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某玻璃纤维厂年产2万t玻璃纤维窑炉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关于全氧燃烧玻璃纤维窑炉中火焰空间和玻璃液流动的三维数学模型,运用UDF程序将两部分通过单向耦合的方式有机结合并获得模拟结果.通过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该数学模型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单元玻璃纤维窑炉富氧燃烧空间和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规律.这对了解玻璃纤维窑炉工作原理、改善工况、降低风险以及窑炉设计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按照消防法规定,密集柜的开合距离应大于等于80cm,一来方便客户取阅和整理相关资料有足够大的空间,二来一旦发生危险在作业的人员可以有足够大的空间撤离。 2、按照消防法规定,密集架的人行过道应大于等于1m,发生事故有足够的空间让人员撤离。以上两点是基础,适用于专业规范的大型档案资料室。 3、一些小企业的临时档案资料室则可根据情况相应,列间开合距离以及人行过道参照750mm限;为节省空间尽量做更多的密集柜,将房间的利用率提高到化。
新闻:湛江智能密集柜价格—手动密集柜

1 、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遵循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符合 中华建筑工业行业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25-2000) 的要求, 新建办公楼时,档案室要纳入计划,向设计部门提出档案用房的建筑要求。
2 、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防护的“十防”要求,即防潮、防水、防火、防盗、 防阳光照射、 防紫外线照射、 防高温、 防尘、 防污染和防有害生物(霉、虫、鼠 )。

为实现连续加载过程中木材微观结构特征变化的快速自动检测,采用微型力学试验机和具自动聚焦功能的图像采集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对试样进行受压加载及微观特征图像的自动连续采集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在一定时域内自动检测木材连续受压变形过程中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并可结合加载条件分析木材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3 、档案室应设在办公楼中间楼层,以东或南朝向为宜,严禁将档案用房设 在顶层、底层或完全朝西方向。档案用房应集中布置,远离易燃、易爆场所,库 房不能紧邻卫生间等潮湿、有污染源的设施。
4 、布置各类档案用房,要按照功能区分原则,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 捷。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档案库房、 档案业务工作室和阅档室分开 ),库 房面积需容纳本单位 10 年形成的档案。
5 、档案库房布置: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应设两个的出入 口, 且不宜采用串通或套间布置方式,档案其他用房之间的通道也不得穿越库区。

应用碳纤维制备风电叶片结构件是大型风电叶片制作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为推动国产碳纤维的发展应用,给出了风电叶片对碳纤维预浸料的技术要求,研究了国产碳纤维预浸料和进口碳纤维预浸料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面密度低的国产碳纤维预浸料力学性能高于进口碳纤维预浸料,但面密度≥600g/m2的国内碳纤维预浸料的工艺性能较差,需要进一步改进。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既可使用丰富石灰石资源制造建筑材料、又不使石灰石高温分解排放CO2的矛盾,模拟了地底堆积岩的形成过程,在水热条件下将石灰石粉末与废玻璃混合,在低温(≤200℃)下固化成具有度的建筑材料,由于低温下石灰石不分解从而实现了CO2零排放.研究表明:无机添加剂的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均会影响产品强度,生成的硅酸钙水合物(C-S-H)和托勃莫来石被证明是产品强度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