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办公、文教 » 库存图书 »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广播与电视 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学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广播与电视 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学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河南 郑州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7 13:15
浏览次数: 6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广播与电视 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学】详细说明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 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作  者:饶立华,杨钢元,钟新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6-1字  数:453000版  次:1页  数:382印刷时间:2003-6-1纸  张:胶版纸ISB N:9787300036717包  装:平装定  价:29.00所属分类: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类教材 新闻传播与出版 编辑推荐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的研究对象为广播和电视两大现代新闻媒介。在现代,广播、电视和报刊三足鼎立,广播电视在社会的大众传播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电视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本书对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历史、性质、特点和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作了系统的研究和介绍,读者对象主要为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和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  本书共十章,由三人合作写成:广播与电视是大众传媒的重要成员,具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本书力求反映其最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广播电视历史、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业务等各个方面。广播、电视作为两个新闻媒介,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不同之处,尤其在新闻业务上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使本书的一些章节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例如第一章和第二章着重对广播电视历史的梳理,第三章和第四章侧重理论的分析,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则注重具体地说明广播电视新闻体裁和编辑的特点。 内容简介 广播与电视是大众传媒的重要成员,具有广泛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本书力求反映其最新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广播电视历史、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业务等各个方面。广播、电视作为两个新闻媒介,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不同之处,尤其在新闻业务上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使本书的一些章节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例如第一章和第二章着重对广播电视历史的梳理,第三章和第四章侧重理论的分析,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则注重具体地说明广播电视新闻体裁和编辑的特点。 作者简介 饶立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研究和教学。著有:《公共关系》(合作,第一署名)、《电视新闻问题作品选评》、《小百科全书 传播学》、《今日话题电视问题选评等。  杨钢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研究和教学。著有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第一节 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一、语言的产生    二、文字的发明    三、印刷术的发明    四、无线电的发明    五、计算机的发明  第二节 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一、贝尔电话的启发    二、空中传音试验    三、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    四、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五、广播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第三节 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国际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三、广播新闻:从报纸的有声版到自己走路  第四节 世界电视技术的发展    一、电视的发明:几个重要阶段    二、电视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一、电视广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二、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第二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第一节 旧中国的广播事业    一、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办广播    二、北洋政府官办广播    三、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    四、旧中国的民营广播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广播事业    一、早期的无线电事业    二、人民广播的诞生    三、延安台的变迁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 文革 前的广播电视事业(1949 1966)    二、 文革 中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 1976)    三、 文革 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6 )  第四节 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    一、香港的广播电视    二、澳门的广播电视    三、台湾的广播电视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性质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三、广播电视体制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功能和任务    一、广播电视的功能    二、广播电视的任务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及传播特点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一) 声音    一、语言    二、音乐    三、音响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二) 图像    一、文字    二、示意图与图表    三、照片与图片    四、影像  第三节 符号系统的关系    一、各符号系统的一般关系    二、电视非同期声语言和影像的关系  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二、广播的传播特点    三、电视的传播特点第五章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  第一节 规范口语    一、语音    二、词汇    三、语法   第二节 明白晓畅    一、遣词造句的口语化    二、表达上的通俗易懂   第三节 响亮和谐    一、语言的清楚响亮    二、语言的韵律和节奏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摄录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殊性    一、带机采访    二、现场性的原生形态纳入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三、新闻报道形式与采访方式密切相关    四、记者的角色定位增加了新的内容    五、采访和传播对摄录器材的依赖性    六、电视采访的合作采访方式  第二节 选题与采访准备    一、选题    二、带机采访前的准备  第三节 广播电视采访报道    一、观察    二、访问    三、隐性采访  第四节 广播电视新闻摄录    一、摄录的基本概念    二、电视新闻的拍摄原则与方法    三、电视新闻的拍摄规律第七章 广播新闻  第一节 广播新闻的特点    一、具体形象    二、短小精悍    三、音响的运用  第二节 广播新闻的体裁    一、广播消息    二、广播通讯    三、音响报道第八章 电视新闻  第一节 电视新闻体裁    一、电视消息    二、电视新闻专题    三、电视新闻评论  第二节 电视新闻播出方式    一、电视新闻的录播和直播    二、电视新闻直播的优势    三、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第一节 新闻编辑工作的职责与主要工作    一、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二、编辑部门的具体工作  第二节 节目编辑合成    一、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二、影像组接方法    三、声音组接方法    四、字幕的运用  第三节 新闻栏目编排    一、编排的出发点    二、新闻栏目编排技巧第十章 新闻主持人  第一节 新闻主持人主要类型    一、新闻主持人的界定与溯源    二、新闻主持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新闻主持人的角色特征    一、 最后一棒     二、机构的 代言人     三、新闻 明星     四、公众 代言人   第三节 新闻主持人的传播效应    一、正义感    二、信任感    三、权威感    四、亲切感  第四节 新闻主持人的素质特征    一、新闻主持人作为记者的素质    二、新闻主持人作为出场者的形象    三、新闻主持人作为人的品质    四、新闻主持人作为领袖的素质    五、新闻主持人作为 名牌 的个性
0条 [查看全部]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广播与电视 二十一世纪新闻传播学】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