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医疗机构外资持股70%上限有望打破

医疗机构外资持股70%上限有望打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7 14:00  浏览次数:35
  在国内社会资本争相竞逐民营医院的同时,针对境外资本延续近14年的持股红线有望被解除。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拟减少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按照目前的规定,国内中外合资医疗机构中,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为70%,原则上除港澳台地区之外,其他境外资本暂不被允许在国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
  合资医疗遍地开花
  回溯国内合资医疗机构发展历程不难得知,尽管外籍医护人员来华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但直到1997年前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美中互利旗下的和睦家医疗集团才开始在北京开设和睦家医院,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布局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先河。
  国内当时针对外资投资医疗服务领域的规定极少,仅有原卫生部及原对外经济贸易部曾发布的《关于开办外宾、华侨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行医的几条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不同意外资在华独资经营医疗机构,外资须与国内医疗机构展开股权合作。
  和睦家经过6年谈判,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药集团达成合作,于1997年共建医院。随后,相关部门正式规定外资投资国内医疗机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30%,随着中国于2000年加入世贸组织,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才升至70%。
  据了解,70%的持股上限仍不能满足外资对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客观需求。大基医疗董事局主席孙启银曾表示,国内医疗服务市场有望于2015年达到3.16万亿元,原卫生部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人士亦曾预测,高端医疗服务市场更具发展潜力。
  近10年来,合资医疗机构遍地开花,如北京国际医疗中心、莱佛士上海医疗中心等。这些合资医疗机构大多位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目标客户便是消费能力较强的群体。相对于国内公立医院而言,前述合资医疗机构在门诊、治疗方面的费用普遍较高,且管理制度也大多援引了本国规定。
  政策层面出现松动
  相当一部分外资医疗机构并不满意70%的持股上限规定,个别外资医疗机构曾试图跨越红线,如新加坡百汇控股公司等。需要指出的是,港澳台资本在内地可以设立独资医疗机构,上海禾新医院便是案例之一。
  于是,百汇控股等公司希望内地政府像对待港澳台资本一样放宽外资持股限制,陆续申请在华设立独资医疗机构。据悉,目前外资医疗机构主要是和国内公立医院寻求合作,但也有一部分外资医疗机构并不愿意将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带入合资医院,计划设立独资医疗机构。
  遗憾的是,外资独资医疗机构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并未放行,70%的持股比例上限也未作调整,目前在各大城市活跃的所谓外资独资医疗机构均系合资或仿冒性质。
  今年1月份,卫计委相关人士曾对2009年3月份启动的新医改进行了回顾,认为社会办医力量正在逐步壮大,纯公立医院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例正在逐步下降。记者注意到,这一趋势与合资医疗机构的兴起是分不开的。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相关细节出台,合资医疗机构将会呈现井喷之势。正如国际制药巨头在华的开疆拓土,开始是设立合资公司,接下来便是设立独资公司,目前国内外资独资公司已有相当的规模。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