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贸易服务免费平台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化工 » 化工中间体 » 芦荟提取物

芦荟提取物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规 格: 行业标准 
单 价: 面议 
起 订:  
供货总量: 99999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海南 海口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3-04-19 17:22
浏览次数: 2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芦荟提取物】详细说明
芦荟提取物 【来源】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斑纹芦荟叶   【性状】无色透明至褐色的略带黏性的液体,干燥后为黄色精细粉末。没有气味或稍有特异气味。   【主要成分】多糖类、蒽醌类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用途】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黏结剂。用于一般食品。也用于化妆品等中。 【功效】芦荟(Aloe)具有泻下、止血、抗感染和抗肿瘤等治疗作用 【性质】芦荟含有16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的组分也不下100多种。但就其特殊性和功效而言,主要分两大类:蒽醌类化合物(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芦荟皂草苷、芦荟宁。芦荟苫素、芦荟霉素、后莫那特芦荟素等几十种,是芦荟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芦荟叶片的外皮部分。)和芦荟多糖 制备工艺   国内外的研究者特别是美、日、韩三国的科学家对芦荟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可贵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3]。   1. 传统工艺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芦荟胶的形式来制备芦荟活性成分。最初是采取割取芦荟叶片,收集叶汁,置于锅内熬成稠膏,再浸人容器,冷却凝固而得。这里所说的芦荟胶只能说是一种粗品,用锅煮加热的方法,会将天然活性成分多数分解,因此主要用作泻下药。这种手工作坊式的方法现已逐渐被淘汰,但在某些地方仍在采用。   2. Cobble和Coats热处理法   基于传统制取工艺,Cobble最先提出一种能够制取稳定透明芦荟胶的方法,即在制备过程中加入抗氧化剂、防腐剂,在芦荟胶的提取质量上有所改进。Coats对Cobble的工艺提出厂改进方案,与Cobble方案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加入乙醇溶液作为防褪色剂,同时降低了氧化剂的浓度和用量。   Cobble和Coats法大体思路基本相同,在他们的方案中仍存在着诸多弊病:   (1)未对芦荟黄色汁液加以收集处理,这将直接导致皮肤过敏现象的发生,并将严重影响芦荟胶的品质;   (2)采取了加热和氧化等过程,但加热会加速有效成分的降解,而氧化则可能导致有效成分的氧化;   (3)未体现对矿物质、有机酸等非活性成分的含量及活性成分的氧化。   因此,他们制出的芦荟胶在成分、色泽、品味、稳定性及浓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无法定量控制剂量,这无疑给使用带来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3.McAnalley和Coats冷处理法   美国McAnalley教授领导的Carrington实验室经过多年的研究,分离出一种经过冻干后不再降解的活性黏多糖CarrisynTM,并且证明它就是芦荟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工艺过程可简述为:将芦荟叶洗净去皮,磨碎成浆,除去纤维质,醇沉,离心过滤,冷冻干燥等几步。由于McAnalley将芦荟活性成分进行了极为重要的定性、定量分析,因此他们实验所得的芦荟黏多糖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已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免疫类、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并取得了惊人的医疗效果。但CarrisynTM仍是一种多糖的混合物,其中可能存在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和糖蛋白。Coats在总结以往经验和McAnalley的工作后,又提出了一套新的提取稳定芦荟胶的改进方案。此方案使用了整片芦荟叶,产量有明显提高,生物活性增强并在一定时间内稳定。 1. 质量标准 2. 有效成分检测   (1)RP-HPLC法测定芦荟苷   【仪器与试剂】   美国Waters501型泵,U6K进样器,美国Beckman163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和427型积分记录仪;紫外吸收光谱用日立557型分光光度仪测定。   乙腈:色谱纯;水:Millipore-Q过滤高纯水;三氟醋酸:Merck试剂;芦荟苷标准晶。   【色谱条件】   美国SUPELCOL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乙腈-0.01moL/L 三氟醋酸(22:7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59nm,检测灵敏度:0.05AUFS;进样量:10μL。   【标准曲线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荟苷标准品适量(约12.5mg)置20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至刻度、摇匀,配成0.5mg/mL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测定吸光度。   【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样品5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45mL,超声提取30min,加甲醇溶解至刻度,充分摇匀.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滤液按标准品测定方法进行测定,以外标法计算样品芦荟苷含量。   (2)芦荟多糖的测定   将芦荟制品样品溶于水后,在调成的80%乙醇溶液中沉淀(若液体样品可直接在80%乙醇溶液中沉淀),沉淀物用80%乙醇溶液多次洗涤,经水溶制成多糖提取液,用苯酚—硫酸显色反应进行比色分析定量;亦可将上述沉淀物用盐酸水解成D-甘露糖和D-葡萄糖,利用醛己糖在常温下与苯肼生成甘露糖腙结晶物的特性,测定生成的甘露糖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甘露聚糖的含量(0.233g甘露糖相当于0.35g甘露聚糖)。 功能:   (1)杀菌和消炎功效   芦荟中的蒽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杀菌、抑菌、消炎、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研究发现芦荟苦素和芦荟大黄素苷均具有杀菌、消炎作用,芦荟的杀菌、消炎功能能有效地消除粉刺、痤疮,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炎症,疗效显著。   (2)健胃和缓泻功效   芦荟具有健胃和缓泻功效,主要是因为芦荟含有芦荟大黄素苷、芦荟宁、芦荟咪酊等有效成分.具有健胃和缓泻功能,起着增进食欲和大肠缓泻作用。芦荟大黄素苷是含蒽醌配糖体的衍生物。具有健胃作用.在肠道中放出芦荟大黄素,发挥刺激性泻下的作用,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对多种便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抗癌功效   研究发现,芦荟中含有的黏稠物质——芦荟凝胶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日本著名的医学家添田百枝博士通过实验发现,芦荟有效成分能阻止癌因子的活动,对抗癌有效。她进一步研究发现,芦荟有效成分不仅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而且也能杀死细菌,也能中和外毒素。日本铃木郁南博士用芦荟提取物——芦荟致癌素-A治疗恶性肿瘤,有效率可达76%。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抗癌性极强的物质是芦荟咪嗪,被命名为芦荟素-A,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8万。我国在芦荟抗肿瘤研究发现,芦荟醇提取物及芦荟苦素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芦荟是一种有希望的抗癌新药,临床应用芦荟治疗肝癌、胃癌、子宫癌等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疗效。   (4)美容功效   芦荟含有的芦荟素、芦荟苦素,具有多方面美化皮肤的效能,在保湿、消炎、抑菌、止痒、抗过敏、软化皮肤、防粉刺、抑汗防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防止皮肤灼伤。芦荟含有多种消除超氧化物自由基的成分,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能使皮肤细嫩、有弹性,具有防腐和延缓衰老等作用。芦荟胶是天然防晒成分,能有效抑制日光中的紫外线,防止色素沉着,保持皮肤白皙。研究发现,芦荟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解除硬化、角化、改善伤痕等作用。   (5)增强机体免疫力   研究结果表明,芦荟多糖对体内任何病巢都赋予抵抗能力,以提高自身力量来对抗病菌,加快治疗效果。据报道,芦荟多糖对癌症的良好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发挥其作用的:芦荟中的芦荟素、多糖能强化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硬化的动脉,降低胆固醇值,扩张毛细血管,使血压正常化,对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3] 2. 应用   (1)在医药上的应用   芦荟中的芦荟多糖,已被美国卡林顿实验室生产出产品,被批准用于芦荟胶囊   2.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我国古代就有芦荟作为美容品的记载。芦荟汁液系天然萃取物,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湿成分和营养成分。科学研究认为.由于芦荟中含有葡萄糖、甘露糖、糖醛酸、钙、水、芦荟胶产品   3.在保健、饮食等方面的应用 具有杀菌消炎、提高免疫功能、增加白介素、消除内毒素、消除有毒自由基、解除便秘、预防结肠炎、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改善循环系统、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增加食欲、提高睡眠质量等功效。可以改善全身健康状况,使人精力充沛。在国外,芦荟保健品和食品种类繁多,日本已开发出芦荟生粉、芦荟饮料、芦荟糕点等近百个品种。美国的芦荟保健品市场尤为广阔。[ 药理:   ① 泻下作用各种芦荟属植物皆含蒽醌衍化物,尤其是芦荟大黄素甙;这些含蒽配糖体要在肠管中放出大黄素等才能发挥刺激性泻下作用。 此外,给犬注射芦荟提取物,适当剂量可增加小肠液的分泌,并增加脂肪酶的活性,有时也能增加二肽酶的活性,剂量过高反有抑制作用。   ② 治疗创伤曾用芦荟水浸物(10%溶液)于人工结膜水肿的兔,可缩短治愈天数;对人工创伤的鼠背,也有轻度促进愈合的作用。   ③ 抗癌作用芦荟提取物1:500醇浸出物,在体内可抑制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生长;从浸出物中分离出一几乎纯粹的物质有更高抗癌作用,其小鼠半数致死量为5克/公斤。   ④ 其他作用芦荟提取物1:500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其白色粉末的1:100溶液也有抑制作用。
0条 [查看全部]  【芦荟提取物】相关评论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更多..推荐产品

[ 供应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