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办公、文教 » 库存图书 » 供应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

供应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辽宁 朝阳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7 02:06
浏览次数: 3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供应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详细说明
书名: 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主编: 任继愈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开本: 大8开豪华精装简介: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主编,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担任总顾问。荟萃古今260余位名家题跋本,精选上迄秦汉碑碣、下至两宋刻帖共41种、80余件国宝级碑帖拓本文规模宏大,版本珍稀,名家评点,古今合璧。原价:7800元,现价:4500元限量:2000套 详细介绍 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主编,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担任总顾问。规模宏大,版本珍稀,名家评点,古今合璧。全书荟萃古今260余位名家题跋,均依原貌刊出。精选上迄秦汉碑碣、下至两宋刻帖共41种、80余件国宝级碑帖拓本,其中近30种是宋、明拓本或初拓本,有许多是首次面世。全书8开8册,内页采用瑞士进口特种纸四色彩印,封面用特制仿古纸专色印制并烫以金箔,外配以金丝楠木卷帘门书箱,装帧精致,典雅华美。全书绝版编号限量发行2000套,任继愈先生逐套签发收藏证书,极具文献版本价值,艺术文物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增值收藏价值,堪称21世纪中国书法界、出版界、收藏界的一大创举。 装帧精致典雅华美金丝楠木卷帘门书箱递藏有序考证详实碑刻拓本传至今日,可谓历经沧桑,承传其人,多有题跋记事,或加厘订考证,或述版本优劣,或阐发书艺之感,或记拓本之流传,乃与碑帖相得益彰,成为金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 拓本如经名家题记考藏,名贵者益增名贵,即一般拓本也可因之而身价十倍 之说。《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一书特将所收碑帖原有之明、清及近代学者、书法家、收藏家200余人的题签、题跋、观款、眉批共300余则以及大量的鉴藏印记,一概保留,按原貌刊出,呈现给读者的是一部资料完备、递藏有序、考证详实、信息丰富的碑帖精华。 古代名家、学者题跋、题记名录 丁 敬 方 燮 方濬颐方观承 孔继涵 文 悌文 嘉 王仁东 王仁俊王宸儁 王 彭 王颂蔚王懿荣 王 堃 王 瓘毛凤清 石韫玉 史恩培江 标 伊秉绶 朱昆田朱翼盦 朱彝尊 宋葆淳宋 犖 宏 帱 沈之奇沈 心 沈志达 沈 云沈增植 沈树镛 沙 鲁汪 恂 汪菊孙 汪师韩汪远孙 李文田 李廷宰李东琪 李彦章 李筠庵李葆恂 李慈铭 李经畬吴其昌 吴昌绶 吴 云吴慈鹤 吴义培 吴广霈吴衡照 吴 檉 何元朗何名世 何绍基 何维朴谷 兰 杭世骏 周天球周 闲 周松霭 周 璿金文淳 金蓉镜 金 农胡直方 胡 远 胡 震查慎行 俞廉三 姚 鼐高士奇 高缉睿 高 与郭尚先 袁 昶 庄蕴宽庄缙度 马履泰 孙文川徐 亭 徐真木 徐渭仁徐继畬 徐树钧 翁方纲翁同龢 翁斌孙 梁同书梁启泰 梁启超 梁章钜梁 巘 章 钰 许闻武常赞春 曹鉴伦 毕 泷梅植之 张之洞 张伯英张廷济 张傚彬 张凤翼张 星 张 照 张 埙张 謇 陆 恢 陆增祥陆 耀 陈世泰 陈奕禧陈伯陶 陈承修 陈景陶陶昌善 陶北溟 陶濬宣汤右增 彭元玮 黄 易黄炳堃 费念慈 达 受叶昌炽 程晋芳 程庭鹭程瑶田 邹 安 褚德彝蒋敦复 齐学裘 杨守敬杨 宾 杨钟义 赵 佑赵烈文 赵怀玉 端 方端木国瑚 荣 涟 潘祖荫震 钧 蔡锡恭 邓邦述刘之泗 刘世珩 刘权之刘铁云 郑孝胥 郑际唐阎国祥 鲍 康 钱 泳钱 松 钱 棫 韩 崇魏少野 魏 坤 关义培颜韻伯 严 复 顾 仲顾秉均 铁 保 铁 樵名家精选权威珍稀碑帖拓本的出现以载籍为据始于梁、隋,若以实物为据则始于唐初,迄今已一千四百余年,经宋元明清历代之发展,林林总总蔚为壮观。然历代名拓佳帖或为皇室贵胄独家私藏,或为名人雅士私人所宝,世人鲜缘得见。同时,重刻、翻刻、伪刻的出现,拓本传拓之早晚、优劣也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有鉴于此,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经过多年酝酿筹备,组织业内专家对国家图书馆馆藏数十万件碑帖藏品进行认真勘核,再经启功先生等著名金石书画鉴定专家精心遴选,共精选出上迄秦汉碑碣、下至两宋刻帖等善拓佳帖41种、80余件,汇成一编,是为《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本书选材取精用宏,遴选精心,遵循同一种碑帖选择早拓,同时代拓本选择精拓或保存完好者,并兼顾同一碑帖同时代拓本、或不同时代拓本之比较需求,采取同一碑帖选用几种拓本的编选原则,使全书在拥有极高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的同时,更具备了不可替代的版本研究价值。《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碑帖拓本目录1.泰山刻石清拓本2.瑯琊台刻石清拓本3.祀三公山碑清初拓本4.裴岑纪功碑二种清乾隆拓本(附翻刻本)5.礼器碑清拓本6.孔彪碑明拓本7.杨淮表记清初拓本8.曹全碑明拓本9.张迁碑清乾隆拓本10.上尊号碑明拓本11.孔羡碑明拓本12.谷朗碑清拓本13.天发神谶碑明拓本14.宝子碑初拓本15.龙颜碑初拓本16.始平公造像记清拓本17.石门铭清乾隆拓本18.瘗鹤铭二种水前拓本(附清末拓本)19.造像集拓二十五种清中期拓本20.刁遵墓志初拓本21.张猛龙碑明拓本22.龙藏寺碑清乾隆拓本 23.董美人墓志初拓本24.张通妻陶贵墓志初拓本25.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26.伊阙佛龛碑明拓本27.李文及妻刘氏合葬墓志明拓本28.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南宋拓本29.李思训碑宋拓本30.麓山寺碑南宋拓本31.颜勤礼碑初拓本32.佛遗教经宋拓本33.司马迁妾随清娱墓志明拓本34.绛帖二种宋拓本35.大观帖二种明拓本36.东阳本兰亭序清初拓本37.晋唐小楷集帖九种宋、明、清拓本38.智永真草千字文明拓本39.书谱明拓本40.争座位帖宋拓本41.小麻姑仙坛记四种宋、明、清拓本启功先生亲自精选拓本府善拓国之瑰宝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收藏最多、在学术上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图书馆。其碑帖收藏上承宋、元、明、清历代皇帝秘珍,旁搜明、清以降南北藏书家之积聚,又经馆中几代专家之努力购求,更益之当代名士无私捐献,使碑帖收藏蔚为大观,成为全国乃至海内外碑帖收藏的集大成者。公元六世纪传拓技术的发明,使中国书法广泛传承成为现实。然而,拓本的早晚、传拓的优劣,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价值更有天壤之别。早在宋代黄庭坚就有 孔庙虞碑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之句,可见,唐朝碑刻拓本,在宋朝已是千两黄金也难购得。《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一书的出版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大批名珍藏品的基础上,广收博采、优中选精的产物,拥有目前同类书籍无法比拟的选材基础和权威地位。本书所选的41种碑帖中,有近30种是宋、明拓本或初拓本,件件价值连城,其版本价值不言而喻。其中《九成宫醴泉铭》、《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李思训碑》、《佛遗教经》、《争座位帖》、《绛帖》残本等,皆属宋拓佳品;又如《刁遵墓志》、《张通妻陶贵墓志》、《董美人墓志》等也因原石或佚或毁,拓本存世稀少,而本书所选皆为初拓珍品,价值不凡,弥足珍贵。绝版限量传世收藏为保障收藏者的利益,该书绝版限量编号发行2000套。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亲自签发防伪收藏证书。限量发行为其保值增值提供了保证。任继愈先生亲自签发防伪收藏证书名家评点古今合璧本书还邀请了当今海内外著名学者、书法家、金石学家58位,分别为书中所收碑帖撰写题跋,并依手书墨迹原貌影印,创造了一段古今合璧的艺林佳话。合观古今题跋,或记述递藏脉络,或考证源流真伪,或分析艺术特点,或传授临学经验,皆从不同角度挖掘并开发了一幅幅名拓佳帖的文物文献意义和书法艺术价值,对于文物研究者、书法家以及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既是重要的文献资料,同时也是理想的欣赏、摹习范本。彩色印刷直逼原件为了确保印制质量,此次印制从制版、印刷、纸张等各个环节均采用当今最好的工艺和技术。如当今最先进的文物照相制版技术,并特别选用瑞士进口蒙肯纸四色彩印,仿真效果,直逼原件。书  评 古今合璧 荟珍聚宝先贤留给我们很多宝贵遗产,碑帖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多被各地博物馆以及私人珍藏,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尤其丰富,是在学术上最有权威的图书馆。就以古代碑帖收藏来说,她承接历代递藏,藏品不乏汉唐遗册、宋元名品。不仅藏品丰富,且大多品位较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由于其异常珍贵,出于保护等原因,难得公之于世,一般人欲观其详细,几乎是不可能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经过多方努力,编辑而成《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碑帖精华付梓出版,打破时空局限,千年瑰宝藏集于一身,对于文史学者、金石学者、收藏者以及书法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古代书迹的复制流传,往往要通过传拓来完成,传拓对于传播中华书艺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同为拓本,价值却相差甚远。有早晚之差,优劣之差,即使同一时期拓本,也因拓工不同呈现不同水平。不仅如此,还有重刻、翻刻、伪刻的出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出版社组织业内专家人士对国家图书馆馆藏数十余万件碑帖藏品进行仔细勘核,又经启功等著名金石书画鉴定专家精心遴选而成《碑帖精华》,荟萃上自秦汉碑碣、下至两宋刻帖等善拓佳帖41种、80余件,既有《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铭》、《张猛龙碑》、《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等享名日久的长碑巨碣,又有如《造像集拓二十五种》等风格各异的小品;既有被称之为大字鼻祖的《鹤铭》,又有字字珍珠的《晋唐小楷集帖九种》,还有被奉如供璧的宋拓《大观帖》、《绛帖》等下真迹一等的名家手迹。其代表性强、覆盖面广,是名符其实的碑帖书法 精华 。并且同一种碑帖选择早拓,同一时代的拓本选取精拓或者保存完好者,并兼顾同一种碑帖同时代拓本或不同时代拓本的比较研究。其中有近30种是宋、明拓本或初拓本,如《九成宫醴泉铭》、《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李思训碑》、《佛遗教经》、《争座位帖》、《绛帖》残本等,皆属宋拓佳品;又如《刁遵墓志》、《董美人墓志》等,原碑已佚或者被毁,但是本书都保存了初拓珍品,使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真正的去芜存真的精品。加上本书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珍品,拥有其他出版物无法比拟的天然条件和权威地位,无疑也使得本书具有了无可代替的重要性和流传后世的必然性,当然也意味着收藏此书的升值潜力。古今题跋荟于一处,是本书的另一特色,也体现了出版者的匠心。碑帖原有明清与近代学者书家收藏家200多人的题签、题跋、题款、眉批约有300余则,以及大量的鉴藏印记,均以原来的式样刊出,体现出出版者忠于历史,再现历史真实的严谨态度。有些是平时难得见到的手迹。这些手迹,凝聚先民的智慧,写出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性情、见识、个性,不惟值得留恋,且有慢慢咀嚼品鉴的欣赏价值。更为难得的是,全书的策划者还着力约请了海内外知名的文史学家、金石学家、书家57位,分别对其中的碑帖撰写题跋。他们多是对所选碑帖较为熟悉,甚或于所选碑帖受益良多,故所书题跋有感而发,或与其真伪有所发凡,或与其递藏线索指陈清晰,或于临摹得失有所总结,且墨迹可以道出所受碑帖之影响痕迹。本书将各家手迹依原样影印,于读者来说可以寻绎研究,也可作为艺术品欣赏。因而可以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是难得的艺术品,也是资料完备、递藏有序、考证详实、信息丰富的有多种价值的 史体 。米芾曾云,学书须真迹观之,乃得趣。书法研究者与欣赏者在学习临摹之时,多苦于两种情况,一是原迹的不易得见,一是一般印刷品清晰度不够,于手迹之细部使转难窥原貌。此套碑帖精华不惟外观装帧考究 八大册均为精装版本,且用特种纸质彩色印刷外封内页,纤毫毕现,无真迹之实而有真迹之视觉效果,为研究欣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千年瑰宝集于案头,时时揣摩,如真迹当面,直接与古今贤达对话,其乐何及?同时,此书的设计还体现出浓重的文化气息。启开金丝楠木做的卷帘门匣,顿觉翰香四溢,宛如打开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角,可以尽情体会先民丰富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总之,《碑帖精华》碑帖、题跋相得益彰,拓本、墨迹相映成趣,古人、今人互相印证,特色独具。其不但是一部古代碑帖集,也是一部集古代、当代书家墨迹于一身的作品集,还是一部集众家学说于一书的碑帖研究文集。另外,该书印刷精美,装帧高雅,采取绝版编号限量发行,启功先生很有学术价值的总序及该书主编任继愈先生为该书签发的防伪收藏证书,都为之锦上添花。相信,《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必将以其独具的文献版本价值、学术文物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增值收藏价值而为世人所争藏。 荟萃古今260余位名家题跋本世界上文化发达的国家很多,但将书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的民族却屈指可数。书法艺术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国家图书馆有数十万件碑帖藏品,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将碑帖精品整理编辑出版,奉献给社会,为大家学习、鉴赏、研究碑帖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精品版本,繁荣我国的书法艺术。题跋是中国碑帖书法的身份证,它能鉴定碑帖的年代、优劣、价值,荟萃古今260位名家的题跋本《碑帖精华》,更提高了该书的研究与收藏价值。 任继愈(国家图书馆馆长,该书主编)首先,这批拓本都是名碑名帖,其中不乏宋拓、初拓、善本、孤本,更有一些是首次面世。将这些珍品公之于众,使其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利用,这些拓本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都得到了发挥;其次,这些拓本基本上都有前代收藏家、研究者或书法家的题跋文字,或记述递藏源流,或辨析优劣高下,或品评风格特点,内容丰富而且难得。这次将题跋墨迹与拓本一同印出,不仅能够使书法家和爱好者更全面、更细致地理解学习,同时也为文物研究者、鉴赏家和书法史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书的出版堪称是一项公得无量的善举! 启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历代碑帖41种,涵盖真、草、隶、篆诸体,选择宋、元、明、清初拓和精拓本。时代自秦汉,迄于唐宋,都出自大家手笔,名工镌刻,完美拓片,其中有的原刻早已残佚,幸有拓本保存,基本得以窥历代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面貌,既可供研究者面对拓本,从事艺术的探索,又是学书的广大爱好者临习借鉴的范本,有助于书法艺术创造广泛的前景。 杨仁恺(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一是选目精。都是名碑、名帖并且都是早期拓本和佳拓本,群英荟萃,精华所聚;二是这些碑帖都有不少名家的题跋。这些名家的题跋,都是对所题碑帖的考订鉴赏和研究,这无论是对临摹和研究,都是一份极珍贵的资料,研读这些题跋,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三是这套《碑帖精华》,印制精良,如观原本。 冯其庸(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碑帖精华》的面世,尤为书界朋友提供了弥足珍玩的宝库,不易得见的珍品可以移诸书阁,置之案头,揣摩方便,功莫大焉。 欧阳中石(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博士生导师)相对于时下市场上动辄以 名家 、 精品 、 经典 标榜的书籍来说,《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的出版,表现了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在碑帖出版历史上也是一大创举、善举。 沈鹏(中国书协主席) 世所无双惟吾得藏中国石刻文字源远流长,保存至今的 石鼓文 ,是先秦之物。秦始皇在泰山、峄山等四山刻石是最早的碑版。碑版之刻至东汉末年达于极盛,以后历代绵延不绝,而且又增添了墓志、摩崖、造像题记、塔铭、经幢等等,品类繁多,蔚为大观。刻帖始于唐,大盛于两宋,此后延汉明、清以至民国。我国自宋代以来,许多学者非常注重历代金石碑帖之收藏、鉴赏并加以研究,因而形成一门大学问 金石学 。前人每得佳拓,辄喜与友朋观摩并在上面题跋、钤印。因此一本递藏传世,往往累经多人之手,留下了供后人参考品位的极为丰富的资料。 拓本如经名家题记考藏,名贵者益增名贵,即一般拓本也可因之身价十倍。 这是不过份的。碑帖的珍贵历来都受人重视。宋黄庭坚有 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之句,可知北宋时名碑唐拓本已甚不易得。唐拓既不可求,那么宋拓本便自然成为无价之宝。清人朱文钧为了得到宋拓《醴泉铭》,甚至将两幅价值4000块大洋的明沈周《吴江图》和文征明《云山图》外加房产才换得。据书载,当时北京买一座四合院也才七八百元。国家文物部门规定: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初拓精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明清时期精拓套帖;清代及清代以前有历代名
0条 [查看全部]  【供应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