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环保 » 公共环卫设施 » 垃圾焚烧炉 » 铁香炉-寺庙铸铁香炉-圆形香炉-祠堂化经炉-神庙焚纸炉规格

铁香炉-寺庙铸铁香炉-圆形香炉-祠堂化经炉-神庙焚纸炉规格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 牌: 禅相 
型 号: A38 
规 格: A38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30 台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0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浙江 温州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4-06-08 12:22
浏览次数: 868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铁香炉-寺庙铸铁香炉-圆形香炉-祠堂化经炉-神庙焚纸炉规格】详细说明
香炉基本说明 ▲.产品名称:焚纸炉(元宝炉)香炉 ▲.产品规格:规格齐全 ▲.产品材质:铸铜或铸铁 ▲.产品工艺:喷漆(底漆为防锈漆),彩绘,按客户要求铸上名称、功德芳名、佛历、道历等 结缘电话:0577-68667337 结缘手机:13858783843 结缘QQ: 435145611 南北朝博山香炉 南北朝博山香炉小巧玲珑,造型新颖,令人爱不释手。我收藏瓷器近20年,还第一次谋面,可见其珍贵。 博山香炉也称博山炉,又名熏炉,是西汉时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图中的这个南北朝博山香炉高13厘米,直径11厘米,上下两层,可以自然启合。上半部分的做工精细美观,螺纹状雕刻,像燃烧的火把,热情奔放;又像一座峰峦叠嶂的仙山,自下而上,整个山脉错落有致,加上中央的尖顶,正好为13条,这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个吉祥的数字。博山香炉上有四个小洞,当炉腹内焚烧香料时,烟气便从镂空的“山中”飘逸而出,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它下半部分为盏形托,底为平底,釉面为米黄色釉,不施化妆土,除局部积釉处略厚外,施釉均匀,釉面有不少细小开片。盖、炉吻合,浑然一体。 博山香炉流行于汉、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六朝《咏博山炉》诗曰:“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见证,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
0条 [查看全部]  【铁香炉-寺庙铸铁香炉-圆形香炉-祠堂化经炉-神庙焚纸炉规格】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