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胶泥由水型饱和基改性树脂、助剂和硬质填料精配而成。具有微膨胀、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以及与各种介质基层的粘结力好等特点,并可用于潮湿基层。
采用幅宽300mm热熔预浸机,对碳纤维/树脂热熔预浸料制作过程中预浸温度、平压辊间隙、预浸速度等影响预浸料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对含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适合该设备型号制作碳纤维/树脂热熔预浸料的工艺参数优化值:预浸温度控制为100~105℃,预浸速度控制为4~5m/min,间隙为380~400μm之间,冷却板温度控制在16℃左右,收卷张力控制为300N/m。
产品特点
1、常温施工:常温条件下各组分材料、施工及混凝土基面均不需要加热,易于施工操作。
2、韧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降低体系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适应性能。
3、与混凝土的匹配性: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抗碳化性能,涂层能与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实现同步变形,避免了因两种材料的胀缩性能差异太大而使界面应力过大,造成涂层脱空、开裂。
4、能够适用于干燥面、潮湿面、低温环境以及抗推移质等不同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5、粘结力强:本品对混凝土、大理石、玻化砖、玻璃、钢板以及各种光滑基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具有防水、抗渗、耐酸碱性能。
选择适合路面光热环境的有机相变材料,分3种导入模式制备相变改性沥青、硅藻土粉末状复合相变材料和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根据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取舍,确定所用的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等体积替代矿粉和细集料制备潜热沥青混合料,并用温度测系统测定其调温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路面用潜热沥青混合料相比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可降温8~10℃,因而料具有良好的调温效果.

产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磨损、抗气蚀与抗冻融保护,以及破坏后的修复。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补以及补强与加固处理。
行业资讯:绥化机场跑道快速修补料(质量过关)研究了黏细菌对砂浆渗透性和砂浆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砂浆试件分别浸泡于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和接入的黏细菌2216E液体培养基浸泡液中154d.利用测试距砂浆表面不同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和浸泡液的pH值来评价微生物对砂浆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黏细菌对氯离子渗入砂浆有阻碍作用并能减少砂浆内部OH-的溶出;经接入黏细菌的2216E液体培养基浸泡后,砂浆表面覆盖有一层布满杆状细菌的膜层,该生物膜层可能是浸泡液中氯离子渗入砂浆内部和阻碍砂浆内部OH-层渗漏的主要因素.

施工工艺
基面处理:
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其露出坚实基层,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尘、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检查产品外包装,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规定的保质期内。
2、打开包装桶盖,检查内装A料、B料、C料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每桶中的装配比例为A料:B料:C料=1:3:16。
3、搅拌配料时,先将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
三、施工说明:
1、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将配制好的胶泥涂抹在被修补部位,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参考用量约为2000kg/m3。
依据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处理工艺,依次进行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打磨喷涂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组成及功能规划、程序流程设计、PLC选型分析及I/O接点分配设计、机器人通信配置、人机界面程序设计,并通过整机的调试,终实现了基于PLC的复合材料打磨喷涂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摇匀方可使用。
玻璃钢夹砂管在公路涵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目前对管道的微观力学分析较少,在公路涵洞工程中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标准与依据。运用数值模拟软件ABAQUS建立路面-管涵-土体的整体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玻璃钢夹砂管变形与路面基层层底拉应力。通过对管壁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不同工况下基层层底拉应力达到临界劈裂强度时管涵的径厚比范围,从而在满足路面及管涵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为实现工程成本化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
包装储存
1、标准包装规格为:20±0.5公斤/桶,不燃、不爆,可按般货物运输。
2、本品宜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储存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