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电子商务 » 微信集“赞”泥沙俱下,骗局多发!

微信集“赞”泥沙俱下,骗局多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4 09:37  浏览次数:21
  据报道,最近,微信圈流行一种点“赞”活动—“朋友们快点赞,集满28个就能免费获得港澳游”,只要用户转载商家的信息并获得微信好友一定数量的“赞”就可以免费旅游。经旅游部门证实,此类活动多涉嫌虚假宣传,强制游客在香港购物。眼下,微信集“赞”泥沙俱下,骗局多发。对此,我们不妨来听听各方人士的看法。
揭秘常见骗术的心理原理
 
  不瞒各位:我人生的一个最大目标是想制造一起轰动全国的“骗局”。
 
  之所以立下这样一个雄心壮志,缘于多年前的一次阅读:一个预言大师,能够准确地预测生男生女,他行走江湖一辈子,没有出现一次“差错”。临死前才把秘诀传给徒弟。说到那个秘诀,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反应—猛拍大腿,太妙了!如此洞察人心,连心理学家们都会自惭形秽。从此,收集骗局、分析骗局成了我的一个业余爱好。
 
  我发现,目前常见的骗局有三类:馅饼类、情感类、危机类。
 
  馅饼类骗术最常见,原理也很简单,利用贪小便宜的心理引你上钩,最近的“微信点"赞"”就属于这一类。前几天我一个朋友给我发微信,让我给她点一个“赞”,说什么可以获得免费的海南游,我提醒她别上当了。果不其然,她刚刚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所谓的免费游其实就是个零团费购物游。所幸她没上钩。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点"赞"”从心理学原理上看有了新发展,它不是直接告诉你中了一个大奖、获得一个免费旅游的机会,它让你先点赞。这对骗子而言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直接中奖太老套,相信的人已经很少。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点“赞”,你付出了劳动,不知不觉,你就会掉入“沉没成本”陷阱。
 
  什么是沉没成本(Sunk cost)陷阱?简单地说,就是你开始了一件事,你就舍不得放弃。一个企业推出一个新产品,尽管赔钱,很多企业却用赚钱的产品来填补这个亏损,无法自拔。同样的道理,有一个女孩已经意识到点赞赢iphone是骗局,还是把邮寄费给了骗子。
 
  预防馅饼类骗术不难,秘诀是,见“免费”两个字就躲。要说真正防不胜防的是危机类骗局,电信诈骗许多人都知道了吧,但前不久还是把女神汤唯给骗了。其实,就在汤唯被骗之前,一个上海的女高管被骗几千万,创历史新纪录。
 
  电信诈骗到底神奇在哪里?理解危机类骗局的关键词是“应激”,遇到危机事件,我们的身体会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这就是应激。应激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决策水平下降;第二,行动倾向。
 
  还记得日本核泄漏带来的盐荒吗?为什么一着急我们会去买盐呢?这是因为应激状态会提升人体的肾上腺素分泌水平,肾上腺素一上升,人就坐不住。用一句话总结危机类骗局的心理秘密,那就是把一个坐着的正常人变成一个坐不住的傻子—就像中了邪一样,不可理喻。
 
  这就是为什么电信诈骗至今还能攻城掠寨的真正原因。
 
  顺带提一句,我已经悄然放弃了我那个人生最大目标,因为汤唯都被骗了,我再要想轰动全国,那得骗谁?
微信骗“赞”为何难防?
 
  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近日,不少媒体揭露出利用微信进行诈骗的新手法。有的恶德商家利用微信发送广告,称征集点“赞”可免费旅游,但所谓的旅游只是一系列强制购物项目。有的咨询公司用各种“性格测试”为幌子,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更有不法分子称用“赞”可换取奖品,但却借此行骗,要求“中奖者”先汇出“运费”、“税金”等。
 
  其实,这些微信骗局并不新鲜,只是一些市面上早已传播甚广的骗局的翻版。但是,微信骗局中招的几率却大幅上升,笔者也曾经手贱点过不少广告和测试。究其原因,一是这些骗局利用了微信和点“赞”的特点,覆盖上了一层更“和蔼可亲”的外衣。二是这样的骗局更符合“战略思维”,确实更值得警惕。
 
  首先,相对于微博,微信是更为私密的网络社交圈。用户一般是通过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熟人关系网汇集朋友。再加上微信绑定手机,用户自然认为微信上的都是熟人,也对熟人发送或转发的信息放松了警惕。然而,用户们却忘记了所谓“公众号”的存在,这些或为推送新闻讯息,或为推送广告的群体成为了微信这个相对封闭圈子里的“外来者”,其传递的信息又通过微信中的“朋友圈”广为传播。难保这些“不请自来”的“公众号”中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事实上,多数微信骗局也发端于“公众号”。
 
  其次,点赞这个功能在微信里被发扬光大了。由于微信圈里都是熟人,能够召集出多少“赞”已经不仅仅取决于用户发送信心的价值,而是取决于用户自身的受欢迎程度。对于不少人来说,通过一些转发信息征集“赞”是体现其个人魅力的绝佳机会,要是靠这个又能换取奖品、旅游,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然后,自己就把自己框进去了。
 
  最后,骗术与人类任何有意图的行为一样,越是符合战略的逻辑,成功的几率也就更大。而所谓战略逻辑,就是让整个行动显得足够复杂,逻辑链条尽可能长,让人难以看清其真实目的。正如战略大师李德·哈特所说,越是“间接”的“旁敲侧击”的策略越是好策略。用微信行骗,哪怕是最简单的骗局也多加了一层圈套。这样的忽悠,的确难防。
 
  集“赞”当规范,但仍需持“买者小心”原则
 
  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集到一定数量的“赞”,就可以获得被赞企业或商家的礼品,这是当前流行于微信等社交网站朋友圈里一项活动。听起来礼品唾手可得,然而事实却并不这样。我们有什么法律手段可以规范这一“赞市场”的交易行为呢?
 
  首先,我们来认定一下“集"赞"者”的法律身份。在最初商家发出的活动中,礼品的潜在获得者,是那些把商家的商品信息推广给一定数量微信朋友,并获得微信好友足够多的点“赞”评价的人,在这个环节下,他是一个“再传播中介”者,他获赠品,是他凭推广指定信息而得到的报酬。而他一旦赢取商家或企业的礼品,并开始享用这些礼品时,才成为“消费者”。
 
  也就是说,第一阶段中我们并不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捍卫那些辛苦集“赞”最后礼品缩小或根本没有礼品的人们的权益。《广告法》等法律对欺诈性广告宣传有震慑作用,但对于利用朋友圈等较小众范围里的网络营销,认定欺诈的“严重情节”,是个不容易的问题,那些社交网络朋友圈中的“小恩小骗”,就如日常生活中友情邀约一样,没有一个真正的合同约束,根本无法适用于传统广告中的“虚假信息”或“虚假宣传”的界定。
 
  而在第二个阶段,一旦集“赞”者收到礼物,并开始消费礼物,却发现礼物的质量问题,那当然适用于《消法》,就如集“赞”者获免费旅游,结果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强制购物旅游。受害者可依《消法》积极捍卫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也可以诉诸于其他法律,如禁止强制购物的《旅游法》等。
 
  依笔者的观察,集“赞”纠纷中,大多发生于第一阶段,商家和企业一般通过“礼品总量控制”或“礼品质量控制”,尽量避免把纠纷带入更具法律执行力的第二阶段。所以,笼统地说,集“赞”这一领域,仍属“无法无天”之地,现有法律立场上,应持“买者小心”的原则,也就是说参与前自己就要谨慎,一旦受骗,也只能怪自己不小心。
 
  “赞”是网络中快速获取正面评价的操作,作为理性人,点赞者必然出于对该产品的全面评估,并得出它应是个好的、正面的、可以让好友们分享的产品或服务的结论。“点"赞"党”的出现,和“友情支持好友点赞”的拉票活动,已经使“赞”偏离了法律能从其字面能认定的意思。
 
  另一个角度上看,盲目地追逐礼品而集“赞”,也使网络营销的企业与商家不能把正面的推广消息送达到有效的客户手中。回归“赞”的本意,就是“买者小心”应做的第一步,有了理性与守常识之买者,还怕网络营销中那些小伎俩?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