融产品,老年人仅为可以“谨慎招揽”的客户;在产品销售前、销售过程中,有着严格的审查程序,判断老年人是否有投资能力。在我国香港地区,金融机构在向老年人销售金融产品时,必须建议老人请亲属和子女陪同。
    重阳节刚过,关爱老年人的口号余音犹在。希望终有一天,老人们可以安心“理财”。
    据《解放日报》
    老人理财如何不被算计
    眼下老年人似乎成为最易上当受骗的投资人群体。理财师在分析多个案例之后认为,这是由老年人群体特征所决定的。首先老年人在奋斗一生之后,或多或少会有一笔积蓄,容易被骗子盯上;其次老年人缺乏收入渠道,有意愿通过投资理财增加收入;最后,老年人往往缺少风险意识,易被迷惑。上述三个原因,决定了老年人是理财中的“高危人群”。
    一方面,老年人理财一定要听人指导。不少案例中,当老年人子女发现父母购买理财产品,出于风险考虑阻止时,部分老年人往往不听劝告。无疑这种态度是极其危险的。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前,不妨多听听子女们的意见,他们对理财更了解,也容易识破骗局。当然,老年人也可以去咨询专业的第三方理财机构。
    另一方面,选择稳健的理财产品。骗子们用高收益“算计”老年人,怎么破局呢?很简单,就是我不相信。任你吹得天花乱坠,我自“岿然不动”。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背后可能就是高风险,老年人承受风险能力弱,风险是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在理财策略选择上,宜以稳健为先。稳健的理财产品,收益可能不那么吸引人,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