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办公、文教 » 库存图书 » 当代教育学 作者: 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 作者: 袁振国主编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北京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7 19:44
浏览次数: 0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当代教育学 作者: 袁振国主编】详细说明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ISBN:7504127523 条形码:9787504127525 包装版本:3 装帧:平装内容简介近20年来出版的《教育学》大约不下200部。但有新意的却不多,都没有摆脱旧的体系和模式。虽然有的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但体系仍然是旧的,还是因循原来的四大块,感到与热火朝天的教育现实不相称。最近读到袁振国教授主编的《当代教育学》,顿感面目一新。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在立意新、体系新、内容新这三个方面。首先引起我思考的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教育学》,想给学生些什么?我想,教科书有两类:一类是知识性的,主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例如许多自然科学的课本;另一类是观念性的,主要教给学生该专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例如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等的许多课本。当然,知识和观点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知识的观点是空洞的,没有观点的知识是盲目的。但从教学任务来讲总有一个侧重点。那么《教育学》教科书想教给学生什么呢?过去的《教育学》总想集多种任务于一身:既想给师范生尽多的教育方面的知识,又想给学生建立一种教育观念,还想教给学生各种教育方法。结果内容庞杂,学生抓不住要领,观念既建立不起来,方法也没有学到。《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因此,我认为《教育学》教科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正确的教育观念也不是通过说教和灌输而获得的,而是要在对各种教育问题的探讨中建立起来。教育是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教育教学是有许多方法的,但需因事因人,因不同的情境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育规律是不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相对稳定的。建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就能创造出许多新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而不断更新,这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当代教育学》的新,首先体现在这本书的立意新。该书作者在第一页的 教学建议 中写道: 本书编写的一个基本追求是,不仅告诉学生是什么,怎样做,更希望启发学生为什么和怎样想。我们相信,没有一种教育观点、教育原则或教育方法是惟一的或最好的,对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想,从而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不同的教育风格。所以本书的编写力图通过不同教育思想、不同教育流派、不同模式的介绍分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及自我选择的能力和习惯。 这就是说,不是把现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教育问题的一些理论、思想、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讨论,掌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包括教育观念和方法。这也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其次体现在体系新。该书打破了旧的四大块理论体系,力图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讨论教育内部的问题,包括教育的各种要素:理论要素、人员要素、信息要素(课程内容)、管理要素。下篇是讨论教育外部的关系问题,包括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由此而引发的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我不能说这个体系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它是新颖的、有新意的。旧的教育学体系是先讲教育的外部问题,后面讲的都是学校具体工作。越讲越具体,越讲越没有理论,学生越学越没兴趣。1980年我在编中等师范学校用的《教育学》时就发现这个问题,第一版我就把它颠倒过来,先讲教育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再讲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最后再讲教育的外部问题以及国际教育的新动向。谁知,中师教育学的老师说,这样的体系不习惯。第二版又只好改过来。可见习惯势力之顽强。这次《当代教育学》打破四大块的体系,把内容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把教育诸要素统一起来,从教育目的到教育评估和管理,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块作为提高部分,再讲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颇有新意。最后体现在内容新。正是因为编写的立意新,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新。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列出现存的概念和结论,而且介绍当代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内容新表现在以下方面。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不是抛开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例如在讲 教育学的发展 时,不仅讲到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西方,而且系统地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这是影响中国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学著作,然后讲到当代教育学的多元化。又如讲当代中国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学》教科书那样只讲中国的教育方针和学制,而是简要地介绍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再讲到今天的教育目的、结构。重视吸收世界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要达到这一点,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当代教育学》专门辟一章 当代世界教育 ,介绍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各种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放眼世界,把握未来是很有帮助的。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本书不仅介绍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且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重视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书中有许多案例提供学生思考。特别是道德教育部分,讲到道德判断、两难问题时举了一些案例,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启发。书中还专门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县的教改实验,这是我国本土最成功的实验,用它来说明,我们完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论。书中还有许多新的内容,或者是老问题的新解释。在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举。可以说,该书从标题到内容都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述,用现代时髦的说法,作者是企图建立新的教育学的话语体系。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建立新的教育学绝不是容易的事。书中也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例如,第一章教育发展的分期,在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之间,隔了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似乎在历史分期逻辑上不顺;又如,把 教学 说成是教师的行为, 而不是学生的行为 ,值得商榷。可以这样说,教学工作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应该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也应该是双方的行为。其他有些章节在逻辑安排上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0条 [查看全部]  【当代教育学 作者: 袁振国主编】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