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教材系列原价:26.00元作者:张少康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040911页码:345开本:出版时间:1999-4-1印刷时间:2004-12-1 内容简介本书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分期,按照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心,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状况的原则,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 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 发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 深入扩展期;四,明清 繁荣鼎盛期;五,近代 中西结合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能使我们深入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了解它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不同特点,并可以为建设当代新的文学理论,繁荣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愿这本教材能对普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概况,起到一点微簿的作用。 目录前言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先秦时期概说第一章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第一节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萌芽和 诗言志 的提出第二章儒家的文学观第一节孔子以 诗教 为核心的文学观第二节孟子 与民同乐 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第三节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第一节老子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论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第三节庄子 虚静 、 物化 、 得意忘言 的艺术创作论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 汉魏六朝时期第四章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第一节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 发愤著书 说第二节封建正统文艺的确立 从《礼记 乐记》到《毛诗大序》第三节儒家 定于一尊 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第四节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第五节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第五章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展第一节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第二节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第三节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第四节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第六章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第一节刘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写作第二节刘勰的文学本体论第三节刘勰的文学创作论第四节刘勰的文学发展论和文学批评论第七章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 唐宋金元时期第八章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 诗境 的提出第九章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同流派的分化与发展第十章苏轼与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第十一章严羽的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四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和鼎盛 明清时期第十二章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复古和反复古第十三章时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第十四章王夫之和叶燮的诗歌理论第十五章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第十六章清代前中期的诗文词理论批评五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和西方文艺美学的交汇 近代时期第十七章传统文学思想的总结和革新第十八章中西文学思想的交汇和梁启超、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修订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