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食品、饮料 » 食品饮料代理加盟 »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广东 惠州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20 03:26
浏览次数: 2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惠州梅菜】详细说明
梅菜,主要盛产于惠州,以客家人种植为主,故又称为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是惠阳的土特产,原产于惠阳土桥,故又称 土桥梅菜 。惠州梅菜久享盛誉,畅销国内外。凡是过往惠州的旅客,都要买点梅菜回去尝一尝。港澳同胞回乡探亲,也要带些梅菜作为乡土礼品。  惠州梅菜与广东芥菜属同一种类,外形相似。两者不同点是芥菜茎扁平,梅菜茎略圆,中间凹陷,一棵梅菜可高达60厘米至1米,重2500至3000克,制成的梅菜分菜心、菜片两种。通常说的惠州梅菜,都是指梅菜心。上好的菜心长仅10至13厘米,带花蕊,色泽金黄透亮,像桂圆肉。闻之有一股香甜味道,食之清脆爽口。用梅菜做汤,能消暑清热,是很好的佐食佳品。梅菜蒸猪肉、梅菜炖鱼、素炒梅菜都是惠州人最喜爱的菜式。  关于美味的梅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明末兵荒马乱,大批中原客籍人士为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循州府北面四十里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块方圆十里的平坦土地,迎来了潘、刘、卢、余等姓氏一行人,他们各自选定地域开基立业,垦殖生息。卢公原为书香门第出身,曾当过地方小吏,也携妻儿随南迁人群定居于此。由于战乱奔波,积蓄几乎花销殆尽,仅靠他一人耕作,日子半饥半饱。  这一日卢夫人在河边洗衣,孩儿们饥肠辘辘,哇哇地哭着要吃饭,夫人不禁心酸,凄楚泪珠滚落河中。忽然一阵清风,飘来彩云一朵,一位仙姑立于眼前,给她留下来一包菜种,说: 这是广济苍生之物,你等将菜种播下,春节前可收获,届时神州多一物,孩儿可得温饱矣! 卢夫人急急拜谢,问姑娘姓甚名谁,日后好生报答。姑娘笑答: 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 说完腾云而去。卢夫人选定秋分时节在菜园中将种籽播下,不几天即出现绿油油、齐刷刷的菜苗,极为茁壮。移栽时正逢秋收后,有大片稻田可供移植,于是,夫妇连日整地移栽,一连几天共种上一亩多地。菜长得又大又肥,一颗有好几斤重。采来煮着吃,鲜甜嫩滑,分外可口。他们就一餐一颗,连吃数天。菜长到成熟抽芯开花时候,叫来左邻右舍,你家一筐他家一筐,但仍剩下一大片未及采完。卢夫人眼前一亮,忽然想到猪肉可以腌腊,菜不是也可腌吗?为了去掉水分,晒干贮藏,她到山上采来一种叫黄毛婆的柔软净草做辅垫,密封堆藏。经过晒藏,菜干肉质呈桂圆肉形状,金黄腊色,香气四溢。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走访时候,取出梅菜与猪肉同煮用来宴客,鲜美可口,别有一番风味。亲朋好友问及这是何物,卢夫人道,是梅仙姑送的菜种,便称之为 梅菜 。此后梅菜很快在东江流域一带传开,广为种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以肖鹏为首的一群青年决定背井离乡到南洋去创一番事业。他们选了吉日良辰,拜过祖先,并包一撮家乡的泥土,带一大包梅菜踏上了征途。经过半个月的颠簸,终于到达南洋群岛中一个叫吉岭鸡笼埔的地方,成为开发南洋的第一代华人。  当时,从大陆各地来的华人数以千计,初来乍到,水土不服,皮肤过敏,头昏脑胀,屡屡服药仍未奏效。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朝北焚香,遥请大陆祖先保佑。肖鹏想到过番时从大陆带来的梅菜。他试着用家乡的梅菜煮水冲凉,浑身轻松,精神爽快。经肖鹏现身说法,各地侨民纷纷前来索取梅菜煮水冲凉,终于战胜了初来的不适之症,同时也意识到来自家乡的梅菜是南洋侨民必备之宝,被称为 保健祛病之神菜 。众侨民于是集资,并推选肖鹏为商会会长,每年回国采购梅菜,家家必备。  来自祖国岭南的特产 惠州梅菜 ,从此在南洋也名声鹊起驱车到素有梅菜之乡的矮陂,下车伊始,便隐约闻到一股梅菜的味道,村民指点说,附近有家梅菜加工厂,是出口到马来西亚的。  循着味找到了村民所说的梅菜加工厂,一辆深圳来的大货柜车正在将梅菜装箱,一些工人抬着箱子上上下下地忙活。走进去,好几个工人正在将梅菜理顺装包,每包6斤,每箱30斤。  加工厂老板姓刘,1984年就开始经营梅菜加工,到如今已有20年。梅菜种植一直都是矮陂的支柱产业,当初刘老板见农民种了那么多梅菜,却没人去卖,20多岁的他就冒出个念头,投资几万元办起了镇上最早的梅菜加工厂。开始时,产量只有几百吨,如今年产量已有6000吨,成为当地最大的梅菜加工厂,其中出口到东南亚为2000吨/年。他颇自豪地笑着说: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梅菜。   在加工店里面,梅菜分两种,一种是黄色的,一种是绿色的。加工工人说,黄色的是内销的,绿色的是出口的,以满足外国人青睐绿色食品的心态。绿色梅菜价格要高,可工序却相对简单;而黄色梅菜价格较低,但工序却多,需时也长,必须先晒干,腌制,再晒干,随后储存,慢慢发酵至漂亮的金黄色。正常储存一般要120天,最长是一年,加工工人说,时间要足够长才会酝酿出梅菜的清香。  往回走,两个农妇正在田里忙着种植梅菜,不远处,一个农夫正使劲地赶牛犁地,口里不时吆喝着,在夕阳斜照下,形成了一幅很美的图画。  农夫姓骆,有 梅菜王 之称。他说,种梅菜须先将菜籽培植成菜苗,大约25-30天之后再移植到犁好的田地里,挑水浇苗,肩膀都压成了黑色。梅菜种植是一项颇精密的工作,每颗之间间隔约四五十公分,一亩地里有2800颗;收成时小颗的有七八两到一斤半,大颗的可达两三斤。骆农说,要在今天赶紧把地犁好,明天把梅菜种完,20来天后,梅菜就会长得很漂亮了,满眼绿油油的一片,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可收成了。  两个农妇说,过了秋收,不种梅菜的话,地闲着也是闲着,按照每斤1毛七八的价钱把新鲜梅菜卖出去,就可多赚几千元钱过年了
0条 [查看全部]  【惠州梅菜】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