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胶泥由水型饱和基改性树脂、助剂和硬质填料精配而成。具有微膨胀、强度高、韧性好、耐腐蚀以及与各种介质基层的粘结力好等特点,并可用于潮湿基层。
在内嵌筋材加固混凝土试件中,良好的粘结质量是保证加固效果的关键。通过对13根内嵌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筋的拔出试验,研究了内嵌加固的粘结剪应力、破坏模式、试验现象,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开槽尺寸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试件达到破坏荷载时,剪应力的值出现在距加载端100~200mm的范围内;当发生结构胶与混凝土界面破坏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粘结强度增大;开槽尺寸对破坏模式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产品特点
1、常温施工:常温条件下各组分材料、施工及混凝土基面均不需要加热,易于施工操作。
2、韧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能够抵抗外力引起的变形,降低体系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适应性能。
3、与混凝土的匹配性: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抗碳化性能,涂层能与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实现同步变形,避免了因两种材料的胀缩性能差异太大而使界面应力过大,造成涂层脱空、开裂。
4、能够适用于干燥面、潮湿面、低温环境以及抗推移质等不同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5、粘结力强:本品对混凝土、大理石、玻化砖、玻璃、钢板以及各种光滑基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具有防水、抗渗、耐酸碱性能。
将耐磨涂层与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RTM工艺一体化成型,并对一体化成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三维白光干涉表面形貌仪测试了磨损试样的表面形貌,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所使用的硬质粉体进行了粒度分析,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耐磨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试样的摩擦系数与磨痕深度情况相一致,即试样的摩擦系数越小,其磨痕深度也越小。一体化成型耐磨复合材料表面涂层的连续相为树脂基体,限制了该种复合材料在高速摩擦条件下的使用。

产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磨损、抗气蚀与抗冻融保护,以及破坏后的修复。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补以及补强与加固处理。
技术新闻:大连C80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料(质量保证)对恒定匀强磁场作用下钢纤维增强水泥净浆中钢纤维的受力状况及转动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钢纤维转动角加速度与磁场磁感应强度及磁场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计算了钢纤维达到设计方向所需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及磁场作用时间,从而确定了单向分布钢纤维增强水泥净浆的制备条件.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在磁场磁感应强度为1.13×10-5 T、磁场作用时间为60s条件下制备了单向分布钢纤维增强水泥净浆试件,测试了试件中钢纤维的方向分布,结果表明,试件中80%左右的钢纤维方向与设计方向基本一致,钢纤维方向系数达到0.968.

施工工艺
基面处理:
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其露出坚实基层,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尘、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检查产品外包装,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规定的保质期内。
2、打开包装桶盖,检查内装A料、B料、C料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每桶中的装配比例为A料:B料:C料=1:3:16。
3、搅拌配料时,先将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
三、施工说明:
1、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将配制好的胶泥涂抹在被修补部位,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参考用量约为2000kg/m3。
玻璃钢复合材料烟囱重量轻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它与钢外筒一起组成一种内外结合的新型复合材料烟囱结构,但在颁布的《烟囱设计规范》中没有涉及,目前没有该种结构的设计标准。由于钢外筒与玻璃钢内筒刚度的差异,造成计算与设计的困难。而风载是烟囱等高耸结构的主要载荷之一,其响应是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立了钢-玻璃钢内外筒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应用模态叠加法,针对这种新型烟囱在顺风向脉动风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烟囱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为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烟囱结构的抗风设计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摇匀方可使用。
随着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正确地分析其蠕变特性已成为为迫切的课题之一。但由于实验方法和理论研究的不成熟性,致使玻璃钢长期性能的研究发展较为缓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不同铺层角度的玻璃钢试样,探究蠕变柔量随服役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的特性,并建立相应的双变参理论模型,用理论公式拟合实验数据,并比较不同铺层角度蠕变性能的差。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契合度较高。
包装储存
1、标准包装规格为:20±0.5公斤/桶,不燃、不爆,可按般货物运输。
2、本品宜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储存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