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办公、文教 » 库存图书 » 遗传学(第2版) 戴灼华 王亚馥 粟翼玟

遗传学(第2版) 戴灼华 王亚馥 粟翼玟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河南 郑州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8 02:48
浏览次数: 3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遗传学(第2版) 戴灼华 王亚馥 粟翼玟】详细说明
书名:遗传学(第2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戴灼华王亚馥粟翼玟定价:38.50 内容简介:本书第2版仍遵循第1版的编写指导思想,即重视保持遗传学学科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遗传分析能力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加遗传分析的比重,更为深入地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论述了遗传物质的本质、传递、变异、表达与调控等基本规律和最新研究成果。  根据遗传学学科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经验,第2版压缩了经典遗传学的内容,删除了第1版中 体细胞遗传 和 遗传学与人类健康 等章节。调整了第1版中 基因精细结构的遗传分析 、 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两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增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和 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 等内容。其余各章都以不同形式增补了各分支学科的进展前沿。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生物学本科生的遗传学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1 绪论 1.1 遗传学的涵义  1.1.1 遗传学的定义  1.1.2 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1.2 遗传学的发展  1.2.1 遗传学的诞生  1.2.2 细胞遗传学时期  1.2.3 生化和微生物遗传学时期  1.2.4 分子遗传学时期 1.3 遗传学的应用  1.3.1 遗传学与农牧业  1.3.2 遗传学与医药业  1.3.3 遗传学与社会和法律2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1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2.1.1 染色质  2.1.2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2.2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  2.2.1 细胞周期  2.2.2 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2.2.3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2.2.4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3 生物体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2.3.1 有性生殖  2.3.2 无性生殖 2.4 生活周期  2.4.1 低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2.4.2 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2.4.3 高等动物的生活周期3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3.1 核酸是遗传物质  3.1.1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3.1.2 噬菌体感染实验  3.1.3 烟草TMV的重建实验 3.2 核酸的分子结构  3.2.1 核酸的分子组成  3.2.2 DNA的分子结构  3.2.3 RNA的分子结构 3.3 DNA复制  3.3.1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3.3.2 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  3.3.3 环状双链DNA复制方式  3.3.4 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 3.4 RNA转录与加工  3.4.1 RNA聚合酶  3.4.2 启动子与增强子  3.4.3 原核生物tRNA和rRNA的加工  3.4.4 真核生物tRNA和rRNA的加工  3.4.5 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 3.5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合成  3.5.1 遗传密码的性质  3.5.2 tRNA与遗传密码  3.5.3 密码子的例外与特殊属性  3.5.4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3.5.5 蛋白质的合成 3.6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3.6.1 中心法则与遗传信息流  3.6.2 中心法则的修正与发展 3.7 基因的现代概念4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4.1 分离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4.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4.1.2 单因子杂交实验及其分析  4.1.3 分离定律 4.2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4.2.1 双因子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4.2.2 孟德尔定律的测交证明  4.3 遗传学数据的 2分析 4.4 人类中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4.4.1 人类遗传的系谱分析法  4.4.2 人类简单的孟德尔遗传特征 4.5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4.5.1 基因的作用与环境的关系  4.5.2 外显率与表现度  4.5.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5 连锁遗传分析 5.1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5.1.1 性别与性染色体  5.1.2 人类的性染色体  5.1.3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几种类型  5.1.4 环境因子与性别决定 5.2 性连锁遗传分析  5.2.1 黑腹果蝇的伴性遗传分析  5.2.2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5.2.3 果蝇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  5.2.4 人类的性连锁遗传分析  5.2.5 其他伴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5.3 剂量补偿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5.3.1 性染色质体  5.3.2 剂量补偿效应与Lyon假说  5.3.3 X染色体随机失活的分子机制 5.4 连锁交换与重组  5.4.1 果蝇的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5.4.2 连锁群 5.5 遗传的第三定律  5.5.1 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5.5.2 遗传的第三定律 5.6 染色体作图  5.6.1 基因直线排列原理及其相关概念  5.6.2 基因定位的方法  5.6.3 遗传干涉与并发系数  5.6.4 利用作图函数计算大图距 5.7 人类的基因定位  5.7.1 系谱分析定位法  5.7.2 基因剂量效应法  5.7.3 DNA介导基因定位  6 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 6.1 真核生物基因组  6.1.1 C值悖理  6.1.2 N值悖理  6.1.3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序列的复杂度 6.2 真菌类的四分子分析与作图  6.2.1 顺序四分子的遗传分析  6.2.2 非顺序四分子的遗传分析 6.3 真核生物重组的分子机制  6.3.1 同源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  6.3.2 同源重组的分子模型  6.3.3 联会复合体与重组 6.4 基因转变及其分子机制  6.4.1 异常分离与基因转变  6.4.2 基因转变的类型  6.4.3 基因转变的分子机制 6.5 体细胞交换与基因定位  6.5.1 单倍体化与体细胞交换  6.5.2 有丝分裂交换与基因定位 6.6 体细胞融合与基因定位  6.6.1 细胞融合与基因定位  6.6.2 同线分析 6.7 真核生物基因的删除与扩增及重排  6.7.1 基因删除  6.7.2 基因扩增  6.7.3 基因重排7 细菌的遗传分析 7.1 细菌的细胞和基因组  7.1.1 细菌的细胞  7.1.2 细菌的基因组 7.2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其筛选  7.2.1 大肠杆菌的突变类型  7.2.2 细菌的培养与突变型筛选 7.3 细菌的接合与染色体作图  7.3.1 细菌接合现象的发现  7.3.2 F因子及其转移  7.3.3 细菌重组的特点 7.4 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  7.4.1 中断杂交实验原理  7.4.2 中断杂交作图  7.4.3 重组作图 7.5 F 因子与性导  7.5.1 F 因子  7.5.2 性导 7.6 细菌的转化与转导作图  7.6.1 细菌的转化与作图  7.6.2 细菌的转导与作图 7.7 细菌同源重组的机制  7.7.1 细菌同源重组的特点  7.7.2 细菌同源重组的分子基础  8 病毒的遗传分析 8.1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因组  8.1.1 病毒的形态结构  8.1.2 病毒的基因组 8.2 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  8.2.1 噬菌体的增殖  8.2.2 噬菌体的突变型 8.3 噬菌体突变型的重组测验  8.3.1 Benzer的重组测验与基因的精细结构分析  8.3.2 T2突变型的两点测交与作图  8.3.3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与作图  8.3.4 T4突变型的三点测交与作图 8.4 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8.4.1 互补测验与顺反子  8.4.2  X174条件致死突变的互补测验  8.4.3 T4条件致死突变型的互补测验  8.4.4 基因内互补 8.5 噬菌体T4rⅡ的缺失突变与作图  8.5.1 缺失作图原理  8.5.2 缺失作图方法 8.6  噬菌体的基因组与位点专一性重组  8.6.1  噬菌体的基因组  8.6.2  原噬菌体与合子诱导  8.6.3 原噬菌体的整合与切除  8.6.4 位点专一性重组的分子机制 8.7 环状排列与末端重复  8.7.1 线状DNA具有环状遗传图  8.7.2 环状排列与末端重复的形成  9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9.1 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9.1.1 数量性状的概念  9.1.2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学说  9.1.3 阈性状及其特性 9.2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  9.2.1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  9.2.2 估计遗传率的方法 9.3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9.3.1 近交及其遗传学效应  9.3.2 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理论
0条 [查看全部]  【遗传学(第2版) 戴灼华 王亚馥 粟翼玟】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