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式交流接触器介绍永磁式交流接触器,是用永磁式驱动机构取代了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而形成一种新型微功耗接触器。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磁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因安装在接触器联动机构上的永磁铁的极性是固定不变的,而固定在接触器底座上的软铁在外来控制信号作用下,与其固化在一起的电子模块产生十几至二十几毫秒的正反向脉冲电流,使软铁产生不同的极性,相对永磁体面(设为N极),吸合为S极,释放为N极,保持靠永磁;从而使接触器的主触头达到吸合、保持、与释放的目的。由于电子模块的控制,可根据现场需要设定释放电压值(断电为零电压),并可延迟一段时间再发出反向脉冲电流,以实现低电压延时释放的功能,免受网电压波动的干扰,达到稳定生产系统的目的。 永磁交流接触器的优点:1,可靠性与寿命:由于驱动机构的不同,永磁交流接触器避免因电磁线圈温度过高烧掉绝缘漆造成短路现象,从而影响生产,造成危害。再者,由于永磁交流接触器采用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工作原理,其吸合与释放是传统交流接触器的2~3倍,而且在额定电压30%~~130%电压波动范围内,仍能可靠吸合。其吸合释放动作干净、不打颤。不存在电压不稳造成触头打颤产生电弧使触头溶蚀而无法释放,对机器设备造成危害更甚至是人员伤亡。2,节电率大于99.8%永磁交流接触器在通电一刹那产生很大电流,但吸合后靠永磁铁与电子模块中软铁的异性相吸保持,只需要很小的保持电流。超级节能的永磁交流接触器CJ20J-40工作电流是0.8mA,年耗电量是2.66KW.h。传统接触器CJ20-40工作电流是90mA,年耗电量是296.26KW.h。3,不受网电压波动影响,可选择释放电压,独特的延时释放功能交流接触器在低压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电磁式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当电网出现晃时,会造成电磁或交流接触器工作线圈短时断电或电压过低,导致靠电流维持吸的动、静铁芯吸力小于释放弹簧的弹力,使接触器释放产生跳闸停机的重要原因。电磁式交流接触器的动作特性:国际IEC标准规定、额定电压的80%为临界可靠吸合电压。临界释放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20—70%现场使用中电磁式交流接触器—般在标称的电压50%释放,所以因“晃电”导致电磁式交流接触器不受控制而自然跳闸停机是原理所致。我公司的防晃电的多种类型永磁交流接触器,其中包括:智能型断电延时、智能型跌落延时、智能型延时速断、降压起动永磁接触器产品。针对以上特殊类型产品作以下介绍:1、智能型断电延时交流、直流接触器是在接触器每次失电时都会在事先设定时间范围内接触器处于保持闭合状态,事先定置的时间完成后,工作电压不能恢复时,接触器立即释放。在事先设定时间内,工作电压恢复到正常吸合电压值,则接触器不释放,继续保持闭合状态。接触器吸合特性额定电压:80%Us—110%Us; 接触器保持特性额定电压:0—110%Us; 延时时间设定为0.3ms—10000ms(任意选择),±误差0.5%。 2、 智能型电压跌落延时交流、直流接触器是在额定工作电压条件下、因受各种不同的条件影响,导致电压突然跌落到某一个电压范围时,接触器的延时控制程序开始启动,在事先设定的延时时间范围内接触器处于闭合保持状态,当事先设定时间完成后,工作电压不能恢复时,接触器立即释放,在事先设定时间内,工作电压恢复到正常吸合电压值,则接触器不释放,工作电压在正常的条件下接触器属常规的动作特性,不会发生延时性能,即正常操作启动与停止时,接触器为立即吸合与立即释放。接触器吸合特性额定电压:80%Us—110%Us; 接触器保持特性额定电压:约定值—110%Us; 延时时间设定为0.1ms—10000ms(任意选择),±误差0.5%。例:NSFC1-185A/220V 技术要求:在工作电压突然跌落到额定电压的30%时延时3秒释放。 根据要求智能型跌落延时释放接触器NSFC1-185A/220V,不管受任何条件影响,只要工作电压突然跌落到66V时(±10%)接触器开始启动延时释放功能,在3秒钟时间内,工作电压不能恢复,则3秒后接触器立即释放,如3秒钟内工作电压恢复到正常吸合电压值,则接触器不释放,继续保持闭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