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办公、文教 » 库存图书 » 供应劳动法教材(图)

供应劳动法教材(图)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北京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7 17:59
浏览次数: 1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供应劳动法教材(图)】详细说明
2008最新劳动法详细解释音像教材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已经施行,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将施行,面对突如其来、迅速增多的劳动争议,殛待用人单位法律意识跟进,做到懂法用法,规范用工!那么作为企业的老板、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由梁智老师讲解共12碟,分四部分讲解. 原价价格512元,现价320元(并送1G优盘) 梁智老师简介 国务院《劳动合同法》(草案)修改项目组副组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劳动法律网总裁中国著名的劳动问题专家, 梁智:国务院《劳动合同法》(草案)修改项目组副组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著名的劳动问题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被评为2007年十大风云律师,有中国劳动维权第一人之称。同时他还担任着几十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数十家舆论媒体和地方政府的法律顾问,为大家在劳动争议和其他法律事务的处理方面,保驾护航!梁智老师对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企业违法用工、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表示愤慨,最终拿出法律武器对三家企业提起相应的公益诉讼,并将这世界500强打得颜面扫地。劳动合同法出台前后,梁智老师已经在全国四十多个大城市,为法官、仲裁员、律师以及世界五百强在内的大型、中型企业HR进行了培训,受众近万人。梁智老师讲授如何正确认识和贯彻劳动合同法、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作了100多场讲座,反响非常强烈。因为他是我国目前兼具理论与实证双重功力的劳动法律实务顶级专家。 ① 梁智告诉您——如何招工和订立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很可能成为今后劳动争议的焦点。不签合同就不是劳动关系的旧观念危害很大。其实,签订劳动合同仅仅是建立劳动关系之后的法定强制义务,并不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志,并且法律规定违法者将支付双倍工资,作为强化书面劳动合同的工具和方法。由此用人单位应该更加审慎地对待招工与签定劳动合同时的劳动关系问题。 用人单位在招募员工的时候应该准备什么?通常有哪些程序?企业和员工什么时候建立劳动关系?怎样约定试用期?能不能在劳动合同当中随意规定违约金?一些需要发给重要设备和服装的工种能不能收取“服装费、设备费”?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建立了职工名册没有?建立了劳动关系,是否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了?如果没有,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本片将为您释法解疑! ② 梁智帮您——依法订立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被称为是企业的小宪法,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法》的框架下,用人单位管理员工、指挥生产都离不开一部合法、精细、严谨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订立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为用人单位规范管理、保证生产、健康运行提供规章制度要做到精细,就要对用人单位内部的工作岗位、劳动者状况、劳动关系特点进行仔细的分析,而后要针对每一个岗位,甚至该岗位上员工劳动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界定,尤为重要的是要区分出哪些行为是一般性违反规章制度,哪些行为是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本片中梁智老师将指导大家订立合理合法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妥善处理劳动争议! ③ 梁智告诉您——怎样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随意地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存在着很大的法律风险。按劳动合同的规定,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工作岗位是劳动合同当中很重要的内容。另外,在劳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法律上的问题,需要我们弄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地成为违法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中常常有这样的约定:“双方同意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和劳动者的具体表现随时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这样的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吗?在履行劳动合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呢?梁智老师将结合身边案例,聚焦多发问题,诠释相关内容! ④ 梁智告诉您——怎样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很多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合情合理,却不合法,因为没有做到条件合法、程序合法;就是做到合法,也会因为证据意识不强而输掉官司。在被认为非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提出“继续履行”。即使得以顺利解除或者终止,也可能要加倍支付经济赔偿金。怎样做到合法地解除劳动合同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省经济补偿金呢?用人单位运用调整岗位、降低工资、诱导员工“主动辞职”或者凭借找员工过错的方式,省去经济补偿金合法吗?如何跳出这些误区?劳动合同终止是否都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本片将告诉您答案!
0条 [查看全部]  【供应劳动法教材(图)】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