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办公、文教 » 库存图书 » 供应开放中国 改革的30年记忆书籍

供应开放中国 改革的30年记忆书籍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上海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7 00:56
浏览次数: 1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供应开放中国 改革的30年记忆书籍】详细说明
作  者:经济观察报 编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4-1版  次:1页  数:311开  本:16开印  次:1 ISBN:9787508611006包  装:平装所属分类:图书定价:¥42.00编辑推荐1977-2007——我们曾经以不同年龄,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年代。  30年,30段巨细混杂的记忆,试图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改革的智慧和勇气。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改革开放的书。  这是一本亲历者讲述历史的书。  这是一本唤醒记忆并且重新认识所走道路的书。  本书通过对30个人或口述历史,或还原现场,或记录结果等等的方式,来回溯中国改革开放的种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推动力。 作者简介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1年4月16日,因其内容高质、大胆、丰富、充满生机和设计精美,创刊不久便被列为中国三大经济类新闻出版物之一。它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追求成为全球商业分析、资讯领域第一的华文媒体集团。目前是中国单期容量最大的报纸。 目录引言第一篇 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 1977:改变命运的开端 1978:我的一九七八 1979:可口可乐,开放的标签 1980:未完成的追问 1981: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1982:“大包干总进军” 1983:破裂的金字塔 1984:袁庚与蛇口 1985:来自南方的“代理市长”第二篇 暗潮涌动的转轨时分 1986:那一场诗的急风暴雨 1987:“快餐时代”的滥觞 1988:强国梦 1989:中国美术馆枪击事件里的爱情 1990:上交所开锣 1991:思想交锋的难忘之年 1992:惊心动魄的“证券大集” 1993:庄主禹作敏 1994:我知道的中国足球 1995:“刁民”的发端第三篇 从未断裂的改革道路 1996:互联网的张朝阳年份 1997:巨人的终点与史玉柱的起点 1998:《交锋》巨浪 1999:广信破产 2000: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千禧年 2001:银广夏惊梦 2002:蓝田神话破灭 2003:孙志刚案开启的公民权利道路 2004:桂希恩 2005:“超女”易慧的出路 2006:一次未完成的并购 2007:马云,跃上巅峰的鲇鱼后记 媒体评论30年前中国到处都是废墟,人民愚昧而贫穷。那个时候和现在的真正差距,其实要比目前所能观察到的更大。尽管这个发展历程一般有很多硬数据来衡量,但是如果以人类的标准看,其间的变化甚至更加惊人。          ——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2月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果从经济增长的指标来衡量,中国这段时间里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史所少见。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话语的主题词。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1月  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实践。短短30年间,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民众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满足。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           ——香港《文汇报》2008年1月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梦想实现了:中国不再用砖头加固将其与其他民族隔离开的长城。30年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与建立市场经济的方针并举,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俄罗斯《独立报》2008年1月  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路线以来,中国经济便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如今的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取得如此硕果的动力就是改革开放。            ——韩国联合通讯社2008年1月 书摘插图1977:改变命运的开端  徐友渔/文1977年是改变命运的开端,对国家如此,对个人也是如此。严格说来,关键的变化发生在1976年的9月,随着元首和巨人的去世,历史应该翻到新的一页。但社会和思想的惰性是巨大的,阴影还长时间笼罩着大地,“按既定方针办”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口号还是照旧。像我这样远离政治中心、对上层斗争一无所知的人只能感到灰心失望,看不出人事变动与方针政策的变动有关系。当我感觉到变化正在酝酿、发生时,已经过了1977年的上半年。  恢复高考是弃旧图新的标志不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1977年恢复高考都是一件标志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事。所谓的“文化大革命”,首先就是从停止高考开始的。整个运动期间,“教育革命”的口号不绝于耳,高校是受“文革”蹂躏最严重的地方。要拨乱反正,就应该从教育领域开始,尤其是应该拿大学招生的办法和标准开刀。我还记得,1966年6月中旬,正当“文革”的烈火在神州大地燎原之际,《人民日报》发出消息,北京女一中高三(四)班学生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强烈要求废除原有的升学制度。紧接着,北京四中全校师生致信中央,响应女一中发出的倡议。《人民日报》在6月18日发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通知,通知决定暂停招生,以改革高等学校招考办法,废止现行办法,将来的办法是推荐与选拔相结合,要突出政治,要走群众路线。《人民日报》同时还配发社论,称“旧招考制度是资产阶级政治挂帅、分数挂帅,严重违反党的阶级路线,把大量优秀的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子女排斥于学校大门之外,为资产阶级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大开方便之门”。从此之后,中国的大学停办多年。“文革”期间,大学成了批斗校长、老师、“牛鬼蛇神”、“阶级敌人”的场所,成了用刀枪搞武斗的战场。1968年7月,毛泽东发出最高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1971年,“四人帮”炮制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其中提出危害深远的所谓“两个估计”:文革前17年的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学教师和这17年培养的大学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1973年的大学招生本来打算略有改进,在推荐、选拔、突出政治的原则之上加一点文化考核,这一点小小的变化在全国成千上万渴望进大学的青年中不知激起了多大的兴奋和多少期望,他们除了勤奋好学之外,实在没有什么本事来满足“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标准。但是,“四人帮”连这一点稍微像话的变动都不能容忍。他们利用辽宁青年张铁生在文化考核时交白卷一事发难,把“白卷先生”树为“反潮流的英雄”,再次掀起大批判的浪潮,广大青年的学习和上进热情受到无情嘲弄。“文革”积重难返,拨乱反正需要大手笔。上学读书需要考试,上大学需要比较严格、全面的文化考核,这本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是,“文化大革命”把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颠倒了,更何况,关于高校的种种方针和措施是毛泽东高度重视和亲自指示的,任何变动都涉及是不是“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的问题,都涉及是不是“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问题。“文革”期间,“四人帮”炮制了一部以批判邓小平为主题的电影《决裂》,其中的矛盾焦点就是“什么人可以上大学”的标准问题。影片鼓吹的观点是,知识不但不重要,而且往往是负面因素,考核人的标准是“是否忠于革命路线”,即忠于“文革”那一套。影片主人公豪气冲天地举起自己的手,气壮如牛地说:“手上长满老茧,这就是上大学的资格!”这句话和这个形象,完全就是“文革”时政治标准的象征。“文革”时搞“文化专政”,万花凋谢。这部宣传“革命路线”的电影在全国发行,当时几乎每个人都熟悉它的观点和情节。这一套现在看起来如此可笑的东西,在“文革”中却如此有威势和深入人心,以至于让许多人觉得这一切天经地义。我记得,当我向一个在大学担任系主任职务的亲戚询问自己是否还有上大学的希望时,他异常肯定地说:“你们还要上大学?想都不要想!”他指的既是政治形势和政治标准,也包括年龄。在这些搞教育的人看来,年近30岁,早就过了读书的年龄。我听了他的话既伤心又寒心:在这些心地不坏的人看来,我们被“文革”耽搁了,这一辈子就算完了。确实,表面上,1976年秋季中南海内的剧变似乎与社会生活和老百姓的命运没有关系。个人迷信仍然大行其道,只不过在“伟大领袖”之外又加了一个“英明领袖”。甚至到了1977年的2月,权威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在其重要社论中还在宣传“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个后来以“两个凡是”载入史册的口号使不少人对所谓“第二次解放”产生的欢欣鼓舞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四人帮”没有打倒?是不是“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  回归正常来之不易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再一次恢复职位。他复出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召开科学和教育座谈会。我从报上得到的消息是令人鼓舞的:科学家和教授们纷纷发言,揭露和控诉“文革”的破坏性,提出许多恢复科学研究和大学教育正常秩序的建议。希望的火苗又开始在心中闪烁,虽然我这时已经年满30岁,但我不甘心。我从小就把上大学看成一件神圣的事情。我父亲早年毕业于武昌师大,1925年去法国就读于巴黎大学文学院,1927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的经历、见识对我有很大影响。我刚上小学,他就教我外语和古文。(他年轻时曾经是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大学当俄语老师。)在我年届30时,虽然完全谈不上孔老夫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但人生观已经相当成熟和坚定。我经常向朋友们宣称:人生一世,官可以不当,钱可以不赚,但大学却不可以不读,不读大学将是终生遗憾。我想读书的动力太大了。我承认,在下乡的艰苦日子里,在回城当锻工的时候,我抓紧学习具有功利的目的,我想通过掌握丰富的知识来获得某种工作岗位,从事或多或少带有创造性、研究性的工作。事实上,不论在乡下还是在工厂,我的确利用我的知识优势得到了一些好处。但是,我的读书动力更具有一种精神上的根本目的。面对“文革”的种种倒行逆施,我逐渐产生了一个明确的想法:我们这一代必须抗拒愚昧,必须首先把自己从蒙昧和野蛮中拯救出来。我曾和一群知青朋友争论,他们一小群人抓住机会就玩,以朋友关系的亲密无间来追求善和美,抗拒“文革”中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冷酷和残忍,对我整天读书不以为然。我对他们说,“真、善、美”三种价值中,求“真”为第一位。有人要剥夺我们受教育的权利,要让我们成为没有头脑的机械工具。我把这当成“精神强奸”。我激奋地说:“喜儿受了黄世仁的凌辱要反抗,我们不拼命追求知识就太没有血性了!”6月底,教育部提出改变以选拔和推荐的方式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的做法,开始通过考试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个办法实际上把我们“老三届”排除在外,让我们成为“文革”的牺牲品。我和妻子得知这个情况时,觉得这不公平,这个办法对培养人才不利,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利。我们连夜给邓小平写了一封长信,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希望,并寄给物理学家杨澄中,请求他转交。我们并不认识这位科学家,只是天天看报纸,感到他的思想很开放,对于“文革”破坏教育、科技、文化的后果认识非常深切。虽然我们的呼吁信很可能没有送达邓小平手里,但最后国家的政策确实如我们所愿,我们获得了参加高考的机会。  进大学真不容易1977年秋冬之交的日子,我是在紧张的备考中度过的。坦率地说,那段时间我信心十足,说夸张一点还有几分趾高气扬,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优势很大。听不少人讲,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却历经波折,甚至饮恨终身。虽然国务院的通知规定高校招生原则为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并不支持大家去报名参加高考,甚至以种种理由(比如“文革”中有什么问题)刁难和阻止。我去厂部教育科报名本来还有点忐忑不安,做了要大费唇舌的打算。因为报名条件并不是说任何人想去考都可以,对于年龄大的人,要有一定专长,表明是个人才才行。我过分认真地对待这个条件,背了一大包书去,证明自己自学过英语、日语、德语和大学的化学课程,让主管干部考我。结果人家哈哈一笑,大笔一挥,轻轻松松就批准了。不知道是不是我所在的四川省或成都市的政策特别宽松,似乎任何愿意参加高考的人都得到了批准。因为我后来发现,不少在“文革”前参加过1965年高考但落榜的老高中生也参加了考试。从文件规定的条件看,他们明显不具备高考资格,但几乎每个大学都收录了这些1965届的高中毕业生。看来,在那个百废待举的时代,敢于冒险和打破常规的人是会得到意外好处的。我也听说,一般在工厂或其他单位上班的人都感到备考时间来不及,因为通知发出得很晚,而且不能撂下自己的工作不管。但我比很多人条件要好一些,因为我干的锻工活儿很重,一个班真正干活的时间绝不可能满8小时,空余时间比较宽裕。荒废十多年后第一次面临“开科考举”,许多人还真是手足无措,合适的教材成了极度稀缺的资源,久违了的读书习惯要想恢复也并非易事。但对于我,这一切都毫无问题。作为一个极其规矩的好学生,我把自己从初一到高三的所有课本都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这样的课本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另外,这么多年我一直保持刻苦学习的习惯,甚至觉得十多年前学的知识并没有忘掉多少。我就是在这种占尽优势的心理下参加高考的,不用说,我填的志愿都很高,一副即将进大学、以后当科学家的架势。但是,出乎意外和令人尴尬的是,我落榜了。其实,以我的见识和阅历我应该有所预料,但我对“新时期”和“国家急需人才”这些话太当真。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次高考和“文革”前一样,仍然有“政治审查”这一关,而且标准和“文革”前一样,所谓“家庭出身”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这一代必须抗拒愚昧,必须首先把自己从蒙昧和野蛮中拯救出来。我强打起精神在车间干活,并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把几个一起复习功课并考上重点大学的亲友送到学校(77级新生入学已经是在1978年年初)。在失落的日子,一股激奋之气在心中油然而生。我认定,新的时代就要到来,我还有其他机会。到了1978年3月初,我居然接到四川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录取通知。虽然我的志愿上没有填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但我十分高兴,这使我摆脱了落榜的羞耻,而且,我从来就非常喜欢数学。据说,是邓小平知道有不少学业不错的考生因故落榜而要求补招的。许多大学还不肯补招,说是校舍已经满了。邓小平说,那就招走读吧。我相信这是真的,只有以他的眼光、魄力和威望,才能够再三打破常规。可能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那么急切的心情。  难忘的大学生活我入校时,学校已经开课一阵了。走读生刚进校时不那么自然,似乎低人一等,感觉自己是补招进来的,牌子是不怎么硬。但界限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我们人很多,而且其中有人学业相当优秀。比如走读生老蔡原来是中学英语老师,他的水平之高,可能超过不少英语系的教师(他现在在美国一个大学当系主任)。我的英语也比较突出,远在数学系公共英语课教师水平之上,我去上了几次课,她就建议我参加一个免修的考试,通过之后就不用上这门课了。走读是相当艰苦的,因为学校离家很远,在城市另一端的郊区。我们纷纷在学校附近的农民家租房,住得比学生宿舍宽敞、舒服多了。这一带的农民经营花木,我们好像是生活在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花园中。不久,学校安排了校舍,我们搬进校内,头上“走读生”的帽子就彻底摘掉了。“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不像正常时期那么单纯,比如年龄最大的比最小的几乎年长一倍。学校把年龄大的学生分在一起,称为“大班”,这里面真是藏龙卧虎,什么出类拔萃之人都有。比如大班有个姓邓的同学,“文革”前是高中生,进大学前一直在中学教数学,而且一直在钻研数学,他进校后就免修所有的专业课,几乎成天窝在寝室里写数学专著。他声称,他在学校待4年,也就是图个文凭而已。他的水平显然比一般的青年教师高许多,他偶尔自习课时到教室里来指点一下同学,为的是调剂一下脑子,也从大家的赞叹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除了邓姓同学的这种数学天才外,大班中不少人都是以前的中学教师,或者单位的领导、骨干,他们学习轻松,多才多艺,常有惊人的表现。比如,有个同学写剧本、排话剧,学校文艺会演时引起轰动,拿了第一,弄得本该大出风头的中文系同学很没面子。另一个同学会作曲,精通几样乐器,他创作和指挥排演的歌舞在会演时一举成名。还有一个同学是优秀的男中音,表演节目时一曲《拉兹之歌》,使得“再来一个”的呼声不绝。甚至我们学校保持多年的跳高纪录,也是数学系大班的一个同学打破的。大班学生的种种不俗表现,令小班的同学非常敬佩,并把他们的崇拜流露于言表,这使得大班的一些人心里非常舒坦熨帖。77级学生入校后,普遍产生了一个问题,这是校方和老师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经过严酷的考试筛选,怀着“天之骄子”心态进校的77级新生与尚未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之间的冲突在各个学校都发生了。新生对未经考试就读大学的人表现出公然的鄙视,“工农兵”们也不服气,学校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使双方相安无事。我们数学系教训新生的办法很特别,系里举行了一次“摸底测验”,试题相当深,以至于大半同学不及格。这么一来,大家感到自己其实并没有多么了不起,也深感学习负担很重,自然就失去了鄙夷“工农兵学员”的心思。 ……
0条 [查看全部]  【供应开放中国 改革的30年记忆书籍】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