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庞大的一部百科丛书,由清乾隆皇帝钦定纂修,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才最终编修完成。该丛书共收录图书3503种,总计约10亿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 四库 。《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各种学科门类的重要典籍,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 《四库全书白话图解》丛书精选《四库全书》中收录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适应现代读者阅读需要的编辑方法,经过精心校勘、白话评注、生动图解编撰而成。本丛书既保留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权威版本,又加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提要;此外,还辑录了大量古代珍贵图版,并精心绘制了便于读者理解的手绘图、表格、图表等,用现代编辑手法大大增强了古代典籍的可读性,让传统经典生动易懂,同时兼具一定的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库全书 子部》收录了许多中国古代的术数经典,明代万民英所著的《三命通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为古代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自明代以来广为流传,《四库全书》将其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自明以来二百余年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总汇,几于家有其书。 《图解三命通会》便是以《四库全书》文渊阁足本12卷《三命通会》为底本,进行了精心点校和白话评注,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插图,并通过600余幅精美现代手绘图及通俗图表的生动图解,使现代读者得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图解三命通会》以《四库全书 子部 术数》文渊阁版本的足本《三命通会》为底本,进行了精心点校和白话评注,补充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插图,并通过600余幅精美现代手绘图及通俗图表的生动图解,使现代读者得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卷一 论五行及六十甲子吉凶 1.原造化之始这是《三命通会》的第一个章节,也是作者命理思想的一个总框架。其实,命理并不神秘,它是在儒道学说和《易经》易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说。 天地初开,混沌一气 【原文】《老子》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列御寇曰: 有形生于无形。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与形质合而未离,曰浑沦。 《历纪》云: 未有天地之时,混沌如鸡子,溟津始萌,鸿蒙滋萌。 《律历志》云: 太极元气函三为一。 《易》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易疏》云: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 《蒙泉子》曰: 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虚者,气之始也;太素者,象之始也;太乙者,数之始也;太极者,兼理、气、象、数之始也。 由数论言之,可见浑沦未判之先,只一气混合,杳冥昏昧,而理未尝不在其中,与道为一,是谓太极。 【白话提要】本段首先介绍了《老子》《历纪》《易经》等著作对造化初生时的看法。 老子说: 无,是天地未成之前宇宙的状态,也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有,则是对天地万物的总称。 有一种东西混沌中生成,先于天地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