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磨废弃混凝土制得再生微粉(Ⅰ,Ⅱ).通过强度试验对再生微粉的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板试验对掺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Ⅰ的活性与矿粉相当,再生微粉Ⅱ的活性低于矿粉;掺再生微粉混凝土的初裂时间推迟,裂缝宽度及长度均减小,总裂缝面积亦减小,即再生微粉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综合抗裂性能指标来看,再生微粉Ⅰ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改善效果,再生微粉Ⅱ次之,而矿粉差.上述结果为再生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和料的可行性提供试验支撑.
密集柜的规格技术参数:高度2300mm,节距900mm,宽度500mm,层数为6层,层距330㎜,每层搁板均匀承重80㎏、主要由20mm×20mm方钢轨道、3.0mm底盘、1.5mm复柱立杆、1.0mm搁板、1.2mm侧面板、1.0mm门板、旋动机构、防震装置、防倒装置、制动装置以及防尘、防鼠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智能密集架(密集柜)集手动、电动、电脑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密集架,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宏观自动化架体控制。

设计沥青混合料直接燃烧试验,以试件燃烧时间、表面温度为指标评价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阻燃性能的影响;提出试件燃烧时烟雾面积的计算方法,以烟雾面积大小判别阻燃剂的抑烟效果;设计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评价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掺量越大,沥青的氧指数越高,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燃烧时间越短,表面温度越低,抑烟性能越好.阻燃效果较好的酸性阻燃剂会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阻燃剂在沥青铺面工程中的适用性必须综合考虑其对沥青混合料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
三种传动方式各自,互不影响。双面操作面板更使对产品的操作随心所欲、可以做到电动开关每一列架体,在每列架体的面板上都装有电机启动按钮,当管理人员需要打开任何一列架体,只要轻按开启按钮,架体就可自动打开。如果停电的时候,也可以用手摇动摇把,手动开启密集架、为方便的是智能密集柜安装有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软件,软件程序可安装于档案管理计算机中,在档案存放时就在计算机中建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只要在计算机管理界面输入需要查询的档案,该档案所在的密集架架体即可自动打开。

以攀枝花电厂低钙粉煤灰为原料,制备了高粉煤灰掺量的水泥基防水涂料.试验对比分析了粉煤灰表面改性、化学激发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化学激发剂对粉煤灰的活化效果,同时对活化机理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改性粉煤灰涂料抗渗压力比原灰涂料提高了67%,比化学激发粉煤灰涂料提高了25%;表面改性+化学激发粉煤灰涂料抗渗压力比原灰涂料显著提高;表面改性+化学激发粉煤灰涂料15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压力和抗渗压力比均高于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28d值.
(2)红外线感应保护:智能型密集架的架体之间都安装有红外感应系统。当密集架被打开时,红外感应自动启动,工作人员在架体间工作时,密集架无论是电脑还是电机按钮都无法启动合架,这样防止其他工作人员不知其中有人随意开合架体而夹伤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3)电磁保护:智能型密集架还安装有电磁感应系统,如红外感应一样,当架体间有人时,不能随意开合其他架体,保护工作人员的.

为了定量化描述沥青发泡过程设计参数与沥青发泡效果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提出了沥青发泡过程参数性的工程化分析方法;根据多场条件下的多相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沥青发泡过程设计参数与耦合场分布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沥青发泡腔结构参数下的耦合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耦合场分布的统计数值与沥青发泡试验数据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关性,沥青发泡动力学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实际沥青发泡效果;利用沥青发泡动力学模型,从工程化角度对沥青发泡过程参数进行性分析,得出了不同设计参数对耦合场分布影响的性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