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的日子,柴静给《三联生活周刊》做兼职记者,是自己应聘来的。后来,湖南卫视改革,出台了一档叫《新青年》的节目。制片人找到柴静,于是柴静开始一边上学一边在电视台做《新青年》的主持人。她采访米丘、黄永玉、蔡琴、张朝阳、方兴东、吴士宏。她的访谈总能将生命的偶然与必然、性格的多面与世事的浮沉刻画得凹凸有致曲线玲珑。 北广毕业后,柴静并不满足《新青年》中驾轻就熟的工作,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时空连线》节目,做记者兼主持人。这对柴静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和挑战。通常情况下,柴静一周要做六期节目,意味着每天都要在演播室,两期策划必须自己合成、送审。有时常常做到深夜两三点钟,虽累但很愉快。
2003年,柴静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当年,柴静报道了一系列重头新闻事件,这些事件让她震惊,也让她感觉到了生命中很多东西。比如一起少年连续服毒事件中,当中有几个人居然还是小学生。获救之后孩子一直没有向家长开口解释服毒原因,柴静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看似平淡却刻骨铭心的对话。
柴静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1995至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成为大学宿舍的必修课;
1998年: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新青年》;
1998至2001年: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卫星频道《新青年》节目主持人;
2001.10: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
2003.4: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
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面对面》主持人。
2011年:同邱启明主持的《看见》周末版重拳出击,打响央视节目内容调整的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