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生物质颗粒燃料体积小济南市商河县厂家欢迎您正是由于秸秆综合处理成本较高、收益受限,纯粹的市场化模式相对较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较大。采访中,依兰县利民秸秆回收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尧就表示,企业享受每吨100元的秸秆处理补贴,如果没有补贴,企业效益会下降一半,肯定不能做得太大。
对此,山东鸿方能源有限公司一些基层干部认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秸秆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值得仿效和借鉴。在美国,秸秆综合利用蔚然成风,或堆肥、或当饲料、或做建材;在日本,或把秸秆打包,或粉碎成绿色肥料,或制作成秸秆艺术品;在丹麦,秸秆发电世界生物质,燃烧后的草木灰无偿返还给农民作肥料;在澳大利亚,或秸秆还田当肥料,或成为奶牛好饲料,或打造秸秆旅游地……通过补贴带动秸秆综合利用,是目前秸秆综合处理中的重要模式,但同时也容易让一些主体产生“有补贴就上,没补贴就撤”的短期行为,需要在市场化与政府补贴之间找好“平衡点”。
山东鸿方能源有限公司始建于2013年,公司现有资产3200万元,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年生产量十万余吨,因此农林废弃物资源丰富--这正是生物质燃料的原料,公司充分利用了这些优势,致力于生产:纯松木生物质颗粒、樟子松生物质颗粒、红木生物质颗粒、杂木生物质颗粒、木质生物质压块等各种生物质燃料,争取成为规模化生产生物质燃料行业的楷模。
构建多赢局面
有关人士认为, 16日,在宝坻区牛家牌镇的一片林子里,一台抓草机抓起一堆堆落叶、枯枝等林下废弃物,放到大型粉碎机里。随着机器的轰鸣,这些枯枝败叶被加工成碎屑。“碎屑运往厂房进行再加工,就能变成可燃烧的高质固化燃料了。”天津华之龙生物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铁华说,本市每年约有70万吨秸秆和30万吨林下废弃物,田间秸秆有一部分通过粉碎后可还田,但林下废弃物多数是往沟渠、河道直接倾倒。而这些废弃物通过固化处理就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从长远看,秸秆综合处理要以政府引导为组织手段,以行之有效的市场化商业模式为基础,以科学有效的利用技术为支持,构建一套运行有序、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促进政府、农业经营主体、市场主体“多赢”局面的形成。
一是保持政策支持力度。 生物质发电成本从2010年以来保持稳定,一直保持在0.07美分/kwh; 而光伏、光热、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均有大幅的下降; 因此,生物质发电需要从原料收集、电站运维等多个角度降低生物质电站成本,以提升生物质发电的行业竞争力。基层干群认为,应采取疏堵结合等方式,加大有关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多元化补贴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力量、探索秸秆综合处理机械区域协调制度等方式,帮助秸秆处理度过“过渡期”。
山东鸿方能源有限公司尤其是对于部分企业过于依赖政府补贴问题, 4、此次规划编制不同以往之处,在于不仅要求各省统筹所在区域资源发展生物质天然气产业,而且还要求九家有环保能源业务板块的央企根据自身情况,统筹全国资源及项目布局,制定本企业的生物天然气发展中长期规划。这说明国家要把生物天然气工程作为环保、民生、三农工程及城乡基础设施来进行布局和建设,要把生物天然气像电能一样作为国家的普惠服务机制,让更多的农村人口都能享受到农村能源生物质和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改革红利。很显然,国家要让生物质企业和地方国企在振兴乡村战略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可采取以奖代补、税收减免等方式,促进优质秸秆综合处理企业和项目良性发展,避免项目盲目上马。
二是及时疏通市场主体的“瓶颈”。采访中,有关人士向本刊记者建议,可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有针对性地引进社会资本力量, 生物质电站运营成本中,燃料成本比例最大,占到整个电站运营成本的54%; 生物质电站运营成本中,折旧费用居于第二位,占到了整个电站运营成本的16%; 生物质电站每年需要定期检修,检修费用为固定资产的2%-3%不等,检修费用占到整个电站运营成本的12%; 因此在电站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对原料和设备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帮助有潜力的企业及项目融资。同时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促进通过科技手段产生有竞争力的项目。
三是统筹利用好机械力量。 在德国,有部分农场,每公顷可以享受350欧元的补贴,但前提是用生态保护的方式经营农场,这是一种激励性政策。同时对于种养混合型农场给予20%的建设资金补贴。总的来说,德国激励性政策力度更大,协同性也更强,比如沼气发电,电网优先采购,并且价格高到4倍,这对促进沼气利用粪便非常有利。引领绿色发展,必须推动科技进步对于部分地区机械力量相对不足,在适度加大机械补贴力度的同时,可探索秸秆综合处理机械区域协调制度,加强垦区和地方县市之间秸秆处理机械的跨区域流动。同时以适度规模化经营为抓手,整合机械力量资源。
四是因地制宜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方案。 这两个国家的政策变化以及随后对需求预测的影响意味着Hawkins Wright已经更新了其亚太生物质需求和供应报告的政策和需求部分,该报告最初发布于2018年4月。新的、精简的《亚洲生物质需求报告》将从2018年12月起可用。在目前已经采取系列措施的基础上,将确有秸秆处理难度的地区划为综合处理“缓冲区”。可将实在无法处理的秸秆集中放到村屯指定地区,防止出现因秸秆无法处理影响春耕生产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