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金银花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发抑制作用。金银花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金银花提取液有很强的拮抗内毒素的作用,既能抑制炎症的渗出,又能抑制炎症的增生。金银花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促进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激活T淋巴细胞,提高淋巴细胞的转换率。常用药方 热毒痈疖可单用浓煎内服,也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之功。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方: 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 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主要用于各种疔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此方药虽仅有五种,但功专力宏,是历代中医用于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现代用量及煎服方法为: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后,加酒适量和服,药渣捣烂可敷患处。 疮疡肿毒初起,或已成脓而未溃者,可与穿山甲、皂角刺、大贝、白芷等合用,代表方有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 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归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白芷六分,金银花、陈皮各三钱。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 仙方活命饮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行气,消肿溃坚为辅,称为 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 ,用于一切疮痒初起。金银花用量较重,善清热解毒,配白芷、防风意在疏风散邪,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现代用量:穿山甲3克、皂角刺3克、当归尾3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赤芍3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天花粉3克、陈皮9克、防风3克、贝母3克、白芷3克。 健康提醒:头面部疖肿切莫随意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