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高温瓷红瓷(底色瓷为骨瓷)金边釉上彩底部透光
产品说明:工艺难度大、用料金贵、国家级礼品。
红瓷彩绘的烧制比白瓷远为复杂,它必须经过五道工艺。第二道工艺和第三道工艺难度十分大。
第一道工艺:烧坯。红瓷经过1350℃左右的高温烧制胚体成为质地坚硬,光滑细嫩的素瓷。
第二道工艺:着色。利用硫硒化镉(cdses)和五氧化二钽(Ta2O5)等,烧制成大红高温瓷。1919年,德国科学家发明大红色颜料硫硒化镉。这种颜料不耐500℃以上的高温,达到500℃以上红色就不见踪影,为了防止硫硒化镉在高温下不挥发,就采用了熔体包裹法。即给硫硒化镉穿上一层衣服,保护它在高温下不受损伤。这种氧化膜就是五氧化二钽,钽在自然界是一种特别稳定的元素,是比黄金还贵重的稀有金属。
第三道工艺:打底。根据彩绘画面的形状涂上一层白色颜料作彩绘底子,底子要上得均匀,太薄,红色会透出来串色;太厚,则会在800℃下开裂。
第四道工艺:勾廓。根据画面的内容勾勒各种物体的轮廓线,再放进高温炉下烧制。
第五道工艺:赋彩。彩绘后再经过高温烧制,颜色永久附着于白底上。