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胶泥由水型饱和基改性树脂、助剂和硬质填料精配而成。具有微膨胀、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以及与各种介质基层的粘结力好等特点,并可用于潮湿基层。
将石蜡液相变材料掺入到混凝土中,制得相变控温混凝土.研究了原材料预热、环境温度波动和拆模状况下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性能.结果表明:原材料预热后,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较普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降低,放热峰变宽,升温和降温速度减小;环境温度波动时,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温度变化较普通大体积混凝土平缓;拆模后,相变控温大体积混凝土表层温度降幅较普通大体积混凝土小,这将从根本上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
产品特点
1、常温施工:常温条件下各组分材料、施工及混凝土基面均不需要加热,易于施工操作。
2、韧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降低体系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适应性能。
3、与混凝土的匹配性: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抗碳化性能,涂层能与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实现同步变形,避免了因两种材料的胀缩性能差异太大而使界面应力过大,造成涂层脱空、开裂。
4、能够适用于干燥面、潮湿面、低温环境以及抗推移质等不同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5、粘结力强:本品对混凝土、大理石、玻化砖、玻璃、钢板以及各种光滑基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具有防水、抗渗、耐酸碱性能。
为了探讨纤维素醚与水泥浆之间在水化早期的相互作用,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方法研究了HEMC(纤维素醚)对水泥浆前24 h主要水化产物形成历程的影响.结果表明:HEMC延迟了钙矾石、C-S-H凝胶和CH(氢氧化钙)的形成,延缓了水化产物中水分子由附态向结晶态的转化;HEMC对不同水化产物的延迟能力不同,对CH的延迟能力强,对钙矾石和C-S-H的延迟能力较弱.在前24 h中,HEMC没有导致水泥浆生成新的物相.

产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磨损、抗气蚀与抗冻融保护,以及破坏后的修复。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补以及补强与加固处理。
行业资讯:白城石化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料(专业生产厂家)采用四步法三维编织以及VARTM技术制得三维编织复合材料T型梁,利用MTS 810.23仪器对材料进行准静态三点弯曲测试,使用频率为3Hz、应力比R=1的正弦波加载条件对材料进行弯曲疲劳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获得S-N曲线、应力位移曲线以及位移曲线,材料在50%应力水平下其三点弯曲疲劳加载循环次数超过50万次。通过终破坏形态可知,筋高处纤维的断裂是导致材料终失效的主要破坏模式。

施工工艺
基面处理:
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其露出坚实基层,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尘、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检查产品外包装,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规定的保质期内。
2、打开包装桶盖,检查内装A料、B料、C料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每桶中的装配比例为A料:B料:C料=1:3:16。
3、搅拌配料时,先将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
三、施工说明:
1、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将配制好的胶泥涂抹在被修补部位,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参考用量约为2000kg/m3。
为进一步了解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水准,在对现有荷载-抗力分项系数表达式及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相应分项系数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美两规范中FRP-混凝土结构不同破坏模式下关于安全度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规范的承载力安全度水准普遍低于美规范,综合抗力系数计算值的变化趋势未能反映加固构件性能水平与所需安全储备之间的关系。并针对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建议。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摇匀方可使用。
介绍了一种由拉剪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得到界面剪切内聚力模型的方法,并从能量释放率的角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树脂混凝土/钢粘接试样的单侧拉剪试验,得到粘接界面的载荷-加载位移关系图,基于双线性内聚力剪切模型对受拉剪过程的分析得到界面内聚力模型的特征错动位移和错动位移的比值,再结合有限元模拟计算拉剪试验过程,得到界面内聚力模型的应力和特征错动位移,后比较了拉剪试验的能量释放率和计算得到的能量释放率,两者相对误差在10%以内,认为计算内聚力的方法是可行的。
包装储存
1、标准包装规格为:20±0.5公斤/桶,不燃、不爆,可按般货物运输。
2、本品宜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储存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