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谁能PK易中天?唯有《明朝那些事儿》,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兴衰的全程解说。新浪博客狂飙突进2006推出说史明星,每月点击率超过百万的超强人气巨作。 当年明月,2006年心灵历史开创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以长文《明朝那些事儿》狂飚突起于天涯论坛,后转战新浪,天涯、新浪月点击率均力超百万,引起 明矾 骚乱。相关事件被媒体命名为 明月门 。 让我们以更为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吧。作者当年明月写轻松的历史,其实并不轻松;大家轻松地读历史,希望真的很轻松。 毛佩琦(央视百家讲坛《细解明朝十七帝》主讲) 作为朱元璋的后人(家谱为证),能够看到你这样好的文章真是三生有幸。 竹筏渡海(网友,有家谱证明是朱元璋 重孙) 文章以通俗的小说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化身为魔语)讲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并将继续讲述至明末的276年历史。此文做工严谨而不乏幽默,可做明史普及读物,也可用于茶余饭后消遣,皆是居家旅行、学习阅读、无事消遣之首选读物。 接近真理的理(网友,归纳中心思想形成条件反射的学生)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之术满足了国人的胃口。我很怀疑这个作者是不是一个政府官员。《明朝那些事儿》一是好看,二是正好起到了普及历史的功能,并且普及的还是正史。所以喜欢读它的人群会特别宽泛。我预感今年它会大红大紫。 周枝羽(文学博士) 个宏大的愿望,希望大伙能坚持不懈地一起将《明朝那些事儿》直接顶入中学课堂,成为每个中学生必备的书! 潜水潜到2008年(网友,热心中学教育者) ★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兴衰的全程解说,掀起2007年大明王朝热。 ★新浪博客狂飙突进2006推出说史明星,每月点击率超过百万的超强人气巨作。 ★凤凰卫视及各大媒体纷纷专题报道的2006-2007热点事件 ★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白话正说的明朝全历史 ★读者称为唯一有实力抗衡易中天的历史读物 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力。《明朝那些事儿》的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我热情地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期待他把这三百年写完。 毛佩琦(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内容简介:本产品包括:《明朝那些事儿1》、《明朝那些事儿2》、《明朝那些事儿3》、《明朝那些事儿4》、《明朝那些事儿5》、《明朝些事儿6》和《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 《明朝那些事儿1》:《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明朝那些事-朱元璋卷》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坚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 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高潮迭起,欲罢不能。 《明朝那些事儿2》: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二册,内容自永乐夺位的 靖难之役 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 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 仁宣之治 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 土木堡之变 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 夺门之变 后被害身亡。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作为一本说历史的书,当年明月所用的笔法,却完全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这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笔法,正如作者说的那样: 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 。 《明朝那些事儿3》:本书第三册接续上篇,从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的 夺门之变 后写起,叙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镇听信谗言,杀害曾救其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而这也成为他继 土木堡之变 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又一大污点。而在他病逝后,相继继位的两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撂下的这副重担落在了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闹的一个皇帝 朱厚照身上,宠八虎,建豹房,自封威武大将军,朝廷中充斥着一幕幕荒唐的闹剧,局势更是动荡不安,这时便引出了一位亘古罕有的文武奇才 王守仁,他清剿盗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近乎神话的不朽传奇 《明朝那些事儿4》:本书上接第三部,从嘉靖即位、 议礼之争 开始。嘉靖皇帝借 议礼之争 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因此《明朝那些事儿4》主要讲述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惊心动魄的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必将使您欲罢不能。 《明朝那些事儿5》:《明朝那些事儿》第五册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 不世出之英雄 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将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本册内争部分写尽尔虞我诈,波谲云诡,读来毛骨悚然;外战部分极言金戈铁马,荡气回肠,让你如临其境。 《明朝些事儿6》:《明朝那些事儿》第六册主要讲述了晚明由 三大案 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说不尽的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之策,道不尽的人性善与劣,让您欲罢不能! 《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是对这样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 薛仁贵 、 曹操 和 刘备 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 逼上路 、 鞋底光 、 一块云 ,甚至 三只手 这样的名字吗?《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作者当年明月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你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千万明矾共迎完结篇 三年来最难舍的告别 以心写史的巅峰之作 近三十年来最畅销史学读本内容试读: 《明朝那些事儿1》 一切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无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至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然而当晚农民朱五四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作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 《明朝那些事儿2》 第一章帝王的烦恼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那场斗争中的失败者朱允炆来说,政治地位的完结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无论他本人是生还是死。但对于朱棣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 这个梦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父亲的。 证明 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先做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不完成,他的位子是坐不稳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虽然江山已经在手,但舆论的力量也是不能无视的,自己的身上反正已经被打上了反贼的烙印,没办法了,但至少要让自己的子孙堂堂正正的做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使用了两个方法: 其一、他颁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时代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废除,以老祖宗成法为准,这倒不是因为朱元璋的成法好用。只是朱棣要想获得众人的承认,必须再借用一下死去老爹的威名,表明自己才是真正领悟太祖治国精神的人。 其二、他命令属下重新修订《太祖实录》,此书已经由建文帝修过一次,但很明显,第一版并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个更为显赫的出身,因为类似朱元璋那样白手起家打天下,开口就是 我本淮右布衣 ,摆出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人愿意做叫花子的,于是,亲生母亲被他扔到了脑后,马皇后成为了他的嫡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叙说。 此外,他还指示手下人在实录中加入了大量小说笔法的描写,如朱元璋生前曾反复训斥朱标和朱允炆,总是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而对朱棣却总是赞赏有加,一看到朱棣就满面笑容,十分高兴。甚至在他死前,还反复询问朱棣的下落,并有意把皇位传给朱棣。但是由于奸诈的朱允炆等人的阴谋行为,合法的继承人朱棣并没有接到朱元璋的这一指示。于是,本该属于朱棣的皇位被无耻的剥夺了。这些内容读来不禁让人在极度痛恨朱允炆等奸邪小人之余,对朱棣终于能够夺得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感到欣慰,并感叹正义终究取得了胜利,好人是有好报的。 当朱棣最终完成这两项工作时,他着实松了口气,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终于被删除了,无数年后,这场靖难战争将被冠以正义的名号广为流传。但作为这段历史地见证人之一,朱棣心里很明白在那些篡改过的地方原本写着历史的真实。他把自己的父亲从坟墓里拖了出来,重新装扮一番,以证明自己的当之无愧。 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到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明朝那些事儿3》: 第一章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改天换日 当年的囚犯朱祁镇终于回到了他的宫殿,八年前他从这里出发,沦为人质和囚徒,八年后他回到了这里,继续做他的皇帝。 中国的史书是很神奇的,再狼狈不堪的事情也能说得冠冕堂皇,朱祁镇先生先后当过俘虏、人质、囚徒,吃尽了苦,受尽了累,史书上却说他是 北狩 、 静养 ,用今天的话来描述也可以说是出去体察民情,下放边疆体验生活与民同乐,协调民族关系。 当然了,自己吃的亏自己知道,朱祁镇先生也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但无论如何,这一次他也算是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 但这位胡汉三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国家大政方针,而是要安抚他的 还乡团 。 朱祁镇确实是个很够意思的人,在登基后的第二天,他就给了 还乡团 的成员们优厚的回报: 还乡团 一号成员徐有贞:入阁,兵部尚书。 还乡团 二号成员石亨:封忠国公(爵)。 还乡团 三号成员张:封太平侯(爵)。 还乡团 四号成员曹吉祥: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 功德圆满,善莫大焉。 根据我们以往的常识,既然是 还乡团 ,就一定会干点杀人放火、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也难免,毕竟人家不是旅游团、探亲团,而徐有贞等人也牢记 还乡团 的宗旨,雷厉风行地干了几件坏事。 就在同一天,徐有贞便下令逮捕了于谦和王文等人,把他们关进了监狱,对于徐有贞而言,他已经忍得太久了,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然后就是内阁大换血,陈循、江渊、商辂、萧等人统统被炒鱿鱼赶了出去,而徐有贞也很够意思,他唯恐自己的对头陈循和江渊失业后找不到工作,特别找人关照他们,给他们安排了一份工作让他们继续报效国家(充军辽东)。 《明朝那些事儿4》 第一章 皇帝很脆弱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朱厚熜来到了京城。 在此之前,他住在湖广的安陆(湖北钟祥),这位皇室宗亲之所以住在那个小地方,倒不是因为谦虚谨慎,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他的父亲兴献王就被封到了那里。作为藩王的子弟,他没有留京指标。 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已经得知,自己的堂兄朱厚照死掉了,他将有幸成为新一任的天下统治者。 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仰头看着远处雄伟的京城城墙,想到自己即将成为这里的主人,兴奋的血液冲进了他的大脑。 可还没等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一群官员就迎了上来,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帮人其实并不只是来迎接他的。 请殿下(此时尚未登基)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 换了一般人,对这个要求似乎不会太敏感,只要能到伟大首都就行,还在乎哪条路吗?至于住处,反正当了皇帝房子都是你的,住哪里都是可以的。 可是朱厚熜不愿意,他不但不愿意,甚至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 因为像他这样的皇家子弟,十分清楚这一行为代表着什么意思 皇太子即位。 根据明代规定,这条路线是专门为皇太子设计的,做皇帝不走这条路。 《明朝那些事儿5》 第一章 致命的正义 严嵩的反击 严世蕃入狱了,严嵩倒台了,在很多人看来,徐阶同志的屁股即将挪到首辅的宝座上,事情已经圆满结束。 有这种看法的人,大致是不懂政治的,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好商量,但只要涉及利益二字,翻脸会比翻书更快。 而翻脸的程度及其表现方式,就要看利益多少了,动嘴动手,还是动刀子动导弹,都取决于此。要知道,平时上街买菜,为几毛钱都要吵一吵,而在皇帝不大管事的当年,首辅的宝座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最大的利益,不打出个天翻地覆、沧海桑田那才有鬼。 徐阶清楚这一点,严嵩自然也知道,几十年的政治经验让他很快由震惊中恢复平静,并开始积聚反击的力量。接下来,他将用行动告诉对手,自己之所以能够屹立政坛二十年不倒,绝非偶然。 徐阶,让你看看我真正的实力吧,较量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严嵩之所以能够超越之前的杨廷和、郭勋、张璁、夏言等人,成为最为强大的权臣,靠的绝不仅仅是严世蕃的聪明,还有他的同党。因为一直以来,严嵩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严嵩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股势力,一个利益共同体。我当了郎中,你就是员外郎;我当了侍郎,你就是郎中,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发财。 《明朝那些事儿6》 第一章绝顶的官僚 在万历执政的前二十多年里,可谓是内忧不止,外患不断,他祖上留传下来的,也只能算是个烂摊子,而蒙古、宁夏、朝鲜、四川,不是叛乱就是入侵,中间连口气都不喘,军费激增,国库难支。 可是二十年了,国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所有的困难,他都安然度过。 因为前十年,他有张居正,后十年,他有申时行。 若评选明代三百年历史中最杰出的政治家,排行榜第一名非张居正莫属。在他当政的十年里,政治得以整顿,经济得到恢复,明代头号政治家的称谓实至名归。 但如果评选最杰出的官僚,结果就大不相同了,以张居正的实力,只能排第三。 因为这两个行业是有区别的。 从根本上讲,明代政治家和官僚是同一品种,大家都是在朝廷里混的,先装孙子再当爷爷,半斤对八两。但问题在于,明代政治家是理想主义者,混出来后就要干事,要实现当年的抱负。 而明代官僚是实用主义者,先保证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混。 所以说,明代政治家都是官僚,官僚却未必都是政治家。两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和评定指标各不相同,政治家要能干,官僚要能混。 张居正政务干得好,且老奸巨滑,工于心计,一路做到首辅,混得也还不错。但他死节不保,死后被抄全家,差点被人刨出来示众,所以只能排第三。 明代三百年中,在这行里,真正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混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当属张居正的老师,徐阶。 混迹朝廷四十多年,当过宰相培训班学员(庶吉士),骂过首辅(张璁),发配地方挂职(延平推官),好不容易回来,靠山又没了(夏言),十几年被人又踩又坑,无怨无悔,看准时机,一锤定音,搞定(严嵩)。 上台之后,打击有威胁的人(高拱),提拔有希望的人(张居正),连皇帝也要看他的脸色,事情都安排好了,才安然回家欢度晚年,活到了八十一岁,张居正死了他都没死,如此人精,排第一是众望所归。 而排第二的,就是张居正的亲信兼助手:申时行。 相信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结论,因为在明代众多人物中,申时行并不是个引人瞩目的角色,但事实上,在官僚这行里,他是一位身负绝学,超级能混的绝顶高手。 无人知晓,只因隐藏于黑暗之中。 《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 第一章皇太极失败的努尔哈赤悲愤了几个月后,终于笑了 含笑九泉。老头笑着走了,有些人就笑不出来了 比如他的几个儿子。当时,具备继承资格的人,有八个。这八个人分别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位置只有一个。拜许多 秘史 类电视剧所赐,这个连史学研究者都未必重视的问题,竟然妇孺皆知,且说法众多,什么努尔哈赤讨厌皇太极,喜欢多尔衮,皇太极使坏,干掉了多尔衮他妈,抢了多尔衮的汗位等等等等。以上讲法,在菜市场等地遇熟人时随便说说,是可以的,正式场合,就别扯了。事实上,打努尔哈赤含笑那天起,汗位就已注定,它只属于一个人 皇太极。因为除这位仁兄外,别人都有问题。 目录:《明朝那些事儿1》引子一 童年二 灾难三 踏上征途四 就从这里起步五 储蓄资本六 霸业的开始七 可怕的对手八 可怕的陈友谅九 决战不可避免十 等待最好的时机十一 洪都的奇迹十二 鄱阳湖!决死战!十三 下一个目标,张士诚!十四 复仇十五 远征沙漠 十六 建国十七 胡惟庸案件十八 扫除一切腐败者!十九 冤案:空印案二十 最后的名将 蓝玉二十一 蓝玉的覆灭:昏着二十二 制度后的秘密:朱元璋和明朝法制建设二十三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二十四 建文帝:建文的忧虑二十五 等待中的朱棣:朱棣的痛苦二十六 准备行动二十七 不得不反了! 二十八 你死我活的战争 二十九 朱棣的对手三 十 离胜利只差一步!三十一殉国、疑团、残暴、软弱《明朝那些事儿2》一帝王的烦恼二帝王的荣耀三帝王的抉择四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五纵横天下六天子守国门!七逆命者必剪除之!八帝王的财产九生死相搏十最后的秘密十一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十二朱瞻基是个好同志十三祸根十四土木堡十五力挽狂澜十六决断!十七信念十八北京保卫战十九朱祁镇的奋斗二十回家二十一囚徒朱祁镇二十二夺门《明朝那些事儿3》:第一章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第二章隐藏的敌人第三章公道第四章不伦之恋第五章武林大会第六章明君第七章斗争,还是隐忍?第八章传奇就此开始第九章悟道第十章机会终于到来第十一章必杀刘瑾第十二章皇帝的幸福生活第十三章无人知晓的胜利第十四章东山再起第十五章孤军第十六章奋战第十七章死亡的阴谋第十八章沉默的较量第十九章终结的归宿第二十章新的开始《明朝那些事儿4》第一章 皇帝很脆弱第二章 大臣很强悍第三章 解脱第四章 龙争虎斗第五章 锋芒第六章 最阴险的敌人第七章 徐阶的觉醒第八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九章 致命的疏漏第十章 隐藏的精英第十一章 勇气第十二章 东南的奇才第十三章 天下第一幕僚第十四章 强敌第十五章 天才的谋略第十六章 战争 最后的抉择第十七章 名将的起点第十八章 制胜之道第十九章 侵略者的末日第二十章 英雄的结局第二十一章 曙光第二十二章 胜利《明朝那些事儿5》第一章 致命的正义第二章 奇怪的人第三章 天才的对弈第四章 成熟第五章 最终的乱战第六章 高拱的成就第七章 死斗第八章 阴谋第九章 张居正的缺陷第十章 敌人第十一章 千古,唯此一人第十二章 谜团第十三章 野心的起始第十四章 明朝的愤怒第十五章 兵不厌诈第十六章 平壤 血战第十七章 不世出之名将第十八章 二次摊牌第十九章 胜算第二十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明朝那些事儿6》第一章绝顶的官僚第二章和稀泥的艺术第三章游戏的开始第四章混战第五章东林崛起第六章谋杀第七章不起眼的敌人第八章萨尔浒第九章东林党的实力第十章小人物的奋斗第十一章强大,无比强大第十二章天才的敌手第十三章一个监狱看守第十四章毁灭之路第十五章道统第十六章杨涟第十七章殉道第十八章袁崇焕第十九章决心第二十章胜利结局《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第一章皇太极第二章宁远,决战第三章疑惑第四章夜半歌声第五章算账第六章起复第七章杀人第八章坚持到底的人第九章阴谋第十章斗争技术第十一章投降?第十二章纯属偶然第十三章第二个猛人第十四章突围第十五章一个文雅的人第十六章孙传庭第十七章奇迹第十八章天才的计划第十九章选择第二十章没有选择第二十一章结束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