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气候箱模拟室内环境,测试了中密度纤维板(MDF)的甲醛散发量,分析了MDF厚度和封闭方式及气候箱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交换率对MDF甲醛散发量的影响,探讨了MDF甲醛散发机理.结果表明:MDF甲醛散发的主要通道是板材四周端面,其甲醛初始散发量是板材上、下表面甲醛初始散发量的1倍以上;MDF越薄,其甲醛散发量越大;随着气候箱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MDF甲醛散发量增大;随气候箱空气交换率提高,MDF甲醛散发量降低.MDF甲醛散发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短期快速散发阶段、中期缓慢散发阶段和长期稳定散发阶段.
密集柜的规格技术参数:高度2300mm,节距900mm,宽度500mm,层数为6层,层距330㎜,每层搁板均匀承重80㎏、主要由20mm×20mm方钢轨道、3.0mm底盘、1.5mm复柱立杆、1.0mm搁板、1.2mm侧面板、1.0mm门板、旋动机构、防震装置、防倒装置、制动装置以及防尘、防鼠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智能密集架(密集柜)集手动、电动、电脑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密集架,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宏观自动化架体控制。

通过室内单一碳化、单一冻融,以及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循环试验,对比分析了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碳化深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要比单一冻融作用时大,但程度有限;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要比单一冻融作用时小,碳化深度则比单一碳化作用时大.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较之单一冻融作用下有所下降,抗碳化能力较之单一碳化作用下有所减弱.后建立了碳化与冻融交替作用下以碳化时间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拟合模型.
三种传动方式各自,互不影响。双面操作面板更使对产品的操作随心所欲、可以做到电动开关每一列架体,在每列架体的面板上都装有电机启动按钮,当管理人员需要打开任何一列架体,只要轻按开启按钮,架体就可自动打开。如果停电的时候,也可以用手摇动摇把,手动开启密集架、为方便的是智能密集柜安装有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软件,软件程序可安装于档案管理计算机中,在档案存放时就在计算机中建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只要在计算机管理界面输入需要查询的档案,该档案所在的密集架架体即可自动打开。

基于粗骨料分散于砂浆中的混凝土结构模型,研究了砂浆流变性及用量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砂浆流变的粗骨料润滑作用和依赖于砂浆用量的粗骨料空间分离作用是造成混凝土体系失稳进而流动的主要因素,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当一个因素超过临界值时,另一因素的作用效果被削弱;利用分散模型研究混凝土流动性,能够充分体现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联作用,通过深入解析两个因素的作用规律,将现有混凝土调控参数分解、转化成砂浆流变和用量2个参数,可为混凝土性能预测及调控提供新思路.
(2)红外线感应保护:智能型密集架的架体之间都安装有红外感应系统。当密集架被打开时,红外感应自动启动,工作人员在架体间工作时,密集架无论是电脑还是电机按钮都无法启动合架,这样防止其他工作人员不知其中有人随意开合架体而夹伤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3)电磁保护:智能型密集架还安装有电磁感应系统,如红外感应一样,当架体间有人时,不能随意开合其他架体,保护工作人员的.

采用磷酸镁水泥(MPC)、粉煤灰和油菜茎秆制备新型绿色混凝土,探讨了该混凝土作为保温隔热墙体材料的可行性,并讨论了油菜茎秆的掺量和尺寸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所制备的植物茎秆增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植物茎秆增强混凝土可以满足承重和非承重墙体材料的技术要求;油菜茎秆的多孔隙特征保证了该绿色混凝土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特性;与硅酸盐水泥和石灰等其他胶凝材料相比,磷酸镁水泥更适宜制备植物茎秆增强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