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电商狂欢 快递遭殃?

电商狂欢 快递遭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6 08:31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15
 原本就属微利的快递业,“双十一”期间的盈利状况更为堪忧。有快递企业人士称,以价换量和抢市场的背后,有着“赔本赚吆喝”的无奈。
     电商与快递,这对有着“不解之缘”的“兄弟”,如今的发展却已悄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就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沉浸在双十一赚得“盆满钵满”的喜悦中时,很多快递公司却已将“双十一”视作“电商狂欢,快递遭殃”的“灾难日”
     每天早上9点30分起床后,北京市民于淼都会习惯性地一边含着牙刷,一边走到客厅打开电脑。“哔哔哔”,当这一连串再熟悉不过的阿里旺旺提示信息声响起后,于淼知道一天的生意又要开始了。
     于淼是一名开店超过3年的“资深”淘宝店主,如今她经营面膜和化妆品的小店已经做到了皇冠信誉,平均每天都会有几十个订单,她每天除了不断在网上解答买家的问题外,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发快递。
     按顾客的订单选好化妆品装到纸盒中,再在四周放入一些泡沫垫片,最后用胶带缠上两圈,不到5分钟,于淼便熟练地包好了一个快递包裹。将包好的包裹堆在地上,等着下午5点快递员上门取走,然后发货,一天的工作就算“大功告成”,“我们的工作一半靠自己,一半靠快递”。于淼笑着说。
     一个小小的淘宝卖家只是网络电商大军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快递员则是整个快递行业的缩影——每天全国各地有无数个包裹由电商交给快递员;又有无数个包裹由快递员送到顾客手中,正是他们每天看似“机械化”的工作,已经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电商与快递的“不解之缘”
     不知从何时起,“双十一”成为了一个刷记录的日子。
     “571亿元人民币”,2014年11月12日凌晨,“双十一光棍节”刚刚结束,阿里巴巴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今年“双十一”的“总战绩”,这一惊人的数字也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其他电商在今年“双十一”的表现也很“优异”——2014年11月11日当天,京东商城和拍拍网共售出超过3518.6万件实物商品,京东集团旗下各平台的全天订单量超过1400万单;2011年才成立,以品牌特卖为主的唯品会在“双十一”当日网络销售额也达到3.46亿元……
     “对比往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电商们飞速发展的态势。”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冯林以“双十一”为例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2009年“双十一”当天,天猫交易额仅为0.5亿元;而2012年“双十一”交易额便飙升至191亿元;2013年的“双十一”则高达350.19亿元。而京东商城今年“双十一”的订单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倍,拍拍网的订单量也为去年同期的2.4倍。
     从这一串串惊人的数据不难看出,“双十一”如今已逐渐被各大电商打造成了一个习惯性的“购物盛宴”。
     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看来,这一个个传奇数字的背后更是人们购物和生活方式逐渐转变的体现,“人们越来越习惯这种动动鼠标就可以轻松购物的网购模式”。
     就在电商们“炫耀”战果的同时,国家邮政局也适时公布了一组官方数据,今年“双十一”当天,邮政、快递企业揽收快递包裹共计8860万件,在11月11日至16日短短6天时间里,全行业共处理快件5.4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6%;最高日处理量达到1.02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7.8%,是今年以来日常处理量的3.1倍。
     法治周末记者也从中国快递协会了解到,截至11月11日晚24时,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四家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均突破了2000万件,创下各自新高,同比去年“双十一”增幅均接近100%。
     申通快递官网的一则消息似乎更为直观,“双十一”当天每秒钟就有353个订单进入其快递网络,随后几天内,公司呼叫中心接线员每天接听300个电话;不少快递员吃午饭所用的时间仅10分钟,还有快递员干脆放弃午饭,一刻不停地取件、送件。
     “一边是各大电商花样频出的打折促销;一边是快递行业的疯狂派送,正是这二者间的紧密联结,才一步步缔造出了‘双十一’的‘传奇’。”
     刘俊海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网购模式之所以备受推崇,一方面是因为电商省去了店面租金等费用,可以为顾客提供价格更低廉的商品,并增加了顾客的选择性;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省去了顾客到商场排队买东西的烦恼,会有专人把货物直接送到手中,而这个专人就是快递员。
     “快递业是架起电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会进一步促进网购方式深入人心,二者有着‘不解之缘’。”刘俊海说。
     在描述电商与快递二者间的关系时,中国快递协会法务部负责人丁洪涛则用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等字眼。
     他向法治周末记者举例称,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快递业最大的“客户”,据统计,快递业务总量中有超过六成为网络零售产生的包裹量;而电商的不断发展也在加速快递行业的发展水平,从业务量来看,2013年“双十一”期间快递全行业共揽投快件3.46亿件,比2012年增长73%;而2013年一季度快递公司业务量已相当于2008年全年的快递业务量。
     “2013年中国快递业务总量已突破90亿,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目前每年都在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不久,中国将有望成为世界快递业务第一大国。”丁洪涛说。
     海量快递业务VS微薄利润
     “快递之于人们的生活,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网购和快递联动发展,使人们享受到了购物便捷。”2014年3月9日,在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良曾如此评价电商与快递的发展。
     然而,就是这对有着“不解之缘”的“兄弟”,如今的发展却已悄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就在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沉浸在“双十一”赚得“盆满钵满”的喜悦中时,很多快递公司却已将“双十一”视作“电商狂欢,快递遭殃”的“灾难日”。
     “双十一”电商迎来购物潮,这也意味着会有海量的订单“砸”向快递业,多名快递人员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双十一”期间公司收到的快递数量和每天需要配送的数量都是平时的两至三倍,这是对快递公司配送能力的巨大考验。
     前几年“双十一”期间快递公司配送人手紧缺、库存压力大等事件频频曝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不少快递公司在今年“双十一”前就提早进入了“战备状态”。
     中通快递一位区域负责人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为了迎接“双十一”的到来,公司从今年七八月就开始做准备,从寻找短期租赁仓库到增加运送车辆、人员,为的就是能应对“双十一”带来的“快递爆棚”。
     然而,每一项投入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该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算上短期租赁的额外库房、增加配送车量的路费和油钱,再加上增加快递员的人工成本,快递公司还没收到钱,运送成本少说就比平时多了三四百万元,“有些快递公司的成本甚至会增加上千万元”。
     成本的加大必然会压缩利润空间,特别是在快递这个并不算“暴利”的行业。此前曾有快递行业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快递公司的盈利水平仅为5%左右,上述中通快递公司负责人向法治周末记者印证了这一说法,“一个五六元的单子,刨去揽件派件和运输成本,再加上公司平台运作等成本,平均每单只能赚不到5毛钱,快递行业利润率低已是行业存在已久的现状”。
     面对极低的单件利润,以量来换取盈利就成了各大快递公司的选择。不过,上述负责人坦言,“双十一”期间虽然各公司订单量都有大幅提升,但算上前期设备人员的投入,再加上每单实际的微薄利润,不少公司在“双十一”期间实际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一些前期投入还需要在“双十一”后一段时间内消化,“阿里巴巴‘双十一’一天的收益,甚至已经超过不少快递公司全年的收益总和了”。
     竞争加剧导致“走量不走价”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快递企业收入只相当于外国同行的1/8甚至1/10。对此,丁洪涛认为,快递行业利润被摊薄,很大程度上源自竞争者众多。
     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快递市场的日益红火,除了顺丰、“四通一达”等几家知名大型快递公司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意图参与其中,分一杯羹。一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由管理部门颁发经营许可证的快递企业已经超过9000家。
     不仅如此,据冯林介绍,目前如京东、卓越等知名电商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专属的物流配送团队,电商不仅自我消化掉了一部分市场,同时这些由电商建立起来的快递团队也参与到了整个快递行业中来,加剧了业内竞争,有媒体就曾报道京东自建物流一年能接外单净利超过两亿元。
     为了能在竞争中占领市场,“走量不走价”成了一些快递公司的无奈之举,有些甚至不惜先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拉拢客户,以促成长期合作。丁洪涛坦言,正是受到这种业内恶性竞争的影响,快递的价格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
     其实除了快递公司间为竞争而主动降价,一些电商也经常会对快递公司“压价”,刘俊海指出,电商是快递业目前最大的“金主”,当前网购方式也将快递的选择权交到了电商手中,这些都使得在与快递公司议价时电商处于“主导”地位,“这家不做,还有其他家做”的想法也使得快递公司不敢轻易拒绝电商提出的价格,有些甚至还会从消费者支付的快递费用中给电商抽取利润。
     “快递业利润率低下,极易导致一些公司因资金问题而在雇员、运送等服务方面出现问题,拉低整体快递行业的发展。”冯林认为,要想促进快递业和电商的均衡发展,应由市场来做选择,要将快递的选择权由电商交还给消费者,这样对快递企业来说也有提升服务的动力。
     刘俊海对此表示认同,他建议电商应在购物页面中加入有网点合作的快递公司名单,方便消费者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电商单方垄断似的压价行为,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各快递公司展开比拼服务的良性竞争,迎合消费者需要,提高业务水平。
     “电商是快递的支撑,快递是电商的延续,二者应是相扶相助而非互相打压。”刘俊海强调,当前电商利润要远高于快递业,在合作时电商也应考虑快递成本利润,不可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压价,否则二者间的差距将逐渐拉大,最终可能导致产业链的断裂。
     丁洪涛也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目前中国快递协会正在进行调研,测算各省市及同城间快递费用合理的价格区间,“日后将通过出台政策对快递价格制定标准和规范,打破业内价格战乱象,让多数快递企业有机会盈利,快递业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冯林看来,不论是电商还是快递业,它们的发展其实都旨在为民众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充分迎合消费者需求才是二者未来发展的根本。
     冯林举例称,鉴于“双十一”购物潮快递变“慢递”等现象,目前业内已开始兴起了“新兴电商”,即应用互联网技术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实体零售企业,像苏宁易购在今年“双十一”当天订单送达率达到93%,就是利用了其全国1600家苏宁门店开放自提的优势,既分流了顾客,也减轻了自身物流配送的压力,让消费者享受网购优惠的同时也有了更为便利的购物体验。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