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胶泥由水型饱和基改性树脂、助剂和硬质填料精配而成。具有微膨胀、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以及与各种介质基层的粘结力好等特点,并可用于潮湿基层。
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二维壳单元模型以及内聚力模型,运用双线性本构模型以及二次名义应力准则,对以聚酰亚胺为增韧层的复合材料进行GⅠ断裂韧性模拟,同时通过改变法相刚度、能量释放率等参数探讨对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在曲线趋势上大体一致,随着能量释放率的增大,层间韧性也随之增大,主要是纤维的抽拔、断裂等塑性屈曲对能量的收所致。而法相刚度对于层间失效后的脆性断裂影响显著,较大的法相刚度会导致载荷-位移曲线上下波动较大,呈现出层间脆性特性。
产品特点
1、常温施工:常温条件下各组分材料、施工及混凝土基面均不需要加热,易于施工操作。
2、韧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降低体系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适应性能。
3、与混凝土的匹配性: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抗碳化性能,涂层能与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实现同步变形,避免了因两种材料的胀缩性能差异太大而使界面应力过大,造成涂层脱空、开裂。
4、能够适用于干燥面、潮湿面、低温环境以及抗推移质等不同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5、粘结力强:本品对混凝土、大理石、玻化砖、玻璃、钢板以及各种光滑基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具有防水、抗渗、耐酸碱性能。
通过对卷状芳纶无纬布生产工艺的研究,探究几个关键工艺条件(包括丝束退绕张力、胶粘剂的配方、层压复合的温度、压力及运行速度等)对卷状芳纶无纬布的性能(包括表观性能和防性能)的影响,摸索出一组的工艺条件,由此制备的无纬布产品综合性能。由此工艺织造成的卷状无纬布防芯片通过美NIJ0101.06测试标准和GA141-2010标准测试,验证了此生产工艺的优越性。

产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磨损、抗气蚀与抗冻融保护,以及破坏后的修复。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补以及补强与加固处理。
产品新闻:佳木斯风电基础C100灌浆料(质量合格)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既可使用丰富石灰石资源制造建筑材料、又不使石灰石高温分解排放CO2的矛盾,模拟了地底堆积岩的形成过程,在水热条件下将石灰石粉末与废玻璃混合,在低温(≤200℃)下固化成具有高强度的建筑材料,由于低温下石灰石不分解从而实现了CO2零排放.研究表明:无机添加剂的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均会影响产品强度,生成的硅酸钙水合物(C-S-H)和托勃莫来石被证明是产品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施工工艺
基面处理:
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其露出坚实基层,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尘、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检查产品外包装,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规定的保质期内。
2、打开包装桶盖,检查内装A料、B料、C料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每桶中的装配比例为A料:B料:C料=1:3:16。
3、搅拌配料时,先将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
三、施工说明:
1、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将配制好的胶泥涂抹在被修补部位,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参考用量约为2000kg/m3。
通过对水泥-石灰-粉煤灰干硬性体系进行单纯型-格子研究,探讨了石灰掺量对该体系早期与后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石灰掺量对水泥-石灰-粉煤灰干硬性体系早期强度的影响规律与其中的水泥掺量有关,当水泥掺量低于7%(质量分数,下同)时,掺入石灰有助于体系早期强度的提高;当水泥掺量高于7%后,掺入石灰对该体系早期强度反而存在负面作用;不论水泥掺量如何,掺入石灰均能提高该体系的后期强度.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摇匀方可使用。
本文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形貌。探讨了不同短切碳纤维含量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短切碳纤维含量情况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泡孔形成情况及试样破坏的微观相貌。研究结果表明,当短切碳纤维含量为30%时,硬质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泡体泡孔均匀致密;当短切碳纤维含量超过30%后,开始出现了大量闭孔和塌泡,碳纤维与聚氨酯泡孔剥离,力学强度下降。
包装储存
1、标准包装规格为:20±0.5公斤/桶,不燃、不爆,可按般货物运输。
2、本品宜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储存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