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发布的产品众多,可供选择的app却很少。而如果没有app,可穿戴设备将无法对主流消费者产生真正的吸引力。
主要可穿戴设备的发布时间线

高度碎片化的生态系统
可穿戴app生态系统的不成熟很大程度上是平台碎片化导致的。尽管有很多可穿戴设备已经发布,未来还有更多,但它们都运行在不同的平台上。这对app开发非常不利。智能手机市场由Android和iOS平台主导,开发者很容易根据自身的需求做选择。由于可穿戴设备仍在发展初期,还没有一个优势平台,各个产商都希望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甚至三星的Galaxy Gear在第一代使用Android后,第二代却改成了自家的Tizen系统。
除了Pebble的app市场拥有1000个app外,多数其它设备的app数量都不到100个,Gear只有约70个。
各个可穿戴设备拥有的app数量
不过随着谷歌和苹果的发力,这一现状可能会有所改变。谷歌在3月18日推出了基于Android的可穿戴平台“Android Wear”,它可能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苹果只泄露出一个HealthBook的app,目前还没看到新的硬件和平台,但iWatch或类似的硬件几乎肯定会推出。届时一些试图打造自家生态系统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幸存下来的则会发展壮大。
仍在等待killer app的出现
可穿戴设备的app市场并不繁荣,而且在仅有的那些app中,也没有我们想要的killer app。现有的一些可穿戴app多数还只是把手机和平板app的功能延伸过来,如信息接收和通知,记录数据等。
根据Wearable App Preview网站的排名我们发现,Galaxy Gear最受欢迎的一些app包括新闻、娱乐、健康、效率等各种类别。而在Pebble这边,最受欢迎的那些app几乎都是游戏。
Pebble和Galaxy Gear的累计出货量估计
如何开发出优秀的可穿戴app呢?我们可以借鉴抬头显示器制造商Recon的经验,Recon的产品是一款智能滑雪护目镜,有提供一个API及SDK。它的app可以和硬件功能高度结合,例如根据速度、摔倒等数据来对你的滑雪技能进行评价。这种app可能没法卖出几百万份,但肯定可以有比较高的定价,也会受到滑雪爱好者的欢迎。
哪些类别的app有潜力?
BI的分析认为,对智能手表来说,效率app潜力巨大,因为手表本就是一个效率工具。例如广受欢迎的笔记app——Evernote,它很早就进驻了Galaxy Gear,最近也发布了Pebble版。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本在智能手机上的功能,到了可穿戴设备上时可以有更好的发挥。比如相机app,它在Google Glass上可以得到更好地应用,而在智能手表上有更特别的应用。还有GPS导航,对骑车者来说使用可穿戴设备会比手机更方便。但也有一些app无法在可穿戴设备上有良好体验,如电子书。
健康市场有多大?
Accenture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对健康健身监控或个人安全监控功能有兴趣。随着整个社会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一数据只会继续上涨。
在Android Wear平台中,谷歌也在玩弄特定情境下的运动数据收集和通知功能,主要针对一些健身爱好者,如跑步者、自行车手等。苹果泄露出来的HealthBook也是针对健康领域的app。实际上,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严重向腕戴健康追踪产品倾斜了。
根据BI的预测,2014年健康腕带将占据可穿戴产品出货量的70%。随着更多种类的可穿戴产品出现,到2018年,健康腕带出货量占比将降至40%以下,而智能手表这个类别将占据30%。
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预测
对国内市场来说,目前对健康方面的兴趣还不发国外那么大,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会上升。
苹果和谷歌仍将是主导者
由于可穿戴设备多数都与智能手机同步,苹果和谷歌因此有了先天优势。Android和iOS平台目前已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持有量的90%。智能手机市场的两大主导平台很可能把这种垄断延伸到可穿戴产品上去。
Google Play和App Store的app数量
如果苹果和谷歌能够提供良好的工具,这两大平台的开发者将很容易把智能手机上的app移植到可穿戴设备上去,或是把它的功能延伸到可穿戴设备。
2014年将有多款Android Wear智能手表设备登场,这可能会使得智能手表从新奇硬件变成正式的硬件分类。Google Glass则仍属于少数人群。(Google Glass据说下季度会上市,但推迟的可能性很大)
苹果在可穿戴领域没有谷歌这么激进,可见的一些努力主要是HealthBook。有关苹果进军可穿戴领域的传闻很多,但都只是传闻而已。谷歌目前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