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 品 说 明
产品特点
1、具有抗渗、抗冻、耐盐、耐碱、耐弱酸腐蚀的性能,并与多种材料的粘结力很强。
2、可在潮湿基材表面施工,不需干燥,可在潮湿环境或水下硬化。
3、操作施工方便,与普通水泥砂浆施工相仿,容易清洗,用水就可以清洗。
产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过流面的抗冲磨损、抗气蚀与抗冻融保护,以及破坏后的修复。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补以及补强与加固处理。
3、用于化工、石油、工厂、码头等混凝土或金属构件抗酸碱盐腐蚀的防护与修补。
4、用于公路、桥梁、机场跑道、车间等工程部位的抗磨损防护与修补等。
5、用于耐酸砖粘贴。
新闻:阿里聚合物修补砂浆<配送到厂>[股份@有限公司]对比研究了掺加粉煤灰和(或)凝灰岩粉的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在水化初期,粉煤灰与凝灰岩均以物理填充作用影响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发展;与粉煤灰相比,具有特殊形貌的凝灰岩颗粒所引起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在水化初期更为显著;同等条件下,凝灰岩粉比表面积越大,复合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就越大;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在水化后期逐渐显现,从而使得掺加粉煤灰的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较掺加凝灰岩粉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有所减小;相较于粉煤灰,凝灰岩粉对于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贡献更多体现在水化初期.
执行标准 GB50212-2002
技术参数
检测项目 性能指标 检测结果
抗折强度(Mpa)28d ≥6.0 6.94
抗压强度(Mpa) 7d — 25
28d >20 45
中性化抵抗性(mm)28d <5.0 1.8
粘结强度(Mpa) 常温常态28d >1.0 2.8
冷热反复28d >1.0 2.4
透水量(g) <20 15
24h水量(g/m3) <1000 525
水系数(kg/㎡?h0.5) <0.5 0.32
新闻:阿里聚合物修补砂浆<配送到厂>[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分析了较大偏高岭土(MK)掺量下偏高岭土-水泥(MK-OPC)硬化浆体的强度、化学结合水量、MK反应量、Ca(OH)2含量、微观形貌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在50%MK掺量(质量分数)范围内,随着MK掺量增加,MK-OPC砂浆的强度增长速度加快;MK-OPC砂浆长期强度基本高于纯水泥砂浆.随着MK掺量增加,MK-OPC净浆的MK反应量增加、Ca(OH)2含量大幅减少、微观结构致密、孔结构细化.MK反应量和增应因子与d≤10nm孔体积增量均呈正比关系.
耐酸碱性能
腐蚀介质名称 溶 液 浓 度 腐 蚀 情 况
硫酸 PH=2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2%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氢氧化钠 10%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氧化钠 饱和溶液 浸泡一年无脱落、无渗漏
新闻:阿里聚合物修补砂浆<配送到厂>[股份@有限公司]通过4组28d抗压强度为82.6MPa且外包不同厚度非膨胀型隧道防火涂料的高强混凝土试块的高温试验,研究了其爆裂状况随防火涂料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防火涂料厚度为20mm时,高强混凝土试块均未发生高温爆裂,试块表面所经历的温度仅369~405℃;当防火涂料厚度为10mm时,高强混凝土试块均发生了较剧烈的高温爆裂.与其方法相比,采用非膨胀型隧道防火涂料不仅可有效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同时施工方便、适应性好.
施工工艺
一、基面处理:
对混凝土基础表面进行处理,清除基面上的皮、水泥净浆表层或松动颗粒等使其露出坚实基层,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尘、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检查产品外包装,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确保产品在厂家规定的保质期内。
2、打开包装桶盖,检查内装A料、B料、C料均无破损、漏洒、受潮结块现象,每桶中的装配比例为A料:B料:C料=1:3:16。
3、搅拌配料时,先将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C料,直至搅拌成均匀的胶泥状。
三、施工说明:
1、根据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将配制好的胶泥涂抹在被修补部位,涂抹时要边压实边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参考用量约为2000kg/m3。
新闻:阿里聚合物修补砂浆<配送到厂>[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不同水灰比及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碳化方程进行灰色建模.分别对不同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依据预测模型精度变化规律,给出了建立混凝土碳化深度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方法.经实例验证,灰色预测模型针对性好、模拟精度高,并可采纳新信息进行新陈代谢,是一种可行、实用、应用范围广泛的方法.
注意事项
1、配制好的胶液应在45分钟内用完,严禁使用未拌合均匀或已处于初凝状态的胶泥。
2、A料和B料存放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轻微分层现象,使用前应先摇匀方可使用。
包装储运
1、标准包装规格为:20公斤±1公斤/桶,工程包装规格:(50+150+800)公斤/组。
2、本品宜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储存期为6个月。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郑重声明
本资料中所提供的数据是基于公司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条件,们所进行的试验不可能完全囊括所有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大量因素。本产品使用超出厂商控制,本公司不承担由于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任何责任,使用时敬请参照本品说明书,相关问题请咨询当地经销商或本公司技术服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