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经济纵览 » IMF上调中国GDP增幅至7.5%

IMF上调中国GDP增幅至7.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8 13:14  浏览次数:22
  据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消息,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其摘要如下:
  2012年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继2011年末出现急剧放缓之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活动将在2012年下半年得到加强。决策者避免了欧元区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的发生,结果,一季度金融状况有相当大的缓解,风险意愿反弹。
  2012年亚洲经济增长预计将表现强劲。虽然2011年第四季度该地区的经济活动明显放慢,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疲弱,但国内需求基本保持强劲,表现为失业率较低、产能利用率较高、以及信贷增长强劲。2012年前几个月,经济活动的先行指标加强,通胀预期上升,亚洲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出现反弹。预计2012年亚太地区总体增长6%,与去年基本持平,2013年将提高到约6.5%。
  尽管如此,全球经济依然脆弱,亚洲仍存在严重的下滑风险。欧元区债务危机没有完全解决,该地区的金融动荡仍可能加剧并向全球传播,而地缘风险的增大可能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迄今为止,经济和政策基本面的巩固为亚洲经济体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提供了保护,包括限制金融市场的负面溢出效应,并缓解了欧洲的银行去杠杆化的影响。但对先进经济体出口的急剧下降以及外资流动逆转会对亚洲的活动产生严峻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通过对内需产生的连锁效应。此外,商品价格受到冲击可能在通胀压力和能源和食品补贴带来的预算风险之间造成困难的取舍。
  另一方面,我们的核心情景预测还存在上行风险。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保持宽松,2012年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可能会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导致过热压力卷土重来。
  在此背景下,亚洲的决策者面临艰巨的调整任务,以便为经济保持稳定和非通胀增长提供所需的安全保障险。2011年后期全球复苏停顿,考虑到当时的不确定性,暂停宏观经济政策的正常化实属必需。但现在,决策者应该随时准备进行改变,随着经济过热压力显现,应考虑重建紧缩周期。当然,各国面临的风险平衡不尽相同。面临较大下行风险和那些接近中性货币政策立场的经济体也许能接受较长时期的停顿,而那些状况比较宽松、核心通胀比较坚挺且信贷增长更为活跃的经济体,可能需要尽快回到比较中性的政策立常同样,财政整顿的步伐应该按照本国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经周期调整的赤字较大且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应加快整顿步伐。
  建立防止外部冲击风险的保障,最好是采取强化国内增长源的形式。中国的贸易顺差下降使全球需求终于开始转向主要顺差经济体的可能性提高,尽管如此,可持续的重新平衡仍然依赖于中国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型增长的成功转变。在印度,改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教育、以及促进贸易增长和放松劳动法案,对于当前进行的人口结构转型收益最大化至关重要。在东盟经济体中,在适当的中期框架内增加对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将有助于挤入私人投资,并能推动更广泛的增长,同时保障财政的可持续。
  亚洲低收入经济体和小的岛国面临特别的挑战。在低收入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包括从其他亚洲经济体对于帮助这些国家更充分地参与亚洲的增长过程并从该地区的重新平衡中受益非常重要。太平洋和其他小的岛国面临改善经济抵御能力,防范全球经济负面溢出效应并扩大中期增长源的挑战。
  报告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分别至7.5%和7.3%。较去年10月报告,上调增幅均达0.3%。总体而言,亚洲地区今年GDP增速将达到5.4%,2015年增速将为5.5%,均较2013年有所进步。
  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决定》,报告称,政策实施是关键:“如果全面贯彻和实施改革,公共投资将减少,将令中国经济增长短期内减缓,但中期内可使生产力增强、家庭收入增加,私人领域消费可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7.5%,以实现支持国内外再平衡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改革短期内对其余亚洲国家影响很小,”报告称,“但是长期来看,下降的中国家庭存款将令全球利率上升,使得投资和GDP增速在全球其他地区有所下跌。”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