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办公、文教 » 库存图书 » 家庭决定未来-家庭保护者杜博士传---基督教主内书

家庭决定未来-家庭保护者杜博士传---基督教主内书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广东 广州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8 06:13
浏览次数: 2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家庭决定未来-家庭保护者杜博士传---基督教主内书】详细说明
灵光书屋http://392766.taobao.com/灵光书屋http://392766.taobao.com/灵光书屋http://392766.taobao.com/作者简介1、戴尔 布斯的写作范围涉及文化、媒体、信仰以及商业。他为各种媒体撰稿,包括《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美国企业》以及《首席执行官杂志》。布斯因为报道通用汽车于1986年被杂志提名为普利策奖候选人。布斯是威斯康星州人,曾在佛罗里达州的密尔沃基和圣彼得堡担任报纸编辑。布斯全家现住在密歇根州罗彻斯特山。2、鹿永建 学习爱?守护家 行动发起人,作家,新闻评论员。1964年生于江苏沛县教育世家,1986年山东大学毕业,在新华社观察中国社会20年,探索心灵安宁之路。围绕理想的中国人当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家庭关系,发表作品数十万字。2006年 国际家庭日 前发起 学习爱 守护家 行动,倡导从家庭入手,养成健全人格,开创美好人生,建设和谐社会。他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儿子8岁。 内容简介詹姆士 杜布森(JamesDobson)被誉为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问题的最高顾问,他的事业是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帮助。2005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 美国福音派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人士 ,杜博士荣居 最有影响力的第二位 。支持者称赞他的道德教导,批评家诋毁他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力,不管怎样,杜博士是名 强打型球手 ,其影响力渗透了美国现代文化的各个角落。此书使你更多地了解杜博士 他的童年生活、他所深爱的家人,以及 爱家协会 的30年历程,遍及全球的家庭服务和它对美国社会政治的深远影响。普利策奖提名人戴尔 布斯与中国新华社新闻评论员鹿永建从各自不同的文化视角展现杜博士人生的各个侧面。▲他曾经是一位留守儿童,他的父亲放弃了辉煌前程回家,挽救了他的心灵,而中国目前有2000多万名这样的留守儿童;▲他是独生子,与中国的独生子女有着相似的境遇;▲他是一位美国人,却与中国的家庭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他的心归向家庭,永远如一 精彩片段第一章不同寻常的独生子与他的好爸好妈乐队的领袖累了双眼不再炯炯有神但是他的精神在乐声中流淌他的歌声在我心中徜徉我曾经萎靡但是,如今我正在效法他我已成为了他生命的再现谨此献给乐队的领袖 《乐队领袖》,丹?法格尔伯格(DanFogelberg) 今天的詹姆士 杜布森博士是美国家庭的保护者,他的名字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家喻户晓;他的书籍被摆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大中华地区数以亿计家庭的书架上;他的广播节目以世界多种语言传遍地球的各个角落。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个独生子,还曾经是一个可怜巴巴的留守儿童?这个生性倔强的男孩子,在青春期的那几年,也曾游走于危险的边缘。无意中将他置于困境之中的是他父母,但是以极大的爱、智慧和牺牲把他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更是他的父母。杜布森家族热心教会工作由来已久,代代相传。1900年初,杜布森母亲的曾祖父GW麦克鲁斯基和他的女婿迈克尔 迪林汉姆创立了拿撒勒教会。詹姆士?杜布森博士的父亲老詹姆士出生于1911年,在5个男孩中排行最小,其中2个哥哥是双胞胎。老詹姆士崭露艺术天赋,进入匹兹堡艺术学院。大学期间他获得了学院中的最高荣誉。1934年,他和牧师的女儿莫特 迪林汉姆结婚。老詹姆士年轻时虽然艺术才华横溢,也希望以其艺术专长谋职,但是,最终他当上了一名牧师。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师,被人称为 皮鞋脚趾部分没有皮子的人 。人们以此称呼他,是因为他长时间跪下来祷告,祷告时跪的姿势使得皮鞋前端的皮子磨损。在第一年的全职服侍中,老詹姆士总共领取了429美元的工资。那时他24岁,他把工资中的352美元又奉献给了教会,这样的慷慨和大方对他儿子的影响意义深远。小杜布森降生在一个敬虔、恩爱的家庭,他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让人羡慕。他被父母亲昵地称为 吉姆 。一位熟悉他们家的女性这样描述老杜布森夫妇, 当莫特进屋的时候,老杜布森马上就变得精神焕发,就好像通电的圣诞树一样。 她语气肯定地说, 我从没见过一对夫妻像他们这样彼此相爱。 小吉姆于1936年4月21日经剖腹产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由于分娩过程极为艰难,医生建议老杜布森夫妇不要再怀孕了,结果小吉姆成了家里的独生子。HB伦敦是小杜布森的表弟,也是最好的朋友,他比小杜布森晚出生八个月。伦敦的母亲是小杜布森的母亲莫特的妹妹,大部分的假期小兄弟俩都待在一起。伦敦也是个独生子。老詹姆士和莫特?杜布森之间深厚的夫妻感情给童年的杜布森提供了坚实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婚姻模式成了日后杜布森婚姻生活的楷模,杜布森后来还把这个模式应用在婚姻辅导中。这样的好日子一直到杜布森6岁那年。家庭决定未来:家庭保护者杜博士传第一章不同寻常的独生子与他的好爸好妈?小杜布森进入小学校门的时候,他那相亲相爱的父母正面临极其困难的选择。这一边,他的爸爸作为牧师,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四处巡回讲道;而另一边,他们的宝贝儿子却必须固定在一个地区上学,这可真是一大难题。对于莫特来说,一边是希望福音工作日益兴旺的丈夫,另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年幼儿子。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她选择跟随丈夫,离开了年仅6岁的吉姆,把他寄养在阿肯色州温泉市的姨姥姥家中。小杜布森在那里上小学一年级。小杜布森这样谈起他的父母: 不管我爸爸去哪里,我妈妈都陪伴着他,并且在教会唱赞美诗,弹钢琴。他们在感情上相互依靠。所以我必须待在姨姥姥家。我的父母跟我拥抱,说爱我,告诉我说他们隔一两个月会回来看我一次。随后的某个晚上,他们开车离去了。我坐在地板上,四周一片黑暗,觉得被爱我的父母丢弃了,心情非常沮丧。 一个6岁的男孩,本来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可是一下子,父母离他而去了,留下他孤独一人。这样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 那一年我非常难熬。 今日功成名就的杜布森对于当初这样的经历仍然难以忘怀。杜布森的亲戚尽了最大努力照顾他, 但是我记得有一次万圣节,他们压根儿没想到要为我准备一个南瓜。 他回忆道。自然,谁能够代替孩子的父母呢?没有人能够!尽管那一年他的姨姥姥很努力地引导他,但是杜布森还是在走下坡路。 我变得非常令人讨厌。 杜布森回忆道: 我当时是教会和邻居中的捣乱分子。老师向我的姨姥姥告状,而街坊邻里的孩子们都觉得我太粗鲁了。但是我有借口:我被抛弃了。我不生父母的气,我只是太想他们了。 杜布森理解他的父亲, 他太需要我的妈妈了,以至于没有妈妈的帮助,他不能做福音的工作。我和我爸爸两人都需要她。 据HB伦敦回忆,当时杜布森因为父母的离开而感到 困惑和烦恼 。他说: 吉姆被留给了老人,住在陌生的社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一年他没有什么朋友。 杜布森这一年的处境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的处境,中国农村这样的儿童就有2000多万。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过程正在加速,众多年轻人从广大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希望为自己的孩子将来的远大前程打下基础。但是,他们所走的第一步是有问题的,那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老家,让自己的老人带。2000多万留守儿童指的是农村中的留守儿童,实际上,城市中也有留守儿童。为了攀登事业高峰、移情别恋、忙于自我享受,等等,一部分城市中的年轻父母将孩子交给老人带,只在周末履行短暂的责任;还有一部分父母,将孩子交给幼儿园全托,美其名曰: 让孩子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 那个6岁的小吉姆坐在地板上,周围黑漆漆的,他觉得被爱他的父母遗弃了,心里很难受。这正是中国2000多万留守儿童的写照:那些孩子坐在屋子里,感觉被遗弃了,心情沮丧,不知爱在哪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那段时间,杜布森的亲戚不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属灵的生命中都尽最大努力使小吉姆不偏离正道。积极的一面是,小杜布森身上表现出对弱势群体的怜悯。当时是1942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激烈进行的时候。杜布森回忆道: 我们的邻居中有一个跟我一般大的意大利男孩,其他孩子们叫他意大利佬。我没有了令我舒适的环境觉得很孤独,他也很孤独。我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因为我同情他的遭遇。 好在老杜布森是一个敏感的人。他在忙碌的宣教生涯中,常常抽时间回来看他亲爱的儿子。但他发现情况不妙:儿子越来越像姨姥姥和姨姥爷,而不像父母了。每次短暂的相聚都让小杜布森十分开心,但是,时间太短暂了。刚让他尝到父母双全的滋味,接下来又是痛苦的分离。那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实在刻骨铭心,被周围的人称为 坏孩子 的小杜布森怨气十足。庆幸的是,小杜布森因为想到这样与父母分离的日子迟早会过去,而没有滋生仇恨。昔日的 坏孩子 变成了今天的亲子教育专家,当日的 受害者 变成了今日捍卫传统的全职母亲的领军人物。关键在于,他的父母没有让他的缺乏持续太久。他们很快就开始补救了!在这紧要关头,杜布森的妈妈和爸爸采取了弥补行动。他的父亲在俄克拉荷马州的贝萨尼买了一栋房子, 让我母亲陪着我在那里度过了接下来的11年。我父亲独自巡回宣道,这对他来说很不容易 。小杜布森今天对他父亲赞不绝口,与他父亲多年前做的自我牺牲有极大关系。杜布森的留守儿童生涯只过了一年时间,他那亲爱的、美丽的母亲就回到了他的身边。小杜布森的成长环境突然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主要由母亲养育的孩子,一个在爱与管教之间被塑造的男孩。这样的故事,值得中国众多留守家庭和从事家庭关怀工作的专业人士去思考、揣摩、仿效。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把留守儿童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提出来。举国上下很多人都在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忙碌。在安徽有一位叫王直的七旬老人,他办的助学中心解决了数百位留守儿童的问题;四川有一个地方则探索由当地的公安警察来负责这些孩子的品行成长,等等。但是,人们往往没有想到,问题要得到解决,最简单的也是最好的办法是:父母重新回到孩子的身边,或是父母将孩子带在身边。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父母!没有任何机构能够代替家庭教育!众多中国父母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更可悲的是,中国很多城市中,那些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长也在把孩子赶到寄宿学校和老师身边去,而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会采取杜布森父母那样果断的行动。从孩子出生到18岁这段时间里,把你的孩子养育成人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等孩子长大了,你有时间去从事你的事业。这是杜布森在他的书中和大大小小的讲座中反复强调的,显然这是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回到儿子身边的莫特犹如一口爱的甘泉,滋润着小杜布森的心田和生命。潜移默化中,她也把她性格的优势传给了儿子。她天生风趣幽默、外向、干练、健谈,善于社交。秉承了母亲性格的杜布森这样回忆道: 她喜欢请大家吃饭、开派对,为她的家人做饭,还总是帮助她的朋友们。 玛格丽特?史密斯说: 每一次大伙儿在一起的时候,她总会讲一些传道的趣闻。吉姆就跟他的妈妈一样。他希望像他的爸爸那样安静,但是他的爸爸太安静了,难得开怀大笑。 小杜布森回忆说: 我的父亲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他常常一个人待着,有时他会情绪低落。 的确如此,老杜布森内心的挣扎主要是他的自尊心问题。他的儿子在以后的讲课中将这个问题视为年轻人的主要问题。小杜布森对杂志记者说: 他绝不会写一本书,不是因为他不会写书,而是他对自己的评价很低,担心感情用事地说出来的想法,别人不认同。 由于父亲很长时间不在身边,杜布森身上没有父亲这种性小吉姆与妈妈莫特在自家阳台格缺陷,相反,母亲风趣、健谈的特性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莫特善于说服人。她只要看看孩子,努努嘴就可以让他们做任何事情。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莫特塑造着吉姆的性格,使他充满了活力和灵敏。她尽力为吉姆提供自由空间,这对于一个牧师家庭来说尤为困难,因为他们经常搬家,在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小社区中搬进搬出。有一次搬家过后,小杜布森显得格外孤独。莫特悄悄地把一张20美元的钞票放在小杜布森的手里,对他说: 拿去买你喜欢的东西吧。 这对于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尤其是对于他们家庭来说,真是一个舍不得的数目。杜布森永远不会忘记母亲的慷慨。杜布森是独生子,又只有母亲带着他,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在溺爱中被惯坏的孩子呢?就是因为杜布森母亲在管教孩子方面有特别的天赋,她在杜布森身上充分运用了管教才能,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勇于管教》一书中,杜布森津津有味地谈道:他的母亲对他在完成作业时表现出的磨蹭或错误,显得十分通情达理。 但是有一件事她会绝对强硬:她绝不容忍顶嘴。她知道小孩子背后说坏话和顶嘴是他们挑战大人权威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一定要让他们 熄火 。 他经常回想起母亲用鞋、皮带,甚至是镶有金属物的腰带管教他的情景。小杜布森说他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大部分管教孩子的办法, 她是从她的父母那里学到的。当时,这个方法是代代相传的。父母们必须清楚地知道,管教孩子是因为爱的缘故,一定要在管教和爱两方面保持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麻烦就大了。从我母亲对我如此尽心尽责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她对教养孩子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我相信,为了我,她会毫不犹豫地付出生命,但是因为她爱我,所以她决不宽容无礼、背后说闲话和不顺从。 就小杜布森的养育来说,老杜布森的亲戚都尽力提供帮助。例如,他的叔叔定期为小杜布森存放5美元到一个特定的账户中。表弟伦敦介绍说: 我们俩高高兴兴地参加教会中的各种聚会、野营。我们两人都是独生子,在家中孤独,喜欢聚会和交友。 显然,杜布森与伦敦从小就成了好朋友,他们俩又都喜欢教会中的各项活动和聚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他们俩作为独生子可能出现的自我中心和孤单郁闷。在中国,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的独生子十分孤单,但只是在感叹,在抱怨。你是否尝试过为你的孩子找伙伴?是否尝试过在社区中建立孩子俱乐部?是否为孩子找伙伴的事碰壁过?独生子女的诸多潜在的 独 性,将在他长大成人进入社会的过程中显露出来,成为人际关系的毒瘤。杜布森作为独生子的童年故事,应成为对我们中国家长的警示;同样是这位独生子日后辉煌事业中显示出的 与众人良好的积极关系 ,应成为对我们中国家庭的祝福。母子两人平静的、充满爱的生活在小杜布森长成一个半大小伙子时起了波澜。在小杜布森16岁的时候,他母亲开始镇不住他了。他那时是一个又高又大的大男孩,男子气十足,同时又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主儿,在青春期表现出叛逆行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杜布森说: 我开始第一次对抗我妈妈,朝错误的方向游荡,虽然还不算太糟糕,但已经足够令人头痛了。当时我是这样想的: 挺住,我就是要这么做。 我妈妈从来没有把我的犟劲拿掉,当时她也没有打算这么做。 这一回,他亲爱的妈妈没招了。是啊,一个在青春期的暴风骤雨中成长的男子汉,怎么会在母亲的脚下俯首称臣呢?有一天,杜布森的母亲拿起电话,对他父亲说: 我需要你。 老杜布森立刻作出决定,终止了他福音布道家不断上升的光辉前程,卖掉了他们在贝萨尼的房子,举家南迁,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圣贝尼托,一个靠近墨西哥边境的小镇。杜布森的母亲需要丈夫的帮助,杜布森更需要他的父亲。一个青春期的男孩,此时需要的就是父亲的榜样和力量,需要父亲帮助他12岁的吉姆与爸爸妈妈一起亮相度过那暴风骤雨般的青春期。所以,杜布森后来一次次地在广播中、在面对数万人的讲座上、在他行销千百万册的图书中,向人们讲述他父亲为了他的成长而作出伟大选择的故事。 当时我父亲未来4年的复兴会日程已安排好,但是他大笔一挥取消了所有安排,回家了。我们搬到了南方。他回到小镇,带领一个小教会,好让我有一个完整的家。他挽救了我。 他挽救了我。 这句话含义深长,令人浮想联翩。如果杜布森的父亲没有在杜布森即将出错还未出错的关键时刻回家,那么,杜布森可能要出大问题了!他也许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却绝不可能成为现在这样一位保护家庭的勇士,一位在美国乃至全球产生这么大影响的勇士。读到这个地方,所有为人父的中国人都当思量:自己对孩子爱还是不爱?真爱还是假爱?如果真爱孩子,父母在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处于青春期这样一个危险的年龄时,就要陪伴孩子渡过危险和难关。中国有许多当父亲的觉得晚上回家吃饭是一件失败的事,喝得醉醺醺地回家,是很自然的事;当母亲的一边埋怨男人为什么不能少喝一点,另一方面,又觉得男人路子广。而那些为了事业,与妻子和孩子分居两地的家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杜布森父亲所做的选择,是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杜布森博士能够成为家庭的保护者,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奇妙在于,他的父母不是一开始就像他的一生所反复强调的那样,在孩子从出生到18岁的那段时光里,把培育孩子当成头等大事。但是,当他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需要他们时,他们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果断地作出牺牲,选择将孩子的成长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这样的经历,使杜布森对于他的父母充满感激,而且告诉我们中国家长,不管你的孩子是不是独生子,不管你是否亏欠了自己的孩子,只要你明白过来,暂时放下你所孜孜以求的远大前程,把你的爱正确地给予孩子,永远都不会太晚!你的孩子将永远感激你,而你可以永远地祝福你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小杜布森身上到底有哪些老杜布森的烙印和祝福。尽管小杜布森大部分少年时光在妈妈带领下度过,但他父亲依然对他影响最大,他们在一起的甜蜜抵消了父亲不在身边的痛苦。杜布森非常珍惜父亲每月一次或每六周一次在家小住几天的时光,他们常常待在一起几个小时不分开,常常是在车库里一起修修补补。父亲也教儿子打网球,很认真地训练这个高大的、有田径天赋的儿子怎样打网球,并告诉他这项新兴运动的美妙之处。很多时候,在清凉的早晨,附近森林里的花栗鼠和小鸟啾啾的时候,他们父子俩就出去打猎了。每当这时,老杜布森都会感叹上帝创造的伟大。小杜布森说: 就是那些清晨时光滋养了我们父子彼此间的深情厚爱,并为我们一生的亲密关系奠定了基础。如此亲密的、合二为一的关系使我将他当作了学习的榜样,也使我将他的价值观当作我的价值观,将他的梦想当成了我的梦想,将他的上帝当作了我的上帝。 小杜布森对他的父亲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都知道老杜布森把相当一部分来自复兴会的收入奉献给了那些比他更需要钱的人。小杜布森记得全家人不止一次地为经济上特别的供应而祷告。有一次,小杜布森相信上帝亲自帮助了他们:他们收到了一张1200美元的支票,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红利, 这些钱缓解了我们当时的困境 。另外,老杜布森的父亲在1935年去世时留给了他们一小笔遗产,也帮助了他们维持生活。小杜布森回忆道: 我们在饮食方面比我的一些朋友要好,我们家还可以一起去度假,但是我的玩具比别人的都少。我朋友的父亲都是生意人,他们的房子比我们的大,条件比我们好。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受苦受难的人。 3岁的小吉姆在自家门前摆起侠客姿势小杜布森渐渐长大,开始和父亲讨论重要书籍和重大问题。这种交流让杜布森逐步发现他的父亲属灵的敏感和睿智。老杜布森读书范围很广,包括医学、生物化学、天文学、社会学、音乐等等。在他父亲的葬礼上,小杜布森对在场的人说:他的父亲在一把大椅子边上放着一本关于DNA分子结构的书。书旁放着他父亲的读书笔记,里面记着人体包含的20个基本氨基酸及其包含的遗传密码。他把这些密码称为 上帝的四字密码 。 我的父亲无论在属灵生命方面,还是在知识方面都可能比我更胜一筹。 老杜布森没有放弃他的艺术天赋,他是圣地亚哥市波特拉玛拿撒勒大学的教授。在他快退休时,他还成为位于堪萨斯州欧拉斯中部的拿撒勒大学的艺术和历史学教授。杜布森没有继承父亲的艺术天赋,但受到了老杜布森其他方面的影响:抓住主题和要点,不解决不掌握不罢休。伦敦说: 吉米叔叔会对某些事感兴趣到入迷的程度,例如学习打网球,或是研究天文学、地震学等等,都是如此。他的这种特质也遗传到了小吉姆身上。他对吉姆的期望很高。 杜布森早期表现出酷爱归纳的特点,常常记录他父亲给他讲的有关生命和上帝的观点。事实上,父亲丰富复杂的生活经验和宽广的知识面,在杜布森开始写作初期,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回报:老杜布森是小吉姆最初的读者,有时候还是他专业期刊、研究论文甚至是书稿的编辑。小杜布森在父亲的葬礼上说: 几乎没有人意识到,我大部分的写作内容实际上表达了我父亲的观点和教导。 杜布森说: 他的某种感染力,对我起着巨大的影响。有时我听他讲道,是我以前听过的,但是我仍然会哭。我对我父亲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老杜布森晚年,他对于小杜布森的祝福和影响达到了顶峰!那是在他的祷告中完成的。1977年9月,老杜布森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接待杜布森的医生告诉他,他的父亲可能活不过那天晚上。杜布森和雪莉马上终止了在圣安东尼奥举行的得州小儿科协会演讲,登上了去堪萨斯市的飞机。医生还告诉杜布森,他的叔叔于当天上午10∶30在这家医院辞世了。那天下午,杜布森夫妇走下飞机的时候,别提有多害怕和多悲伤了。但是,他们很快得知老杜布森精神渐渐恢复,病情稳定。实际上,他已经完全恢复了知觉,迫切地等待着小杜布森夫妇的到来。父子非常珍惜随后的每一天,因为他们不知道剩下的时间有多长。12月4日,距离第一次住院79天,老杜布森心脏病复发。这一次他没有恢复过来,去世时只有66岁。 詹姆士?杜布森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如果他现在坐在我们中间听我们这样称赞他,他一定会觉得难为情。我父亲有不少缺点,正如你我一样。但是我爱他,可能比其他的儿子更爱自己的父亲。 ?家庭决定未来:家庭保护者杜博士传第一章不同寻常的独生子与他的好爸好妈?小杜布森为他父亲写了篇悼文,文字优美,情感真挚,恐怕要过许多年以后才有人能写出像杜布森写他父亲这么感人的悼文了。1982年,民谣歌手丹?法格尔伯格为他的父亲写了《乐队领袖》这首歌,旋律令人心碎,这首歌入选了当年的十大金曲。在杜布森看来,丹 法格尔伯格的歌曲好像也在写他的父亲,歌中唱道: 他以温柔之手雕刻灵魂,多年之后我才明白。 小杜布森告诉大家这首歌对他的感动有多大,他在爱家协会广播中读了全部歌词,最后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父亲: 他是我们乐队的领袖。 1985年,杜布森终于知道了他父亲对他另有极大的遗愿,他是在收到艾琳 斯万的来信时才知道的。艾琳是小杜布森的姑父吉米?麦克格劳的妹妹。1977年老杜布森和艾琳的哥哥一同住院的时候,艾琳陪在两人身边。 艾琳跟我讲了一些过去不方便说,直到父亲去世7年后才能说的事情。 艾琳说在老杜布森没有犯心脏病之前,曾经连续三天三夜地为艾琳的哥哥,他妹夫的疾病祷告,也为他自己祷告,希望上帝能让他活得更久,以带领更多的人得生命。杜布森说: 艾琳告诉我说,我父亲祷告到第三天清晨,他说上帝对他说话了。我的父亲不经常说这样的话,他绝不会随便乱讲。如果说上帝对他说了什么,那么你可以确信,上帝真的跟他说话了。 上帝这样对我父亲说: 儿子,我听见了你的祷告。我应许你的请求。将有成千上万人改变生命,从全美国直到全世界,但是这个任务不是由你,也不是由你的妹夫来完成,而是由你的儿子来完成。 第一次,我知道了爱家协会不是我个人创造的,也不是我说要有就能有的,也不是我心想事成、妙笔生花的结果,爱家协会是上帝垂听我父亲祷告的结果。 1980年,丈夫去世几年以后,莫特从堪萨斯州搬到了距离儿子和家人不远的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住宅区居住。莫特 杜布森于1988年去世。 目录Catalog 第一章不同寻常的独生子与他的好爸好妈第二章爱情使命第三章《勇于管教》吹响号角第四章丈夫父亲作家演说家第五章麦克风前的杜博士(51)第六章采访死刑犯:暴力色情如何使人堕落第七章天才的社会企业家第八章科罗拉多,我们来了!第九章杜博士管理法则第十章天生政治家第十一章先知顾问总统制造者第十二章粉碎压力第十三章杜博士非同寻常第十四章一根银线:杜博士的妻子雪莉第十五章家庭导师持家有方:杜博士的儿女第十六章 杜博士不是中国人吗? 第十七章美国家庭危机仍在继续第十八章迎战中国家庭危机的到来
0条 [查看全部]  【家庭决定未来-家庭保护者杜博士传---基督教主内书】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