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创业投资 » 我的三只理财“篮子”

我的三只理财“篮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04 08:59  来源:和讯网   浏览次数:18
   说起家庭理财,大多数人都认为那都是有钱人的事,咱工薪阶层都是没钱人,哪有什么财可理,即使有点钱咱也不怎么会打理。
  其实,有钱人并非与生俱来,他们也是从没钱人再到有钱人。那么,老百姓怎么从没钱到有钱呢?我的理财经验是,不管钱多钱少都要学会理财,且理财时切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一个篮子—“业余经商”。我虽有正式的工作,每月有固定的工资,但如果靠这些钱养家糊口还行,发财或成为有钱人那是没份的。“穷则思变”,我有商业灵感,但如果丢掉工作专门去经商,这个法子不太保险(放心保)。那么,又工作又经商行不行呢?想来,只要处理得当是完全可以的。我对各类服饰感兴趣,并发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飞跃,各类精美时髦的服饰非常抢手,利润空间大,于是我决定开一家精品服饰店铺,且专卖各种女装,毕竟女人的钱好赚。找了一家临街门面,首期投资三万多元,并雇用了一名女营业员后,我的精品时装店开张了。为追赶新潮,满足现代女性“喜新厌旧”的消费新观念,我一个礼拜进一次货。我们这儿离省城不远,每周五我都坐夕发朝至的火车赶到省城服装批发市场进货,每次货虽不多,但新潮,走得快,资金流转量大,赚头也多。当别的商家跟风时,我已经又走在前面了。时装店开业四年来,除去各类税费及各项开支外,每月净赚的利润让我多挣了至少一份以上的工资。
  第二个篮子—买基金炒股票。五年前的一天,我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一个熟悉的银行朋友向我推销基金,说他们那儿有公摊任务且无人购买。在当时,基金的概念不像现在这样人人都清楚,我虽然从网络上获悉什么叫基金,但详情及操作不太懂。我当时初步答应朋友准备买些,回来后立即上网详查基金知识,并打电话咨询在省城银行系统工作的朋友,经过慎重选择后,本着“别人都买我慎买,别人不买我能买”的思路,通过跟亲戚朋友们借,我大胆地一次性购买了五万元基金,此举连银行的朋友也吃惊不小,“你咋买这么多,银行人员最多才敢买20000元”。之后几年,随着股市攀升,我的基金收益也数倍增长,后来股市虽然不断下跌,沪市由最高的6124点一直狂跌,但我在大盘4500多点时果断赎回了所有基金,五年间还是赚回不少,而我身边的朋友却在股市上“一直奉陪”,早已血本无归。
  第三个篮子—用特长捞“外块”。我在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对写作颇有研究和爱好。多年前,我利用工作的关系,经常给行业内报刊写一些“豆腐块”,钱虽不多,但抽烟喝酒的零花钱有了。这几年,为将写作事业发扬光大,我打起了写作理财的主意,从2005年起,我每年都要投资上千元订阅十几种与自己工作生活有关,且能撰稿的报刊,积极地给他们写稿,新闻纪实、照片、评论、杂谈、散文、小说及故事等等我都涉足,并主动与一些报刊联系,成为他们的特约撰稿人。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上稿率,而且稿费也上浮。为掌握更多的写作信息,我花费9000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和打印机,以及一台数码相机,专供写作之用。之后我又涉足故事创作,故事这东西不仅通俗易懂好写,而且稿费高,千字100元至500元不等,一篇好故事刊用了,稿费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为学好故事创作,我又订阅了《故事会》等刊物进行学习,信心、努力加投资,现在我每月稿费收入几乎与工资齐平。
  其实理财路千千万,只要将鸡蛋放在几个不同的篮子里,并根据各自的特长,辛勤加耕耘,总有哪个篮子会增值的!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