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QLQ教子成才 123 训练方法(5-12岁) 本书献给:想提升智能的学生望子成龙的家长辛勤耕耘的老师 多元智能提升训练手册 家长与孩子共同实践的成功训练(CIP核字号2009058526)(ISBN:978-7-5309-5547-5)CIP正版验证:www.cppinfo.com/pdm/business/site/cip/approveNo.jsp 作者:田桂芹李群;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16开,363页,43万字,70克轻型纸前言: 作者和各位家长一样期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长大后能成为栋梁之材。为教子成才,作者非常重视对孩子智能的训练。为此,十多年来翻阅、查看有关培养孩子成才的书、报、刊等累计起来就有几米高。为了使广大家长不再像作者一样走弯路,作者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小学生智力训练500例》(2001年出版)的基础上,加上九次修改,编写了这本更适合广大小朋友看的书,献给家长和小朋友。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青少年儿童的朋友,家长的助手,老师的参谋。本书的特点是把各科知识融为一体,难易结合,趣味性与智巧性并存。其目的就是引导孩子自觉的学习,即 要我学 变成 我要学 。书中所提供的综合训练题,面对广大小朋友。以往的智力训练,由于受 应试教育 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被冷落,使智力训练成了尖子生的 专利 ,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朋友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就会发现,数学或语文等学科原来这么有趣、这么有魅力啊!不知不觉地就会喜欢上原来不喜欢的学科;在做题、游戏中,小朋友不知不觉的学会了动脑,开发了智力,提升了智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书提倡教育孩子的出发点。试想,孩子一放学就先看电视、玩游戏,玩够了在上床睡觉之前,筋疲力尽的匆匆忙忙写完作业,和一放学就先精力充沛的做作业,然后再痛痛快快的玩能一样吗?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所以,习惯决定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作者孩子的训练起点是从刚上小学开始的。经过短短两年多时间的实施教子成才两大法宝和三阶金梯训练,我们把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培养成了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进入学习轨道,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养成较强自学能力的好孩子,在此基础上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进了外国语学校、实验中学、南京大学、美国天普大学之门,成为国内少有的、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本科生直读管理学博士留学生。我们愿意将教子心得及智能训练方法献给大家,希望能为教子成才正处于困惑中的家长带来帮助,真诚的希望你们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 国内著名教育流派 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天津市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王敏勤教授为书作序 《序》 孩子、家长和教师都喜欢看的书结合自己成功培养教育孩子的路径、经验和体会,编著一本精炼而又实用的儿童智能提升读物,让广大家长少走弯路,是本书写作和出版的目的。本书的作者是一对夫妇。和所有的家长一样,自从他们的孩子大鹏出生,他们就盼望把他培养成栋梁之才。大鹏从上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名牌大学,直到后来的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天普大学攻读本科直升的管理学博士,父母在孩子身上付出的艰辛劳动结出了硕果。可以说,这对父母是众多成功父母中的一对。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没有在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功面前止步,而是把十多年来培养孩子的经验总结提升为一种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法,编写成一本适合广大青少年儿童朋友提高多元智能的书。本书通过丰富有趣的智能训练题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 要我学 变成 我要学 。我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家长,仔细翻阅了本套书的书稿,感觉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向家长推荐的书:一、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 有些家长关心的往往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认识了多少字,算了多少题,却往往忽视孩子的智能发展。知识好比食物,智能好比猎枪。人们常说,交给孩子一支猎枪比交给孩子一袋食物更重要,食物可以吃光,而有了猎枪却可以随时捕获食物。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这意味着,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孩子们的多元智能及自学能力是每个家长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书中所提供的综合训练题,适用于小学各层次的小朋友。以往的智力训练,由于受 应试教育 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被冷落,使智力训练成了尖子生的 专利 ,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朋友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就会发现,数学或语文等学科原来是这么有趣、这么有魅力!在做题、游戏中,小朋友会不知不觉地就会喜欢上原来不喜欢的学科,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动脑,开发了智能。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中指出: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的意识与能力。本书在编写中没有严格按小学的课程体系来划分,如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等,而是把各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在一组练习题中既有语文的,又有数学的、社会的或自然的,这样便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另外,在书中智力乐园部分还特别设计了一些动手游戏,如 剪一剪 、 七巧板 等,便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教育形式上结合孩子的成长,寓教于乐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把孩子们训练成了考试的机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单调的习题练习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所以当家长和老师让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做题。针对青少年儿童心理特征,作者选择的内容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这些内容力求生动活泼,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游戏中走进知识和智慧之门;为了培养青少年儿童思维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作者选取了一类不需要进行复杂计算,而是通过机智地思考、丰富的想象、敏锐的观察、大胆的假设、创造性地思维等而获得答案的智能训练题目。四、适应面广,学生、教师、家长都可以用 本书适合小学教师用,在书中有许多语文、数学、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练习题和游戏,当教师讲到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可顺手选择一个游戏或练习题让学生们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引发了学生们做练习的兴趣,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自己也可以读,既可以自己做练习,也可以考一考别的小朋友,互相提高。家长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随手提出一个问题,开发孩子的智能。鉴于以上原因,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青少年儿童的朋友,家长的助手,老师的参谋。 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 理事长 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所长、教授 王敏勤 作者及孩子: 田桂芹 孩子母亲,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师职业二十余年。结合孩子成长,用十几年时间潜心进行少年儿童智能开发的研究,总结出训练孩子的两大法宝:一是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二是进行多元智能提升训练。主张少年儿童教育应该以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为起点,进行智能开发。 李群 孩子父亲,博士后,教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主张 养成良好习惯、进入学习轨道、享受学习乐趣 的三阶金梯智能开发模式,从 要我学 变成 我要学 ,让孩子最终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大鹏 孩子。刚上小学时只是一个普通男孩,通过教子成才 123 智能提升训练方法,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培养,成为了具有良好学习习惯、进入学习轨道、享受学习乐趣、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优秀孩子。成功的多元智能提升训练,让他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外国语学校、实验中学、南京大学和美国天普大学,成为国内少有的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本科生直读管理学博士留学生。内容简介:本书提出了教子成才 123 智能提升训练方法:一个理念,即先成人后成才。二大法宝,一是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二是进行多元智能提升训练。三阶金梯,即养成良好习惯、进入学习轨道和享受学习乐趣。每阶金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快乐成长故事 ,作者通过教育孩子的典型故事,总结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给千千万万个家长教育培养孩子成人成才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作者结合自己成功培养孩子的亲身经历和体会,结合培养孩子时使用的训练题,编成适合少年儿童的二十组训练题、若干组测试题和智力乐园。每一组题都兼顾各科知识,围绕数学逻辑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语言智能等展开,使得每一组题,既是自我综合训练题,又是测验题。训练题每五组有一个单元小结,每篇有总结,使读者在小结中找出差距并得到提高。智力乐园以知识介绍、小故事、小课题、益智游戏等为主。第三部分是参考答案。附录部分包括试卷测试分析报告、多元智能简介、教育关键期、小学阶段行为习惯以及《弟子规》原文及解说等。 本书的最大特点:将少年儿童需要的各科知识融为一体,自始至终围绕多元智能提升反复展开训练,能有效地防止偏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使用指南:本书最适宜的读者群是少年儿童。低年龄的小朋友看此书时,请家长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做每一组题的时间是35~50分钟。做题时不要发问,尽量提高做题速度;不要在不会的问题上滞留时间过长,先做会做的题;做完后再与参考答案对照、检查。我们鼓励少年儿童给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的、与参考答案不同的解法。做题、做游戏时2~3人共同完成效果更好,这样便于少年儿童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激发学习兴趣。每道题后括号内注明的智能类型及其能力分类,只是一种参考,有的题属于多种智能类型。目录 -《序》--孩子、家长和教师都喜欢看的书 12 -上篇 一阶金梯--养成良好习惯 14 -第一部分 快乐成长故事 14 -(一)考60分,笑哈哈 16 -(二)小 发明 高位数相加 19 -(三)如何让孩子喜爱上数学 20 -(四)好好学习、天天 上当 22 -(五)如何学好语文 23 -(六)就是音乐学不会 24 -(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5 -(八)肢体运动不协调 26 -(九)私自拿钱,就是偷 27 -(十)跟着电视学英语 28 -(十一)帮大人做家务 29 -(十二)奖惩分明 31 -(十三)养成好习惯,进入学习轨道 32 -第二部分 多元智能提升训练题 35 -第一组 训练题(时间:35分钟) 35 -第二组 训练题( 时间:40 分钟) 41 -第三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46 -第四组 训练题(时间限制:40分钟) 51 -第五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54 -第一单元小结 59 -第一单元测试题 60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61 -第六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63 -第七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67 -第八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70 -第九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72 -第十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74 -第二单元小结 79 -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40分钟) 80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81 -第十一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82 -第十二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84 -第十三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86 -第十四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88 -第十五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91 -第三单元小结 94 -第三单元测试题 95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96 -第十六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97 -第十七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99 -第十八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104 -第十九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06 -第二十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108 -第四单元小结 110 -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 111 -综合总测试题一(时间:40分钟) 113 -综合总测试题二(时间:45分钟) 114 -总测评表 116 -作者本篇要说的话 117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120 -中篇 二阶金梯--进入学习轨道 135 -第一部分 快乐成长故事 135 -(一)进入学习轨道 135 -(二)快快乐乐学习,顺其自然考试 136 -(三)防止嫉妒心生长 136 -(四)生病就休息 139 -(五)在大自然中提高自然观察者智能 139 -(六)从纠正错别字谈木桶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 140 -(七)玩中学习 142 -(八)骄傲自满使人落后 145 -(九)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146 -第二部分 多元智能提升训练题 148 -第一组 训练题( 时间:40分钟) 148 -第二组 训练题( 时间:45分钟) 151 -第三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153 -第四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55 -第五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158 -第一单元小结 161 -第一单元测试题 163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164 -第六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65 -第七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170 -第八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72 -第九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174 -第十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77 -第二单元小结 180 -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 181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182 -第十一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82 -第十二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85 -第十三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190 -第十四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92 -第十五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194 -第三单元小结 200 -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202 -第十六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03 -第十七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205 -第十八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07 -第十九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09 -第二十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12 -第四单元小结 215 -第四单元测试题 216 -综合总测试题一(时间:40分钟) 218 -综合总测试题二(时间:45分钟) 220 -总测评表 222 -作者本篇要说的话 223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223 -下篇 三阶金梯--享受学习乐趣 242 -第一部分 快乐成长故事 242 -(一)大鹏房间里传出了哈哈笑声 242 -(二)大鹏维权--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43 -(三)由 唉,没搞好关系 --浅谈智商与情商 244 -(四)由 跑800米没坚持下来 --谈心理承受力和忍耐力 249 -(五)不辩东西南北--方向感有点障碍 251 -(六)饲养小动物培养爱心 251 -(七)抗干扰学习--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 256 -(八)学习奥数获奖 257 -(九)备战小升初 258 -第二部分 多元智能提升训练题 260 -第一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60 -第二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64 -第三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67 -第四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69 -第五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71 -第一单元小结 273 -第一单元测试题 275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276 -第六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76 -第七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78 -第八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81 -第九组 训练题(时间:50分钟) 283 -第十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85 -第二单元小节 287 -第二单元测试题 289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291 -第十一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91 -第十二组 训练题(时间:40分钟) 294 -第十三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297 -第十四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301 -第十五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303 -第三单元小结 306 -第三单元测试题 308 -作者本单元要说的话 309 -第十六组 训练题(时间:50分钟) 310 -第十七组 训练题(时间:50分钟) 313 -第十八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316 -第十九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319 -第二十组 训练题(时间:45分钟) 321 -第四单元小结 323 -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50分钟) 325 -综合总测试题一(时间:50分钟) 326 -综合总测试题二(时间:50分钟) 327 -总测评表 329 -作者本篇要说的话 330 -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332 -附录 369 -附录1:试卷测试分析报告 369 -附件2:多元智能简介 372 -附件3:教育关键期 381 -附件4:小学阶段一般学习行为习惯的内容及培养要求 383 -附件5:主要参考文献: 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