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当前位置: 贸易谷 » 资讯 » 创业投资 » 20万银行物理网点如何应战互联网银行

20万银行物理网点如何应战互联网银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3 08:32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37
  首家获准开业的民营银行———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明确暂时不会设立物理网点和柜台,所有获客、风控、服务都在线上完成。这也意味着我国首家纯网络银行正式“落地”。
 
  上世纪90年代,比尔·盖茨曾预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银行网点会消失。过去十数年间,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日渐普及的冲击下,客户的“离柜化、去网点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而纯网络银行的出现,也似乎让盖茨的预言成真又进了一步。麦肯锡近期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逾七成中国消费者会考虑开办互联网银行账户。
 
  长期看,互联网时代大潮下,一边是传统柜台业务量的不断下降,另一边是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银行物理网点效益下降成为必然。从发达国家情况看,物理网点经营走下坡路,乃至出现撤并潮,也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性现象。那么下一步,我国高达20万家的银行物理网点该如何应对挑战?
 
  从全球公认的网络基础设施最完善、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韩国来看,截至目前,物理网点仍然是韩国银行业(尤其是零售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分流的主要是简单类、交易类业务,传统网点在产品销售、新业务推广和高端理财等领域的作用仍不可替代。目前在韩国,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纯网络银行。
 
  但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受业务量减少、同业竞争加剧等影响,韩国银行业单个网点的平均净利润额已经从2011年的19.1亿韩元(约1100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5.9亿韩元(约330万元)。而且,由于传统物理网点之间的成本、盈利水平差距较大,据统计已有10%的网点开始出现净亏损。在此背景下,通过重新定位网点功能、努力缩减运营成本、差异化经营,与电子渠道形成协同互补,便成为近年来韩国银行业物理网点转型的主要方向。
 
  一是网点的功能重新定位。当前韩国银行业的平均离柜业务率已经超过90%,在替代效应的冲击下,访问网点的客户数持续减少。受此影响,韩国银行业普遍对网点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将网点从原来的以交易处理为中心向以服务、营销为中心转型。具体来看,网点负责交易处理的窗口普遍减少为2-3个,其他窗口则负责相对复杂的新产品、理财顾问等咨询营销。
 
  二是网点“瘦身”趋势明显。网点撤并正日益增多。以韩国7家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例,网点总数从2012年末的4720家减少至2014年9月末的4435家,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撤并了6%的网点。不仅如此,网点也不再一味追求高大上,10人以下的小型网点成为主流。据统计,历史上韩国银行业网均员工数量曾高达40人左右,逐渐减少至当前的15人左右,而随着近两年手机银行服务的普及,员工人数在4-5名左右的“迷你网点”开始流行。以韩国全北银行为例,该行在首尔开设的13家网点中,有9家为“迷你网点”,网点面积仅为100-130平米,且不再一味追求必须设在一层。
 
  三是追求差异化、专业化经营。为吸引客户,针对特定人群、特定区域的差异化、专业化网点不断涌现。如韩国国民银行,在大学周边区域共开设了42家面向大学生客户的特色网点,提供免费会议厅、迷你咖啡屋、多媒体空间等特色服务。如韩国外换银行,将旗下26家网点确定为外国人战略网点,为外国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GlobalDesk”,推出外国人客户专有产品,配备专门外语人才,实施周日营业或夜间营业制度。除此之外,韩国银行业还出现了专门针对上班族、银发族、女性客户、高科技企业员工、留学移民人员等的专门网点。
 
  四是出现了与其他行业相融合的复合型网点。为凸显交叉销售优势,近年来韩国银行业先后与电信、流通等行业合作,在移动营业厅和大型超市中开设合作型网点,与连锁品牌咖啡店合作开立“咖啡银行”等。此外,2015年起,韩国友利银行和韩亚银行等还将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同时能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服务的复合金融型网点。
 
  五是不再坐等客户,“走出去”营销。韩国外换银行、中小企业银行等,创新推出了“便携式银行”服务,通过将便携电脑、智能终端、读卡器、存折打印机等整合为一个易携带的“智能公文包”,业务人员可携带“智能公文包”直接上门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从而改变了传统网点需要坐等客户上门方能办理业务的方式,盘活了网点的闲置人力资源。韩国产业银行则另辟蹊径,推出了直销银行,以弥补其网点数量少的劣势,由客户在网上银行申请开设账户并预约上门时间,然后由银行员工上门进行实名确认,最后由客户在网上银行完成账户开立。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离柜率水平仍在70%左右,单个网点的经营效益也要远远好于韩国,但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是必须的。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赞助商链接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