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经济纵览 » 外企原研药难进国内医保 原卫生部长:废止报销双轨制

外企原研药难进国内医保 原卫生部长:废止报销双轨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9 08:26  来源:中金在线  浏览次数:28
   原卫生部长高强近日在第七届健康中国论坛上的吐槽,再度将外资原研药难入医保报销的问题牵出水面。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面纳入医保目录,但唯低价中标的政策导向令大多数外资药企望而却步。12月26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执行总裁卓永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原研药难以靠质量优势中标基药招标,在大型医院使用原研药较多的情况下,间接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医保基金逐渐成为医疗机构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医保基金支付资金已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收入的56%。但以原研药为主的外资制药企业,一直苦于药品价格高无法进入国内医保。
  据人民网报道,高强在前述论坛上表示,老百姓看病报销医药费的时候都有一个医保目录,目录内有一部分可以报销,但还有相当多的药品和服务在目录外,不可以报销。越是贵重的药、进口的疗效好的药基本都不报销。问题在于,医保部门只监管报销的费用,对群众自费的费用没有人管。
  高强说,“我不赞成费用报销体系是采取一部分报销、一部分不报销的双轨制,凡是与治病救人有关的费用和服务都应该纳入报销的范围。”
  然而,外资原研药在三甲医院的销售份额却较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此前介绍,通过对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使用西药的调研发现,跨国公司、合资企业生产的已占到70%。
  IMS高级咨询顾问王子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广东接受调研的108家三级医院中,原研药的销售份额占到总体的54%,如果这些品种不能中标,就会影响广东大型医院临床用药需求。”
  在基药目录扩容、二三级医院使用比例上升的趋势下,基本药物市场逐渐升级为医药企业的另一个主战场。数据显示,到2015年,基本药物在医药市场中的规模将达到3431亿元。但在部分省市新一轮基药招标采购中,外资药企引以为豪的技术质量不再作为中标的主要参考指标,而是将原研药、仿制药放在同一个质量层次竞标,不少外资药企索性退出基药招标。
  王子文对记者表示,广东省作为招标政策的先行者,去年启动了创新型的药交所模式,其中质量分层规则发生重大变化,90%以上的原研药未划入原研层次,质量层次划分引入了“差别定价”概念,“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原研药、单独定价及差别定价三类产品同组竞争,唯低价是取,而目录外的专利药按普通GMP质量层次限价。”
  卓永清表示,药品招标不按质量分组,低价中标倾向令外资原研药毫无优势。
  国内某大型药企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士透露,一些中小企业通过低价战胜外资、国内大型企业后,要么在质量上“偷工减料”,要么停止供货,“大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小企业高,很多时候小企业的报价比我们成本价都低,但中标后又做不了。”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