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 品 说 明
产品特点
1、具有抗渗、抗冻、耐盐、耐碱、耐弱酸腐蚀的性能,并与多种材料的粘结力很强。
2、可在潮湿基材表面施工,不需干燥,可在潮湿环境或水下硬化。
3、操作施工方便,与普通水泥砂浆施工相仿,容易清洗,用水就可以清洗。
产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磨损、抗气蚀与抗冻融保护,以及破坏后的修复。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补以及补强与加固处理。
3、用于化工、石油、工厂、码头等混凝土或金属构件抗酸碱盐腐蚀的防护与修补。
4、用于公路、桥梁、机场跑道、车间等工程部位的抗磨损防护与修补等。
5、用于耐酸砖粘贴。
新闻:巴中地面破皮快速修补砂浆<实体厂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新的电化学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海砂砂浆的碳化行为,并对新模型进行理论数学推导,得出了新模型在复平面中的曲线方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碳化过程会引起海砂砂浆的电化学阻抗谱行为发生规律性的变化,高频圆直径随碳化龄期增大而增大;由电化学阻抗谱拟合获得的电化学模型参数具有规律性,可以定量表征海砂砂浆的碳化过程,其参数分别与碳化深度和碳化时间存在函数关系,可以对海砂砂浆的碳化深度进行预测.
执行标准 GB50212-2002
技术参数
检测项目 性能指标 检测结果
抗折强度(Mpa)28d ≥6.0 6.94
抗压强度(Mpa) 7d — 25
28d >20 45
中性化抵抗性(mm)28d <5.0 1.8
粘结强度(Mpa) 常温常态28d >1.0 2.8
冷热反复28d >1.0 2.4
透水量(g) <20 15
24h水量(g/m3) <1000 525
水系数(kg/㎡?h0.5) <0.5 0.32
新闻:巴中地面破皮快速修补砂浆<实体厂家>[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从运动学法和有限元法两个角度综述了二维编织工艺理论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总结了纤维束设截面椭圆形、透镜形、扁平六边形的研究过程,对各种方法建立的二维二轴编织结构和三轴编织结构的单胞研究进行了综述。后对研究建立单胞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耐酸碱性能
腐蚀介质名称 溶 液 浓 度 腐 蚀 情 况
硫酸 PH=2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2%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氢氧化钠 10%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氧化钠 饱和溶液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新闻:巴中地面破皮快速修补砂浆<实体厂家>[股份@有限公司]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管在较少提高承压试件重量的前提下较大地提高了承压试件的稳定性。为进一步了解设计参数对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管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四组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管试件进行了轴压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内外管纤维铺层组合对夹芯管轴压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有很大影响;不同的纤维铺层组合可使夹芯管的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转为延性破坏;聚氨酯泡沫芯层密度在0.15~0.45g/cm3时对夹芯管轴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不大,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管的轴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施工工艺
一、基面处理:
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其露出坚实基层,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尘、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检查产品外包装,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家规定的保质期内。
2、打开包装桶盖,检查内装A料、B料、C料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每桶中的装配比例为A料:B料:C料=1:3:16。
3、搅拌配料时,先将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
三、施工说明:
1、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将配制好的胶泥涂抹在被修补部位,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参考用量约为2000kg/m3。
新闻:巴中地面破皮快速修补砂浆<实体厂家>[股份@有限公司]风电叶片用单向复合材料的单层厚度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不准确的设计取值将使得风电叶片的主梁帽和腹板粘接厚度超差,叶片结构寿命大幅度降低。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两种典型的风电叶片用单向复合材料的厚度变化规律,发现单层厚度主要受原材料种类、铺层数的影响,而一些典型的工艺参数如真空度、温度等则影响很小。研究还发现总厚度与层数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数学模型描述。此项研究为合理使用原材料进行叶片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摇匀方可使用。
包装储运
1、标准包装规格为:20公斤±1公斤/桶,工程包装规格:(50+150+800)公斤/组。
2、本品宜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储存期为6个月。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郑重声明
本资料中所提供的数据是基于公司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们所进行的试验不可能完全囊括所有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大量因素。本产品使用超出厂商控制,本公司不承担由于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任何责任,使用时敬请参照本品说明书,相关问题请咨询当地经销商或本公司技术服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